世界上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它历时六年完成,拍摄地点遍及中国近30个省份及泰国,而所有镜头只靠一台摄像机完成;因条件艰苦、资金缺乏,它留下了不少缺憾,但却已经在世界范围重播3000余次,观看人数超过60亿!它就是《西游记》。于1982年开拍,1986年春节在央视首播前11集,1988年25集播出;2000年,《西游记续集》在央视开播;2019年,《敢问路在何方》上映。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1)

由于资金紧张,八十年代只拍了25集,很多情节没拍,导演和演员都感到很遗憾,后来条件允许,1998年至1999年又补充了《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中缺少的部分,即16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续集》,为《西游记原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2)

当然也正因为当时的技术不高,拍摄不容易,所以导演和演员更注重表演的细腻,整个剧组也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经历了重重的困难,剧组成员就更加珍惜拍摄的机会和团结的力量。因此第一部拍下来,人们看到的是非常经典的作品。续集就不一样了,包括其他神话剧,都利用了很多现代技术手段,有些难度大的镜头根本不用拍摄,技术合成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效果就不是很真实了,但可能会比较华丽。包括后面的续集,算上间隔时间,是17年。。。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3)

82年《西游记》拍3集在央视试播,开始有了名气。虽然拍摄场地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甚至还出国取景,但是剧组的条件其实非常艰苦,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广州这些已经贵起来的地方,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生根本吃不饱,导演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导演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剩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4)

不过86版的《西游记》能取得当年万人空巷抢着收看的成绩,其实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心酸,就像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拍成一部《西游记》,杨洁也经历了八十一难啊。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5)

大家都知道,唐僧共有3位扮演者。最初是汪粤,他只拍了3集,感到角色对演技挑战不大,加之有电影邀约,就离开了剧组。徐少华本来被挑选演小白龙,汪粤一走,导演决定由他顶替扮演唐僧。拍了9集后,徐少华考上大学离开了剧组。焦急万分的导演在楼道巧遇迟重瑞,当下就看中了他来演唐僧。很少有人知道,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六小龄童其实有600度近视和200度散光,他瞒着导演进了剧组。不论是被火烧还是吊威亚,全25集里99%的镜头都是六小龄童本人完成的。杨洁导演就让六小龄童和剧组养的一只猴子相处了六年的时间,观察猴子的一举一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六小龄童……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6)

《西游记》是杨洁用尽了洪荒之力拍出的经典。她身体一直不好,24岁时是患了肺病动过大手术,切去了几根肋骨。她不顾身体安危,拍西游时,非常玩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制片人,领导就直接让她兼任了,所以杨洁不仅要拍戏做后期改剧本,还要负责剧组经济上的统筹,把健康都透支了。2017年4月15日8时39分,杨洁同志因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武警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7)

当时拍戏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整个剧组都是按集领工资的。杨洁拍一集领90块(6年才拍完25集),工资并不比普通工作人员多多少。但这丝毫不影响到她对拍摄品质的追求,竭尽全力,一丝不苟,铸造了这部永恒的经典。但拍完播出后,却发生了一些让杨洁心寒的事。用她的话说:“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原来,《西游记》热播之后,杨洁跟师徒四人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她十分失望。在杨洁的自传《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里,说出了当年的内情。

拍完戏后孙悟空正在喝汽水,这种瓶装汽水当时是0.1元左右。不过这种汽水现在好像已经停产了,喝过的人年纪都不小了。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8)

工作人员在给六小龄童吊威亚,据说当时威亚技术刚从香港引进,国内还是第一次利用这技术拍摄,技术上不是很成熟,所以每次上去的时候,都有摔伤的风险。很是心酸。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9)

《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该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当年剧中的演员也都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10)

超高的收视率,“霸屏”3000多次的重播,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播出,至今仍然是各大频道暑期热门,《西游记》是国产电视剧的精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剧”。这部电视剧给一代又一代人带去童年欢乐,最终沉淀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西游记》代表着那个生机勃勃、踏平坎坷的1980年代。

西游记幕后大揭秘(西游记17年的艰辛)(11)

​86版的孙悟空,虽然在很多方面并不符合原著,尤其是在形象上“美”了太多(考虑到人民对“丑”的天然排斥),但在反映原著思想的方面,可以说做得比后来许多版本(尤其是比《大话西游》里面缺少政治维度的爱情叙事)要好很多。哪怕对于如今的观众而言也能理解的就是,电视剧必须考虑到普遍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所以不会突出太多超越伦常世俗的故事情节。迷信、杀伐、欲望尤其是要被悉心遮蔽。这并不是违背原著精神,而恰恰是看清了原作者对种种因世俗化而背离宗旨的宗教进行反讽的背后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