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即便网络如此发达,一间静室一本书、一个下午一杯茶的恬静时光,仍然让人向往。在北京怀柔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小小图书馆,被誉为“全球最美18座书屋之一”。是不是“全球最美”属于仁者见仁的事情,可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实地探访,确认有书香、有鸟鸣、有山谷和风,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爱书之人,在此处读书,足以忘忧。然而,书屋也有一些小尴尬,比如天气渐热,屋子里却没空调,读书真是能读到“汗颜”。

百里杜鹃民宿花舍(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1)

“篱苑书屋”。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小溪绕书海 深山闻鸟鸣

口碑多年不减的“篱苑书屋”,是一座小型图书馆,位于怀柔区交界河村,创办初心就是向当地村民和路过游客提供一处免费的阅览空间与交流场所。驱车到交界河村,从小路一路向里走去,“柴禾屋”外形的图书馆非常明显,依山而建的书屋前流淌着一条小溪,别致的小桥通向深山书海。

百里杜鹃民宿花舍(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2)

“篱苑书屋”外观独特。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整间书屋采用全玻璃外窗,玻璃窗外又用几万根的柴禾棒环绕,都是就地取材,选用村里种植的洋槐、桑木等十多种树木的枝干。在书屋附近,记者多次听到清澈婉转的鸟鸣,却难以辨别是哪种鸟类,听工作人员说,这里经常有候鸟栖息。

书屋室内的空间构成简单直白,整个空间没有任何隔断,也没有任何家具,但布局错落有致,主要由大台阶和书架构成,图书则摆在书架及台阶下的空间内,让楼梯也变成了书架。书屋的两侧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空间,一侧放入了桌子,另一侧则是供大家休憩的开放空间。图书的摆放很是随意,读者可以随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记者看了看,既有文史哲类图书,也有不少通俗读物,没有特别细致的分类,随性阅读。

百里杜鹃民宿花舍(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3)

书屋内部不让拍照。图片来源:篱苑书屋官微

冬冷夏热 最美书屋盼空调

图书馆的书多是捐赠的,这也导致两年前曾经遭遇尴尬。篱苑书屋曾发过一则对“盗版书风波”的声明,此前书屋为了让藏书丰富,曾提出了一个换书策略:捐三本书,就可以从书屋里拿走一本书,结果大量的优质正版书籍被人拿走,大量的盗版书、博彩书甚至作业本被“捐”了进来。如今这后遗症还有体现,记者进屋时领了张小卡片,上面印有“暂不接受任何捐书活动!三本书换一本书的活动已取消!”并红字印刷“拒绝盗版,欢迎监督”。此外,图书馆指出如果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有任何书籍有盗版嫌疑,可立即交给在场管理员,由书屋统一处理。

好在风波已过,书屋又恢复宁静。记者到访当天,看到不少人结伴而来,有人还带着孩子,需要提醒的是,书屋不允许三岁以下孩子入内。住在市区的康女士表示,大老远过来,就是想找一个安静空间放松自己,“在这山区里,靠着窗边,读着一本书,能慢节奏的生活一天很舒服。”也真有爱书的小孩子被这里通透的结构布局和随性阅读所吸引,“真好玩,明天还想来。”

图书馆的室内采光,完全依靠阳光透过外墙“柴禾棒”缝隙,洒满整个空间,让阅读融入自然之中,这当然是种享受。不过,也因为自然采光,书屋日落西山前也就关门了。冬天没暖气,书屋关闭。当下来这里,书屋里也没空调,记者阅读了一会儿闲书,很快就被逐渐攀升的气温热出了汗,咨询为何不安空调,管理员苦笑回答:“谁给钱安呀?”毕竟是山区,又是高温天还不算多的5月,没空调的阅读环境多数还能忍受,但估计到了酷暑天,在这里读书恐怕很难保持安静心态了。

百里杜鹃民宿花舍(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4)

阳光照进玻璃窗。图片来源:篱苑书屋官微

别拍照别光脚 清净阅读规矩多

“篱苑书屋”的规矩挺多。门外聚集了不少人,在成群结队与书屋合影,这是因为室内不让拍照。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有游客来这里只是为了照相打卡发朋友圈,这样会影响真正需要读书的读者,因此设立了不让在里面拍照的规定。”在这里提醒读者,别抱侥幸心理在屋内拍照,屋子里有摄像头,记者亲眼看到有执意偷拍的读者被工作人员请出了书屋。

书屋内的面积有限,每次仅能供40人入内参观阅读。如果遇到人多的情况,则需要排队进入。工作人员称,有时候这里可以排出百米长队。还有一个小规矩则比较“接地气”,书屋要求入馆前先脱鞋,但屋内禁止赤脚,明示“脚有异味请勿入内”。现在好多年轻人不爱穿袜子,不过没关系,图书馆提供有袜子,3块钱一双。

百里杜鹃民宿花舍(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5)

资料图:书屋要求入馆脱鞋穿袜子。

据了解,篱苑书屋建于2011年,设计师此前来交界河村探友,被周围景致吸引,篱苑书屋的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配合,让人造的物质环境结合大自然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书屋每年开放日期为4月中旬到11月底,冬天则会闭关修整。而书屋周一至周五只接待预约的团体,每周仅限周六、周日两天免费对个人开放。记者在参观期间,固然有相当一批读者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网红打卡拍照,却也真有不少爱书之人,一直在专注阅读,沉醉在书香之中。在山谷中手不释卷的清净阅读,相信是不少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美好体验。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牵 校对 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