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斋语录》写道:“作诗立意要精深,所使用的语言要平淡。”我很赞赏这种说法,每当写作一首诗,常常修改至三五天的时间,有的过了一段时间又作修改。这是为什么呢?追求诗意的精深,是一半的功夫;追求文字的平淡,又是一半的功夫。立意不精深便不能超越领先,文字不平淡便不能让人们都读懂。

“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也就是深入浅出之意。这两点同样重要,因为“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当然做到这两点并非易事,袁枚讲他作诗所以一改再改,就是一半求其精深,一半求其平淡。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1)

人们只知道写作字数很少的短小诗文是缺少才气,而不知道写作那些繁琐冗长的诗文更是缺少才气。人们只知道开口便讲某公卿大人的人俗气,而不知道开口便讲不趋炎附势公卿大人的人更俗气。我曾告诫一位名人说说:“吟诗羞作野才子,行已莫为小丈夫。”

诗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精炼是起码的要求。袁枚指出“喋喋千言之才更短”,动辄洋洋万言,一味发泄,毫无节制,貌似才华横溢,其实是“才短”的表现。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一个“野才子”。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2)

下面这五首七绝写夏日时光,最喜欢哪首?不妨同写!

七绝 水渠无名花

等闲尘客赏风流,簇簇红花只垄沟。

质艳何堪岁长绿,时光逆在水东头。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3)

七绝 郊野村陌

柳陌烟青白苧麻,褪春花落水东家。

莺歌百啭清凉木,已熟门前五色瓜。

五色瓜,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后亦以“召平瓜”为雅逸,安贫隐居之典。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4)

七绝 山斋夏日

偷得山堂半日凉,阴阴夏木啭莺双。

诗人午梦辞槐国,一卷湘帘花入窗。

槐国,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即南柯一梦中的槐树南枝之国。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 《感兴》诗:“百年身世 槐安国 ,千古人情 羹颉侯 。” 清 陈维嵩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蝶梦翅冥冥,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 槐国 ”。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5)

七绝 白水带山居

坐爱茅亭饮酢浆,辟暑酸犹花骨香。

吟得山居陶令句,泉流石上正风凉。

酢浆,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泛胜之书》:“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 石声汉 注:“‘酢浆’是熟淀粉的稀薄悬浊液,经过适当的发酵变化,产生了一些乳酸,有酸味也有香气;古代用来作为清凉饮料。”

人间最美四月天七绝原创(七绝5首有几分古人韵味)(6)

七绝 风雨他乡

十年人事羡莱嬉,陌上花开胡不归。

白发青春岂堪寄,燕子他乡风雨飞。

莱嬉,相传 春秋 楚 老莱子 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著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 李中 《献中书汤舍人》诗:“銮殿对时亲 舜 日,鲤庭过处着 莱 衣。” 明沈鲸《双珠记·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莱 衣久失娱。”

胡不归,《诗经·邶风·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