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张爱玲的高冷,殊不知,她并非天生冷漠,而是曾因遭受过太多的拒绝,便用冷漠来保护自己。

伤害张爱玲最深的,其实,并不是辜负她的胡兰成,而是将她远远拒之门外的幸福和亲情。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虽出身名门,却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想要的是一个可以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妻子。母亲黄逸梵,同样出身名门,但骨子里是一位独立女性。她渴望拥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并不想要一个只会抽大烟、拈花惹草且心无大志的丈夫。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1)

可想而知,彼此的想法不同,在一起就是痛苦。于是,在她四岁那年,她母亲借着为小姑子当监护人的机会,陪小姑子一起出国留学。

就这样,本来不和睦的家庭,散了。幼小的张爱玲,也从此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分离。

八岁那年,她终于盼回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同时,她盼来的还有父母的离婚。

很快,张爱玲有了继母。素来在人们的认知里,继女和继母的关系就很微妙。因为幼时与母亲的分离,她怕再次受伤。

于是,她对继母的示好,选择拒绝。因她的拒绝,让继母很是挫败。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2)

一次,气急了的继母打了她一巴掌,而这一巴掌,打断了她对家最后一点感情。她便从家里逃了出去。

她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安慰,于是将母亲的家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当时,她母亲黄逸梵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拿着一小笔钱去读书,二是嫁人。

张爱玲选择了第一条路。从那时起,她不得不伸手找她母亲要钱。自此,在母亲面前,张爱玲是卑微的。

后来,她考入香港大学,拼命读书,拼命赚钱,赚到钱后就还给母亲,想要还清母亲的情分。

张爱玲也第一次认识到,任何感情都是可以被耗尽的,也终于懂得,想要不再被拒绝,就要先拒绝别人。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3)

当胡兰成第一次走入张爱玲的生活,她依然是拒绝的。

原本他们原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张爱玲是没落贵族,胡兰成是一介穷人;张爱玲傲然冷漠,胡兰成市侩精明;张爱玲是未尝爱情滋味的少女;胡兰成是结过三次婚的有妇之夫。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爱好文学。

彼此初识,是胡兰成偶然在《天地》杂志,看到了张爱玲的《封锁》,被张爱玲的才情所倾倒。自此,胡兰成铁了心要见张爱玲。

苏青与张爱玲是朋友。于是,胡兰成便恳请苏青安排自己以读者的身份拜访张爱玲。

苏青了解张爱玲的个性,知道她不喜欢有人登门打扰。可她终究还是把张爱玲的地址给了他。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4)

去的时候,张爱玲连门都没有开。张爱玲的心是封闭的,拒绝一切生客。胡兰成并不死心,在门缝里塞了张纸条。

纸上写着:他去拜访的原因以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唯独没写自己是有妇之夫的身份,还附了一句“乞求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

不知为何,张爱玲心动了。

第二天,她给胡兰成打电话,说要去看他。自此,两人相识。不知胡兰成用了什么方法,不仅打开了张爱玲紧闭的心门,而且还让她把心交给了。

后来,张爱玲得知,他已是人夫,便让他不要再去看她。然而,阅女无数的胡兰成,并没有放弃。相反,此后,他天天去看张爱玲

就这样,涉世未深且没有恋爱经验的张爱玲,陷入了胡兰成的温柔乡。

这份莫名的爱,让张爱玲甘愿卑微。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5)

第二次相见,她赠予他个人照,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然而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张爱玲的委曲求全,胡兰成不仅没有看到,反而洋洋得意。他曾说:“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欢喜我……”这便是胡兰成,风流成性,自大自狂。

那时张爱玲与姑姑同住,一次胡兰成夜宿张爱玲房间,直到凌晨。离开之前,张爱玲叮嘱他脚步轻一些,不要让姑姑听到。

可胡兰成偏不,还故意把自己和张爱玲的关系透露给她姑姑,甚至拿着张爱玲珠光宝气的照片去和军阀朋友显摆,四处炫耀张爱玲显赫的家世,仿佛是在向天下人宣告,无论哪一方面,自己都是个胜利者。

即便如此,张爱玲依然认定胡兰成不是故意的。因为爱得彻底,所以他的不堪,张爱玲选择忽视不见。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6)

相识半年,23岁的张爱玲,成为38岁的胡兰成的妻。他们的婚书上写道:“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但他们这场简单至极的婚礼,仿佛预示着这段婚姻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安定的婚姻,偏赶上动荡的时局。胡兰成逃难到武汉时,爱上了医院17岁的周训德。不可思议的是,回到上海之后,胡兰成把自己和周训德的风流韵事,讲给张爱玲听。

张爱玲很是难过,可在胡兰成看来,却是她不够大度。

新鲜感一过,胡兰成流亡到杭州时,住在同学斯颂德家,结果又勾搭上斯颂德父亲的姨太太范秀美。

那一年的2月,张爱玲冒着战火,千里迢迢,辗转来乡下看望胡兰成。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7)

可胡兰成不仅没有感激,反而,让张爱玲住进旅馆。白天,他去看张爱玲,晚上却陪范秀美。

这样的做法,聪明的张爱玲,一想便知。她要胡兰成作出选择,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第二天,她冒雨乘船离开。

这时,张爱玲已看穿了胡兰成的本性,也才明白,卑微到没有底线,换不来爱情。于是,她选择果断转身,及时止损。

胡兰成去温州后,张爱玲随即寄去一纸诀别书:“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随同诀别书,张爱玲附上三十万元,那是《新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全部稿费。

张爱玲自称是拜金主义者,当她慷慨赠予对方金钱,除了仁义,更代表一刀两断的诀别。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8)

相爱时,不管不顾。不爱了,义无反顾。

离开了胡兰成,张爱玲,直到晚年,对整个世界都充满着坚硬的距离感,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全世界。

她不喜欢有人打扰,如果有人贸然敲门,她便从门缝里塞出字条,写着:“张爱玲小姐不在家。”她曾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她活得孤独,却也享受着孤独。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只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张爱玲,寂寞得让人心疼。

她的一生是孤寂的,但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传奇,她给世人所带来的感动与启发,也一直延续至今…

七十四岁那一年,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寓所逝世。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9)

这是张爱玲一生的际遇。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不妨自己来翻阅翻阅白凝的《灵魂有光、精神有香》。这是一部多姿多彩、充满智慧的女性修心手册。

在这本书里,这20位民国女神,有20种人生态度,20种人生活法。

从林徽因到张幼仪,到张爱玲,到孟小冬,到杨绛,到潘素,到董竹君,到郭婉莹……

她们或才情万千,或骄傲自信,或气质过人,或独立坚强,或温柔贤惠,或知性优雅,或淡定洒脱,无不充满智慧和力量,给人以启迪,以鼓舞。我们可以学到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活法。

张爱玲不就是个小三吗(卑微到没有底线)(10)

比如:

跟林徽因学理智冷静:面对激情和浪漫时,保持清醒克制;

跟张爱玲学敢爱敢恨:遇到渣男时,果断转身,及时止损;

跟张幼仪学自我成全:告别错的婚姻,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跟陆小曼学独立自由:别低头,皇冠会掉;别哭泣,坏人会笑;

跟杨绛学知性优雅:在顺境中贤惠聪明,在逆境中淡定从容;

跟孟小冬学自尊自信: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属于自己的,一定要得到;

跟吕碧城学自强自立:不做“剩女”,只做胜女。

……

唯有她们,才不愧“女神”的称谓,才是真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唯有她们的人生,才真正配得上用“精彩”来形容,她们不仅外表精致,而且内心丰盈强大。

愿你在她们的故事中照见自己,学会独立自由,活出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