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39)意会

01

意 音与心的结合

与拼音文字由言语直指意义不同,汉字多了一个中介环节——象,以言察意绕不过象,即使言语运用过程中未曾自觉,似乎可以察言知意,实际上象在暗中悄悄地使劲,显而易见的是,汉字的理解不走逻辑路径,用的是意会之法,碰上丰富而灵动的象,除了意会,别无他法。

就汉语来讲,字象,不是照相机冷冰冰地摄取外物,而是用人为之象模拟天垂之象,把体会之心得融入了字象,带着暖暖的体感温度,读者看见字象,感同身受。立象尽意,表明字以象立,象中见意。汉字造字的表面形式是象形,内在机理则是会意。会的触角指向意,会的结果落实到意上,会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会意或者说意会,强调的是把会聚焦在意上。

《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杨树达:意根于心而发于言,故从心从音,心先而音后也(《文字形义学》)。心音为意,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心中发出声音,就传出意义;声音落到心头,就领悟意义。总之,心与音之先后当互为转化,音与心一旦结合,就产生意义。

有出于域(空,无),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言,事出于名(《恆先》)。言出于音,名出于言,声音-言语-名称有一种相生的关系,实际上三者是共生同一的关系。事出于名,名称表示事物,就显出意义。说文讲,意内而言外。内在意义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意字结构是上中下吗 意字是心中发出声音(1)

图源网络

着眼于心和音之间的关系,声音发于心头则为言,这是借言达意;从接受者来看,从心察言而知意,这是察言知意。因此原则上意义的交流离不开言。

02

意会 识读汉字的不二法门

有一种特殊情况,叫言外之意,这种意义的理解,先得理解言内之意,再结合具体语境来把握,根本上还是离不开言。

另外,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说的是只能用心去揣摩领会,没法用言语具体地表达出来。

这里强调不可言传,一般指道理奥妙,难以寻找到恰当的言语来传达,有一种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语言的痛苦;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明说。它跟言还是有着若隐若现的关系,妙不可言,似乎不可说,但事实上说出了绝妙之意。总之,这里所说的意会,是基于用言语建构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

所以这里着重考察意会在言语理解上的状况。意会是汉字造字机制的内核和灵魂,融化在一个个鲜活的汉字里闪耀着智慧的灵光;按照象像合一的方法,识读汉字用的也就是意会之法。

会意字最为典型,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要显示出字所指的意义,需得比类合谊,把并排在一起的象会合成类同的意思,几个象会合出意义。象思维(27)字象,专门介绍过325个构字部件都是象或者立象元素,宽泛地讲,既然用构字部件搭建汉字,那么所有汉字都是会意字。

指事字的理解也相当于会意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视象察意,略有不同是要融合抽象和具象来意会;而那个抽象符号代表所指的事,差不多也是一个象。比如,血,下面是一个器皿,上面的“'”就是血滴渧落器皿的情状。跟刀刃的刃异曲同工,血滴沾染刀口,岂不更为形象?

意字结构是上中下吗 意字是心中发出声音(2)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象形字是象的直接意会,根据象会其所指之意;或者说是拿字象跟自然之象比类,以显示其所指是什么。这是天人合一的直接体现,象,作为天人合一的结晶体,是人所见的自然之象的合意性产物,是浸润着意义之象。对这样的象意会的结果就是获取象的意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所谓“譬”也就要从彼会及此,先秦没有形声字之说,如果现在也没有形声字之说,那原本该不该就是会意字?右文说揭示的就是这个现象,参见象思维(28)形声。大量声、义兼表的偏旁就是明证,纵然有少量的根据许慎形声说新造的形声字,也摆脱不了根据义旁(形旁)去意会的法则。

03

语感 由象而生的心灵之约

在汉字的层面上讲意会,核心是把象或者多个象的结合体转化为意义,也就是从象中领会意义,这种意会恐怕很难找到格式化的步骤给人以方法的指引,全凭接受者的领悟,这就是所谓的“语感”,只有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逐渐积淀,而语感的深层次背景,则是由象而生的心灵之约,所谓心有灵犀的一点而通。

当语感越来越丰富,意会就成为灵动而便捷的能力,面向两字明确四字锁定的快速通道,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会通。由此意会显示出两个特点:

第一特点是直截了当。汉语以字本位扩展,字与字勾连成词成句,不需要任何形态标志,直接意会就能获取意义,像“长妈妈讲给我一个故事听”这个句子,当人们为如何划分句子成分争论不休的时候,阅读者的理解却丝毫没有问题。

第二特点是指向意义。会意就是把不同的因素会集到统一的意义上来。汉语表达具有向心力。两字成词,把两个多义的字象牵引到一个明确的意义,句子有一个话题,句与句之间强调意义的关联,一个语段往往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展开,读者如果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就能串联起全文。汉语阅读比较省劲。

意字结构是上中下吗 意字是心中发出声音(3)

摄影 潘国仁

以字象为基础的意义生发系统打开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得汉字能够包容万物,接纳未来,可以灵动地创造无穷无尽的新词,与世界进程同步。这一片空间也许是过于开阔了,缺少意会能力者,恐怕无以把握多端的变化。

汉字的意义生发系统,既非线性的流动,也非基点的辐射,而是网状的发散,是蔓延式的引而伸之,是一个星罗棋布自在自为的系统,非意会无以把握,这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意会,先贤还有更深层的方法论指引,且看《得意忘言》。

为您链接

象思维(38)反身而诚

象思维(37)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