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豪情的送别很多人都喜欢送别诗,这可能和自身经历有关诗中那美丽的情感历经千年的时光,仍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记忆当某天,我们再和好友分别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也许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也许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心,也许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忧伤我以为古人把这些送别的心情都写绝了,可是今天我又读到了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离别的道别 充满豪情的送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离别的道别 充满豪情的送别

离别的道别 充满豪情的送别

充满豪情的送别

很多人都喜欢送别诗,这可能和自身经历有关。诗中那美丽的情感历经千年的时光,仍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记忆。当某天,我们再和好友分别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也许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也许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心,也许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忧伤。我以为古人把这些送别的心情都写绝了,可是今天我又读到了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

一剪梅

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朗,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有何妨,狂又何妨。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行紧迫,绑起火把连夜赶路。并且诗人酷爱自己的诗,情愿丢掉“衣”囊也不肯丢掉“诗”囊。天寒路滑,道路泥泞,连马蹄都僵住了。在这恶劣的天气下,却有一位知心好友前来送行,可以想见诗人的意外和惊喜。

接下来是长亭饮酒,纵情谈论“文章”,两人竟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惊倒邻墙,推倒胡床”,在他们这样的高谈阔论、推杯换盏中,旁观者不禁感到惊愕,拍手笑他们的疏狂。但是诗人和他的朋友已经到了旁若无人的境地,对他们视若无睹,疏狂又算得了什么?自己尽兴就好。

我不知道素来令人伤感的分别竟会有这样的豪情。当初读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样的诗句,我虽然很赞赏他的豁达,但毕竟这样的话只是一种劝勉,或许在劝慰的同时已经泪湿衣襟。而今,这两位好友无需任何话语却心灵相通,共同演绎了一出如痴如狂的另类送别,如同“沧海一声笑”。

我曾想,这两位是不是就是江湖中人,是不是生活得很得意,衣食无忧,前程也无忧,因此才这样风流、潇洒、倜傥,做出有悖常人之举?就如同现在有些富二代。可事实却不是如此。

查阅有关作者刘克庄的资料,上面说,刘克庄曾因“江湖诗祸”受到牵连,被人指为“讪谤当国”而被罢官,闲废十年。被起用后,他勤勉、廉洁、正直,敢于直谏,又多次被削职。他在《病后访梅九绝》中有一首诗说:“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杵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表现出了怅然愤慨的感情。这次的匆忙出行,就是被贬到广东潮州去做通判,他虽然“不以入岭为难”,然而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是不会消失的。

遭遇贬官,又值和好友分别,又值夜晚,换做别人,恐怕已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作者却把满腔的愁绪化作了冲天的豪情,留给人们的是豪迈、乐观和傲视一切的潇洒。

想开了,其实也很简单,“别人笑我太痴颠,我笑别人看不穿”,人生总会经历苦痛分别,与其让人无数遍地描绘你的憔悴愁苦容颜,无数遍地咀嚼你内心的痛苦忧伤,不如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展示给别人的是一幅美丽而充满激情的画面,然后向着远方匆匆走去,让后人评说你的背影。这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悲壮而激动人心的。

做人当如此,让生活少一份苦痛,多一份豁达;少一份忧伤,多一份豪情,我们坎坷的人生就会有更多的快乐,留给别人的也会有更多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