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13日,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人头攒动,超过七万观众正在观看一场载入史册的群星演唱会「Live Aid」。

而当Freddie Mercury迈着风骚的步伐走到台上,全场观众立马报以山呼海啸的躁动。虽然他这次一改往日的浮夸造型,经典的大幅度舞台动作似乎也足够把观众勾入摇滚的温柔乡。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1)

七万多双目光望着Freddie坐到钢琴前,他们知道他即将奏起摇滚乐的圣歌,那首仅属于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20年后,这次现场被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摇滚音乐现场演出”。

《波西米亚狂想曲》则被吉尼斯官方认证为“英国最伟大的歌曲”,许多英国听众甚至称其为“第二国歌”。

它为什么如此伟大?即便无数次单曲循环的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也不妨再一次从头回顾这首歌的前世今生,进入Queen的狂想世界。


1975年,皇后乐队开始制作他们的第四张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作为专辑的主打曲,Freddie早在60年代末就开始打磨这首《波西米亚狂想曲》。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2)

皇后乐队的制作人Baker回忆这首歌的创作历程时说,Freddie突然坐在钢琴前弹了这首歌,又突然停下来说:“现在我要在这首歌里加一些歌剧的部分”,歌曲从民谣转向歌剧,又转向摇滚,最后归于抒情。

有了蓝本后,Freddie与乐队成员花费整整三周时间录制了这首歌。在奥斯卡获奖的皇后乐队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中,乐队鼓手Roger Taylor因为重复的录制累到不停吐槽,这一场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整首歌一共录制了包括人声、乐器在内的180多条音轨,最终压缩到了24条混合音轨上。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3)

受当时的录音条件限制,歌剧部分的“Galileo”每录制一次,就要加一段胶带,录完后,原始胶带已经完全磨薄,在灯光下呈透明状。

正是因此,《波西米亚狂想曲》被皇后乐队打造成了一首极其复杂的歌曲,整首歌大致可以分为Intro—民谣—吉他solo—歌剧—摇滚—outro六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蕴含着大可玩味的音乐性与艺术性。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4)

比如Freddie在歌剧部分提及了17世纪意大利喜剧中常见的丑角斯凯拉谟修、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民间舞蹈方丹戈、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罗西尼和莫扎特合著歌剧中的角色费加罗,还放入了阿拉伯语名词bismillah,这是伊斯兰教的祈祷词。

再比如乐队吉他手Brian May用吉他代替弦乐的疯狂尝试,而May身为摇滚史上最出色的吉他手之一,他所有的吉他都由他亲自手工制作,以至于一听他的吉他solo就能认出背后的演奏者。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5)

当皇后乐队拿着成品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找到唱片发行方时,却被对方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在那个电台打歌为主的年代,4到5分钟的歌曲长度通常已是一首歌的极限,何况这还是一首“没有副歌”的诡异融合体。

虽然许多唱片业高管都放出了“永远不会成为热门”的狠话,皇后乐队还是找到了将它公之于众的方法——他们找到了Freddie的朋友,Capital Radio (首都广播电台)的DJ Kenny Everett,对他说:“你只有保证不先听它,才能得到它。”

而Everett真的在电台播放出这首歌时,听众们显然被勾起了聆听的欲望,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电台中也开始反复轮播,迅速打脸了高管们的质疑。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6)

其实在《波西米亚狂想曲》面世之初,这首歌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多少人视它为革命性的摇滚神作,就有多少人认为它七拼八凑不着边际。但如今回看当时的负面评价,看衰者大多也只是受限于时代思维,还没跟上皇后们的先锋脚步。

《波西米亚狂想曲》发行后,在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上连续九周领跑,登上美国Billboard排行榜长达 24 周,至今已是英国销量第三高的单曲、20世纪面世的所有歌曲中网络流量最高的一首。

1981年,皇后乐队发行成军十年精选辑《Greatest Hits》,成为在英国首张销量超过600万张的唱片,如今已累积全球2500万张销售量,专辑里的第一首歌便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7)

以这首歌为名拍成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斩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四项大奖,全球9亿美元的票房更见皇后乐队的世界级影响力,电影甚至在韩国拿下全年票房第三,在日本拿下全年票房冠军。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波西米亚狂想曲)(8)

在乐迷之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调侃:

医生:生命最后只剩下5分钟,让你听一首歌,你想听哪首?

病人:我想听《波希米亚狂想曲》

医生:可那要六分钟

上帝:我同意

奇怪的是,不管你在哪里听到《波希米亚狂想曲》,似乎都会觉得它出现得恰到好处——晚安前、起床时;紧张时、放松时;一个悠闲的午后,或是忙碌的工作间隙。

那么,不如现在就让我们再听一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