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平凡的世界》激励了60、70、80年代,在贫苦边缘挣扎的人们。可是有些疑问却一直萦绕在我头心头,为什么路遥要写死这么完美的两个女性呢?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1)

悲剧意识

《平凡的世界》一定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古人常常说的话。现实主义作品中因为美好的事物常常离现实很远,或者在现实中少之又少。贫穷会加重这样悲观主义的心理。了解路遥的人都知道,路遥小的时候日子过得非常苦,几乎是一种乞丐的模样。孙少平就是他自己的写照,每天只能吃"黑疙瘩"就着凉水。其实贫穷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催人奋进,但是不管他将来成就如何,心里都抹杀不掉他内心中的自卑感和悲观意识。贫苦会让人有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肉体痛苦。这样的折磨非常容易造就一个悲伤的灵魂。

路遥苦行一样的写作,更加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与压抑。也许出于一种本能与精神的压抑他必须写死两位女主角。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2)

主旨要求

《平凡的世界》其实反应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大致的主旨就是:生活会按照他想的那样安排你的生活,即使他安排的再不好你也要接受,日子也必须要过。就像余华的《活着》、海鸣威的《老人与海》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3)

可以当成悲剧看也可以当成励志剧看。《平凡的世界》不断给孙少安和孙少平制造磨难,就是因为主旨所以他们不可能会和自己的爱人有个圆满结局。孙少平应该和惠英嫂子在一起;孙少安也必须接受了贺秀莲的死。但是,路遥也没有给他们安排一个完全痛苦的结局,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活着,不会那么完美,我不会绝对的痛苦。苦中有笑,笑中有苦。大千世界的我们也是这样,不好不坏地过着每一天。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4)

隐喻路遥妻子林达

田晓霞是完美的,田晓霞,她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女勇士。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是一个异彩的存在,她更是少平身边温暖的太阳。她的性格是那样的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她虽是干部家庭的子女,却没有干部家庭子女的做派;相反,她是那样的正直勇敢、淳朴又美好。

田晓霞的形象就是路遥妻子在他们没有结婚之前的样子,这也是田晓霞的原型。在林达到农村插队的时候。路遥认识了林达,林达就像田晓霞一样,在自卑的路遥身边支持他、鼓励他。

贺秀莲为孙少安的妻子,小学毕业,没有太多文化和学识,但她以黄土高原女性特有的柔情与体魄,成为了孙少安这个背负太多重担的农民身心疲惫时停泊的港湾。最后因为过度劳累罹患肺癌。但是,后来的贺秀莲却好像没有了贤妻良母的形象,总是提出分家,因为她是强势的。她不想让孙少安的家人拖累他们小家的生活。其实现实中林达也是如此,这个情节也是由现实写入小说。

田晓霞的死意味着路遥心中那个完美的林达形象在他心中已经死去,贺秀莲也必须死。因为此时的路遥对林达也抱着一种深深的抱怨与厌恶,加之贺秀莲在书中也是操劳过度,所以贺秀莲的死就顺利呢成章了。

田晓霞和贺秀莲就是林达妻子从少女到少妇的一个真实的反映,隐隐反映了一对夫妻从情深到缘浅的一个爱情到婚姻的过程。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5)

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