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乏不?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1)

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每次看到这句话,都想起一位可爱的同事的戏言:“我观察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说,每个季节大家都是渴睡的。”

当时听完了哈哈一笑,仔细品品,这话也是总结的有道理。不过这困、乏、打盹一类,并不都是指想睡觉。

啥是秋乏?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2)

立秋了,这两天就有人慌了神:“徐大夫这几天我乏的不行,动都不想动,是不是生什么大病了?”

其实入秋以后的乏力,倒未必是得了什么大病。因为入秋,人本就会觉得乏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夏日无病三分虚”,夏季温度高、湿度大,人体胃口减、休息欠佳、出汗多,气血活跃的同时,消耗也是巨大。到了夏末的时候,人体已经明显的入不敷出。

而入秋后,阳气逐渐收敛,气血渐趋平静,机体的气血相对空虚,人的感觉就会与夏季的气血充沛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好像精神不济、疲乏不适了。

什么人容易秋乏?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3)

身体健康,生活习惯良好的人,在季节交替的过程中,大多不会有太多明显的不适感。

大部分人,即便有轻微的症状,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与人体主动适应,疲乏的感觉也会自然地消除。

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平时就容易疲乏气短,夏季过度贪凉以及苦夏明显人,秋乏的感受可能会相对明显一些。

秋乏怎么办?

秋乏这件事,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尽快改善也不难。

首先要保证规律的作息。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4)

秋季,要早睡早起。早睡,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早起,让人体阳气能够活跃,避免收敛过度,导致人体整体代谢减慢,疲乏更明显。

第二,要适当运动。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5)

天气逐渐凉爽,可选择温度体感较舒适的早晨太阳初升后,及上午时段,进行适当的锻炼。

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加重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重点在于 “形劳而不倦”,也就是说,要运动,但不要因运动导致疲劳。

第三,饮食宜清淡。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6)

尽管天气转凉,暑湿渐退,人体感觉胃口改善。但此时,脾胃经过一夏天的蹂躏,正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若大肆进补或是暴饮暴食,生冷、辛辣、油腻无度,很容易会导致饮食积滞,加重人体疲惫感。

入秋后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使得脾胃功能能够很好地适应,尽快获取营养补充人体气血,缓解秋乏的不适。可以适当多吃块茎类食物,如胡萝卜、藕、山药、土豆、莲子等。

此外,按摩百会穴、摩腹、梳头、伸展肢体等方式,也能舒展人体气血,尽快改善秋乏症状。

秋乏不是病,有病还要看

春困秋乏夏犯困只是一种季节现象(入秋了乏不啥是秋乏)(7)

虽然大部分人的秋乏症状不会很重,但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的人,季节变换的时候,也正是疾病容易发生的时候。而乏力有时候也确实会代表一些健康问题。如果“秋乏”症状始终不能缓解,或是逐渐加重,或是有其他明显不适,如:气短、头晕、心慌、食欲减退、嗜睡、水肿、血压异常等,那么就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请专业的医师来一对一、面对面的为您诊治。

@超级医生@头条健康@头条科学@头条号@健康新视听#健康科普排位赛##秋季养生##秋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