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1)

《汉字解密》暑假补习班开课啦!

厌倦了枯燥的试题?打开电视,和字点儿一起来场汉字之旅吧。

生物课,我们可以到丛林里捕捉鸟兽虫鱼。

烹饪课,系上围裙玩转油盐酱醋。

艺术课(鼔琴书画),拿起画笔、架上琴,躁动起来。

数学课,鸡兔同笼、老鼠打洞,一起来解古代的趣味数学题。

思想品德课,聆听儒家传承千年的美德(仁义礼智信)。

这个夏天,和字点儿一起享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套餐吧!

很多熟悉《水浒传》这本书的读者有一个困惑,一般认为,老虎是典型的兽类,可是讲到武松打虎的那一回,作者把景阳冈上的老虎说成“吊睛白额大虫”,为什么叫虫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虫这个字的字形说起。

“虫”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画的就是一条蝮蛇,整个字形是蝮蛇卧伏而尾巴盘起来的样子,特别突出了大的头。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2)

“虫”字古代有两种身份: 一个就是指蝮蛇,不过后来分化出了一个“虺”字,由虺字指蝮蛇,这个意义今天的读音是huǐ; 一是作为由三个虫组成的“蟲”字的俗写体,它指的是有脚的虫,引申为动物的通称,这个用法今天读音是chónɡ。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3)

金文字形跟甲骨文基本相同,只是头部变成实体。 小篆的字形更加线条化了,还依稀能看出蛇头、蛇尾的形状,形体跟甲骨文比较接近。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4)

隶书字形跟小篆很接近,楷书更加符号化了。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5)

三个虫字组合成的“蟲”字今天的读音是chónɡ。《说文解字》对这个字的解释是:“蟲,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这是说虫可以分为两类:有脚的虫叫虫,无脚的虫叫豸。这个由三个虫字组成的“蟲”字比较早就有只留一个虫的俗写体的“虫”。在楷书里面有三个虫的蟲,有单个虫的虫,简体用的就是俗体只有单个虫的虫字。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6)

为什么《水浒传》里把老虎称作 “ 大虫 ” 呢?

原来中国古代的动物分类,角度常常有多种,具体一个概念往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虫读huǐ的时候指蝮蛇,读chónɡ的时候可以指有脚的虫,但也可以指含无脚的虫在内的各种各样的虫,这就是“鸟兽虫鱼”这个分类里面的虫,甚至可以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大戴礼记》这部书里面就把有翅膀的鸟类、有毛的兽类、水中的鱼类,加上传说中的麒麟、蛟龙,甚至人都叫做虫。 老虎属于有毛的兽类,那么它属于广义的虫的范围,汉代王充的《论衡》这部书里面就直接说过:”夫虎,毛蟲。”因此,水浒传把老虎叫作大虫,一点也不奇怪。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7)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雕是认真写、画的意思,写、画虫为什么就是小技艺呢? 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指动物的虫,而是指秦朝时候定型的一种字体虫书。 “虫书”后来又叫做“鸟虫书”,它的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 “雕虫”就是指认真地写、画虫书。 虫书很难写,并且实用价值不大。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8)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这部书中认为写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他的意思是说,写赋是小孩子写“虫书”、“刻符”那样的小技艺,成年人是不做这种事的。 于是“雕虫”就有了小技艺的比喻义。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北史·李浑传》。李浑是北齐的大臣,他有一次对文学家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意思是写作时雕章琢句的小技能,我不如你魏收;但是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你魏收可就比不了我了。

虫的起源和由来(汉字解密虫:)(9)

湖北电视教育频道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1399553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