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1)

对袭人的评价,一直两极分化,有人很喜欢,喜欢她温柔娇俏,体贴周到,是位职场精英;有人超反感,厌恶她心机俗气,告密上位,是个阴险小人。

对一个人作评价要看她的立场和经历。

袭人小时候家里穷,被卖到贾府换几两银子,几年后,从上百个丫环中脱颖而出,成了贾母的大丫环,拿最高工资,月钱1两,享最好待遇,在主子前有脸面。她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很受贾母器重,就让她服侍宝贝孙子宝玉。

到这里,还没有争议,因为袭人身份只有一个:大丫环,职责也只有一个:服侍好宝玉,标签也只有一个:励志。

长相柔美却不惊艳,温柔和顺棱角不多,工作勤奋努力,打拼到职业生涯顶端,这是个外在不张扬,内心很要强的女孩子。

随即,袭人开启职场生涯另一段:服侍宝玉。

她像姐姐一样照顾陪伴宝玉,朝夕相处间,宝玉喜欢袭人柔媚姣俏,享受那种家常琐碎的温暖,进而产生情感依赖。袭人当然喜欢她自小带大的少爷,豪门公子,风华正茂,全家的金凤凰,她也会动一动少女的小心思。

当宝玉做完春梦,提出做羞羞的事情,袭人没拒绝。结果是: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2)

争议由此开始:用身体上位?心机婊!

众所周知,宝玉的心上人是黛玉,出身名门,相貌超群,气质飘逸,聪明灵秀,简直神仙下凡,但宝玉的第一个女人是袭人。

骂声此起彼伏:宝玉和黛玉才是cp,怎么你捷足先登?心机婊!丫环出身的人做梦都想上位,呸,真是不择手段!只会在饮食起居上下功夫,哼,俗气!

心机、俗气、上位三个标签已落在袭人头上。

袭人到底俗不俗气,是不是心机婊,是不是挖空心思上位呢?

我认为都不是。

袭人是丫环,和千金小姐没的比,不读书识字,不作诗画画,日常就是照顾宝玉起居,管理大小琐事,怎么能气质脱俗,怎么有独到见解?她有气质,只是不是高冷,而是温和,有一种天生成百媚娇的女人味。

袭人不是借此上位,更不是心机上位。书上写的很清楚,自此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贾母会同意,宝玉喜欢,自己愿意,不谋私利,不是心机上位。

这件事很简单,少男少女忍不住好奇和冲动,拥有的一个小秘密。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3)

袭人家境变好,家里想把她赎回去,她完全可以离开贾府做正头夫妻,但她拒绝了,说至死不回去,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宝玉。

袭人的口味宝玉记得 看到糖蒸酥酪,宝玉就想起袭人爱吃,袭人才回家半天,宝玉就不顾少爷身份,跑到她家找她,一听袭人要走,宝玉更是难过,竟哭起来。宝玉待袭人和别的丫环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大夏天,连仙鹤都在芭蕉下睡着,袭人在赶纱眼里钻进来的小虫,怕叮了宝玉,怕宝玉睡觉晾了肚子,那么大了,她一定让宝玉带上肚兜,宝玉不肯,就特意绣的鲜亮可爱,哄宝玉带上。

宝玉要上学,袭人一大早就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当当,宝玉以为是舍不得自己,袭人没读过书却很知理,既希望宝玉用功读书好出人头地,又担心宝玉累着,不厌其烦交代生活细节,那情境,温馨的令人落泪。

即使是宝玉少爷脾气发作,一脚踢到她吐血,“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也不忍出言埋怨半句。

这种体贴入微自始至终,一直没变。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4)

袭人会吃醋撒娇,也常劝宝玉走正道,这令她饱受诟病。

袭人的劝,在书里主要是两个情节。

她看到宝玉对自己这么依恋,故意说要赎身回家,宝玉伤心哭了,袭人正中下怀,趁机提出几条规矩,要宝玉答应,宝玉果然全都应了。

可没几天,宝玉又和姐妹们玩的很晚,第二天一大早还一起洗脸梳头,袭人生气了,两人开始冷战,很快,宝玉服软,最后摔簪子发誓。

平心而论,宝玉言行不端,确实该劝,但这事落在袭人身上就怪怪的,貌似背后有什么秘密。

印象中,袭人很温顺,平日不言不语,但这样一个人,竟能把“混世魔王”宝玉拿捏的死死的,一手软一手硬,会柔情也会冷笑,还会见好就收,多少人劝宝玉都没用,袭人两三下全搞定,真真好手段。

让人不禁猜测,袭人身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

很快,重头戏来了,袭人在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

宝玉误把她当黛玉倾诉衷肠,“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吓的袭人魂飞魄散,担心宝玉和黛玉做出丑事,日夜悬心,在宝玉挨打后,她特意向王夫人谏言,人多口杂,为了宝玉声名品行,变个法儿,让宝玉搬出去。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5)

袭人确实是为了宝玉,宝玉是贵妃的亲弟弟,衔玉而诞,自带流量,多少人眼红,多少双眼睛盯着,巴不得宝玉出事,比如本来是调戏丫环,传来传去就成了淫辱母婢。那个年代三岁不同床,十几岁的宝玉和姐妹们亲密无间,玩玩闹闹,外人看来,怎么理解,说些什么?什么都有可能。

到那时候,整个贾府都跟着蒙羞,以贾政的个性,真的会打死宝玉,这一番谏言真是振聋发聩,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听了感激不尽,“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这个情节,袭人形象达到巅峰:顾全大局,敢于谏言。争议也达到顶点,王夫人说: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意思是,你要一直劝宝玉学好,肯定有好处。

不久袭人工资翻一倍,每月拿2两银子,成了姨娘,平时赏两碗菜,回家赏几件衣裳,连母亲死了都赏40两,气的赵姨娘大闹一场。

袭人的动机为了宝玉,还是为了自己?

据我看来,都有,袭人的感情和事业维系在宝玉一人身上,不能大意。她一直在争取得到王夫人认可,但这事是偶然,她和王夫人竟然想法一致,但不可否认,没有这件事还会有其它机会。

只是这件事令所有人心惊:王夫人把宝玉身边所有女孩都当狐狸精,袭人竟能获得器重,太不可思议!一个丫头不声不响成了半个主子,不吭不哈完成职业转型。这个女孩能量惊人,让人继续猜测:她还会干出些什么?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6)

告密!

王夫人要清理宝玉身边妖精,撵走了晴雯,芳官和四儿,表面上看这三人被撵是“有人和园中不睦的,趁机便下了些话”,是外面的人进了谗言,还好有侦探贾宝玉为我们揭秘。

宝玉很奇怪,怎么连私下说的玩话一字不错都知道?袭人知道宝玉很在意晴雯,安慰说过些天再叫进来,宝玉不接这茬儿,抛出第一个问题: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

袭人把责任全推到宝玉身上,你说话没忌讳,让别人听到,还说自己早提醒过,你都不在意。

宝玉不好糊弄,直接挑明:那为什么不挑你和麝月秋纹的错?

面对步步紧逼,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勉强笑道,可能王夫人忙的顾不上,没准过会儿处置。

宝玉冷笑,否定这个答案,你是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麝月秋纹也一样,怎么会被罚呢?袭人趁机转移话题,宝玉心软,这事就此罢休。袭人的反应很有意思,“心下暗喜: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

事实已经水落石出,晴雯被赶和袭人确实没关系,但芳官和四儿被赶,和袭人脱不了关系,耍的那点心计,宝玉心知肚明。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7)

平心而论,袭人的做法不算过分,她总管怡红院,王夫人问责时,问什么得答什么,并且赶人的是王夫人本人,并不是别人。

盘点大小事件,袭人并没有可指摘的恶劣行径,相反有太多温馨的细节,更比不了王熙凤犯下人命案,可随着时间推移,凤姐被很多人喜欢,同样端庄深沉有心机的宝钗也人气高涨,唯独袭人,心机俗气,上位告密,似乎万劫不复。

因为她离普通人太近,太接地气。

看到袭人,会想到那些忠厚老实,不言不语的人,没人提防他们,可他们背后常耍小心机,不动声色把好处占全了。

看到袭人,会想到男神竟然被平平无奇的女人拿捏的死死的,片刻也离不开,事前竟没人察觉,事后地位不可动摇。

看到袭人,还会想到那些从底层爬上来的女孩子如何处心积虑,用尽手段,为了更好的收入,更高的地位,为了再跨一个台阶。

看到袭人,也会想到身边很多人,平时亲亲热热,关键时刻一点不仗义,平日端庄刻板,谁知道干过什么事。

袭人招黑,还因为她的感情太功利。

袭人身为职场人,很优秀,但她的职场也是情场,情场也是家庭。和宝玉的互动,令人不知该如何解读才正确,她吃醋,她谏言,她告密,她心机,到底感情多一点还是职责多一点,或者为自己?讲不清,因为她的一切都和宝玉紧密关联。

袭人薛宝钗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的灰姑娘)(8)

书中处处可见袭人在忍,宝玉的奶妈不满宝玉和她亲近,当众破口大骂,袭人忍,晴雯也是大丫环,不满她比自己晋升快,出言侮辱讽刺,袭人还是忍,宝玉无意踢了她一脚,都吐了血,为了宝玉,也为了自己,接着忍。

书中还处处可见袭人在拿捏宝玉,明知宝玉离不开自己,偏要说离开贾府,为了让宝玉改掉坏毛病,明知宝玉会主动示好,偏要冷战,为了让宝玉听她的,明知道宝玉会怜香惜玉,偏要说自己死了。

袭人不就是大观园的灰姑娘吗?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梦,遇到王子,邂逅爱情,开启幸福生活,自此脱胎换骨,扬眉吐气。可袭人的故事告诉所有人,那只是梦。

世上哪有南瓜车和水晶鞋,没背景的女孩接近贵公子的最好方式是服侍,袭人很幸运,由贾母指派,名正言顺。

可贵公子万众瞩目,身边很多人一句话就能决定你的命运,不得不和所有人搞好关系,遇事能忍则忍。贵公子身边出色女孩多,今天摔个玉,明天撕个扇子,不得不小心提防,日夜悬心。贵公子的母亲眼界高不易讨好,于是另辟蹊径,充当告密者,总算受到认可,成了事实上的半个主子,身份还不能公开。

无数隐忍,算计,心思,争斗,明的,暗的,换来半个身份,看着都累。

就算这样也意外不断,贾母以为袭人拿大不用心服侍,贾政不满宝玉这么小就有房里人,最崩溃的是,铜墙铁壁般的贾府竟然败落了,袭人最终和宝玉无缘,回到她的世界,嫁给蒋玉涵。

美梦最终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