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陆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陆游(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陆游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巴山夜雨涨秋池。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何当共剪西窗烛,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这首“夜雨寄北”到底写给谁的,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内”是内人,所以是寄给妻子的,这个时候他的妻子还没有去世。这也可能是南宋洪迈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改的题目。另外一个版本,有人考证,这首诗作于851年,这时李商隐来到巴蜀之地梓州为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做幕府,东川节度使是唐朝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设立的节度使。在来梓州之前,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了。这样的话,“夜雨寄北”就是写给长安好友的,“北”指长安,因为长安在梓州北面。

李商隐生活在日落西山的晚唐,不到十岁,父亲去世,随后和家人过着清贫的日子,由于李商隐是长子,他一边读书,一边还要“佣书贩舂”来补给家用,“佣书”就是给人抄写,因为唐朝的时候印刷术还不是很发达;“贩舂”就是他给人家舂米。李商隐熟读儒家经典,他在831年考中进士。随后开始曲折的仕途生涯,同杜牧一样,李商隐也陷入了牛李党争,因此一生也没有做太大的官。

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句的翻译为:您问我什么时候回去长安,我也不能确定具体日期。这里的“君”不分男女,没有性别,就是对人的尊称,等同于“您”。这句诗用了两个“期”字,虽犯了近体诗的忌讳,但却让这种期待更加浓重。

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句的翻译为:此刻巴山这里正值夜晚,天下着雨,雨下得很大,也涨满了秋天的池塘。“巴山”很大,更显得本人很孤独,“夜雨”和“秋”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何当共剪西窗烛

这句的翻译为:什么时候能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剪烛”是指古代没有电灯,用的都是油灯,油灯在燃烧时间长的时候,灯芯最上面部分就会变黑,这样会导致灯光变暗,所以需要剪去最上端的灯芯,让灯光重新亮起来。这里的“剪烛西窗”是指彻夜长谈。

这里为什么要用“西窗”而不用“北窗”“南窗”“东窗”?按照格律来看,用“北窗”“南窗”“东窗”都是可以的。而在古诗词中,这四面窗都是常用的。

宋代刘克庄《挽赵虚斋》二首中有:“可怜老病忘昏昼,但记西窗剪烛时。”

宋代陆游《小饮示座中》谁知翦烛焚香夜,恰是搓橙破橘时。

“西窗”与西风相对,在古诗词中西风就是秋风,寓意着一种凄凉。因此“西窗”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因为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以后渐渐形成一个意象。“西窗”宜挑灯夜读,剪烛长谈,在古诗词中一般是孤独一人时的回忆或期盼。

南北朝谢朓《落日怅望诗》中有:“落日馀清阴,高枕东窗下。”

宋代文同《东窗》中有:“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打开东窗是日出的方向,日出的朝气与日落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东窗事发”这个成语出自元朝孔文卿《东窗事犯》,“东窗”宜密谋造反,滋生恶念,古诗词中一般没有这一层涵义。

唐代李商隐《假日》中有:“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宋代刘敞《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中有:“陶公一亩宅,尤爱北窗风。”

“北窗”这个典故来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后渐渐发展成一个固定的意象。这一意象的内涵,基本是与 《与子俨等疏》所表达的内涵一脉相承,主要有闲适、精神愉悦的隐士心态。夏暑季节,打开北窗可以通风纳凉。

  • 南窗
  • 唐代许浑《姑孰官舍》中有:“草生官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唐代罗邺《秋怨》中有:“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南窗是正窗,也泛指窗户,在古诗词中无固定寓意。

    却话巴山夜雨时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的话,我一定要和你秉烛长谈,倾诉我在巴山的处境。作者把“巴山夜雨”又进行了重复,突出了他当时的心境是苦闷、孤寂的,却又无可奈何。


    李商隐是从小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子,他有着济世安民的理想,所以有机会就争取做官,这绝不仅仅是谋取一份职业,也绝不仅仅是混口饭吃,他远离家乡,来到巴蜀,是为了实现理想。这首《夜雨寄北》如同李白的《静夜思》一样,充满了一个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