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卡耐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保持自我,成为自己的样子是让自己快乐的根本。”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这件事有个前提。
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个体,意味着我们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事关做人以及做事。在确保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一心向善,向阳而生,然后就可以随你折腾,想活成什么样子就活成什么样子,永远不会错。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往往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或者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活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你能做到守规矩并且保持自我,就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不要在意不会做人的人的看法。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子,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下面这个女人选择放弃自己的婚姻,就是因为她想保持自我,不想被婚姻束缚住,不想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东林老师,您好:
在我看来,人与人相处,始终都应该拿真心换真心,否则根本相处不来。而且我觉得,这种规则不该因为爱情或亲情而打破。
让人痛心的是,往往是你爱的人,你尊敬的人,不懂在乎你的感受。在他们看来,爱情和亲情好像不是用来守护的,而是用来出气的。
我前夫就是这样的人,我以为我爱他就能使得他爱我,我以为他会因为爱我而守护我,可是,他却总是把耐心、好脾气和善意留给外人,把坏脾气和恶意留给我。让我觉得,他跟我结婚不是为了娶妻,而是想找个出气筒。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爱他,我会迁就他,并且告诉他不要总是把坏脾气留给我。可是根本不起作用,他依然我行我素。我没办法一直迁就这样的人,所以我决定跟他离婚。
我本以为离婚只是我们两个人的事,即使麻烦,也终会有个结果。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婆婆此时却掺和进来了。
她认为她儿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还说我小题大做,不守做妻子的本分。本来就是她儿子犯了错,她却盲目袒护,不分是非对错,还不忘反咬儿媳一口,由此可见,她儿子作恶,完全是受了她的影响,他们母子俩都不是好人。如此一来,我更应该离婚。
之后她提出条件,要求我净身出户,婚房必须留给她儿子:“除非你接受我的条件,否则我不同意你们离婚。主要我不同意,你休想离婚!”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彻底陷入了混乱,不明白自己怎么遇到的全都是烂人,就好像闯进了一个原始部落一样,面对的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
但我的理智告诉我,任由自己内心混乱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婆婆蛮不讲理,既然她想用强势逼我让步,我只有比她更强势,才能胜出。
让我凭空强势,像个疯女人一样歇斯底里,我做不到。我的强势源于我“不亏心”,也不亏欠婆家人。房子是我婚前买的,只不过结婚后加了前夫的名字罢了,离婚时,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收回自己的房子。
这本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婆婆非要强词夺理,我当然不会对她客气,我的房子当然是我说了算。既然好言好语说不通,那我只有恶言恶语,再不行我还可以跟他们对簿公堂,我不可能输。
结果如我所料,我如愿离婚了,如愿收回了自己的房子。虽然那段婚姻给我留下了很痛苦的回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并没有被那段婚姻所吞噬,我并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人,我的思想和我的做法都是我保持自我的结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有继续坚持做自己,活得比以前更慎重一些,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至于我的婆婆和前夫,让他们见鬼去吧!我可不想翻来覆去想他们,因为那样只会让我感觉恶心。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坚持做自己,并不是简单地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以及自己是谁就可以,我们需要建构一个丰富全面的自我体系。
在这个自我体系中,既包含自己想要什么,也包含自己该做什么,主要自己坚持的方向以及坚持做的事没有问题,就应该让自己一直坚持下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长=经验 反思,能把握好这个等式,就能保持自我,不让自己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上面那个女人的思想和做法都符合这个等式,她有经验,也有反思,所以她的每一步成长都没有偏离“保持自我”这个中轴线。
而反观她的前夫和婆婆,他们一错再错,而且蛮不讲理,这就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成长的概念,既没有总结经验,也没有自我反思,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只是身体长大了,思想和心智还停留在学龄前的幼稚阶段。
所以,被这样的人纠缠的时候,没必要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用有利于自己的最狠的方式摆脱他们的纠缠就好。摆脱之后就没必要计较了,因为你的层次远高于他们,何苦浪费生命跟傻瓜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