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

他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用血腥的手段谋得了总统的职位;

他独裁32年,在任期间先后两次大肆屠杀华人,犯下了累累血债;

他卖官鬻爵,中饱私囊,贪污了高达350亿美金的公款;

如此作恶多端,罄竹难书的恶人,最后却高寿善终,享受国葬,堪称“厚黑学”典范。估计他要是写本书,绝对能畅销。有看官问了,这么牛的人,他到底是谁?他就是印尼前总统穆罕默德.苏哈托。

印尼大屠杀事件真实原因(46岁当印尼总统屠杀50万华人)(1)

苏哈托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句话在苏哈托身上是真的没体现出来。穆罕默德.苏哈托,从他的名字来看就知道这是个伊斯兰教徒。这个出生在贫民窟的穷小子,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婚了。

据说他父母之所以要离婚,是因为他妈妈给他爸爸带了绿帽子,他妈妈和一个华商搞到了一起。也就是说,他生理上的父亲可能并不是穆斯林,而是一个华人。因此,他把自己童年时的困苦生活都归咎于那个素未谋面的华商,从小就对华人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父母离婚后不久又双双再婚。年少的苏哈托成了拖油瓶,开始了吃百家饭的日子。十八岁之前他就像浮萍一样,辗转于继父,姑丈和父亲所在的地方。我在写这个人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浮现出一个古人的名字——朱温。这两个人太相似了,同样都是出身寒微,同样都是嗜杀成性,同样都是乱世中凭军队起家,是的,年少时受尽颠沛之苦的苏哈托不会想到,18岁这年他将在军队中迎来自己的春天。

乱世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凄风冷雨,易子而食的水深火热;但对于深处底层,胸怀野心的人那就是飞龙在天,一鸣惊人的绝好机会。1940年,日军攻入东南亚。当时统治印尼的荷兰人兵力吃紧,不得不放开征兵条件,允许当地人参军。当时苏哈托正在倒霉头上,因为自己的自行车把自己唯一的工作服刮坏了。但因为他工作的银行要求员工必须要衣冠整齐,衣服坏了意味着工作也就黄了。看到了招兵告示的苏哈托索性心一横,做出了那个足以改变他人生的第一个决定——参军。

1942年3月,荷兰投降日本,刚参军不到两年的苏哈托趁乱脱掉军装,逃回了老家——乌尔彦多罗。在战场上能活下来不容易,或许他想过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也挺好。但虎豹一旦出世,见识到了藩篱外的天空,可就再也不想在笼里过完一生了。过了一个月的失业生活之后,苏哈托重新扛起了枪,只不过这次不是荷兰人的军队,而是日军建的保安队。1943年10月,苏哈托从保安队转任 “乡土防卫义勇军”,说白了就是伪军,他本来就有当兵的底子,在一众民兵里显得拔尖,很快就当上了排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接触到了日本的武士道,他发现这是一个比较利于自己统领军队的东西。然后就更加积极的学习起来。

印尼大屠杀事件真实原因(46岁当印尼总统屠杀50万华人)(2)

日军庆祝攻下东南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当时苏哈托正在贝雷贝格地区训练新兵;两天后,苏加诺向世界宣布印尼独立,正式建立共和国。这时候苏哈托敏锐的意识到,日本人是再也回不来了。以后印尼人要自己当家作主了。苏哈托赶紧联系了自己以前的老同事们,脱下身上的伪军军服,回身就把小日本的据点给端了,几场仗打下来还都让他打赢了,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苏加诺他们当时也正是用人之际,赶紧把这支部队给收编了,并入印尼武装部队,苏哈托也在印尼正式独立时,晋升少校军衔。

所以说,啥年代都有风口。笔者曾经写张治中的故事时提到过这个观点。乱世里面,军队就是风口,你手里要是还能再有支自己的部队,那就更是大本钱了。印尼独立后不久,盟军就到了。先来的是英国人,英国佬没安好心,想着把印尼恢复到战前状态。

可是印尼人早就受够了荷兰人的统治,死活就是不让英国人进入。英国人也正窝着火呢,估计也寻思“德国人我打不过,美国人我打不过,日本人我打不过,你们印尼我还打不过吗”所以双方一言不合就开火了。印尼这一方防守的就是苏哈托。没想到这么一打,英国人竟然还真没打过,竟然被灰溜溜地打跑了。不用说,主持了这一仗的苏哈托自然得到了高层的注意,此战后官升中校。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苏哈托又被调到另一面的前线去抵抗荷兰人。1946-1949年,是印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三年战争时期,在这期间,苏哈托带领自己的手下与荷兰殖民者打了三年游击战,他的个人威望也在战争中逐渐积累,到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是旅长了。

当了旅长后的苏哈托在华商的支持下,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

印尼当时刚建国不久,中央财政没有能力供养这么庞大的军队。为了养兵,苏哈托建了个“慈善机构”给自己的军队筹集军费,说白了就是把巧取豪夺来的财物说成是慈善捐献;除此以外,他还和新加坡大搞走私,一来二去的,积累了巨额财富。也就是说,他自己不通过中央财政的支持就可以养活军队,军队已然成了他的私军。

以苏加诺为首的当局逐渐意识到了这些地方军阀的尾大不掉,决定对其展开行动。苏哈托被解除职务,改派到万隆去训练新军。这一招无疑是饮鸩止渴。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和老蒋是怎么发迹的吧?那都是靠训练军队,当校长起家的。再过几年,整个军队里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了,那还不是他想干啥就干啥。

在这之后当局发现,苏哈托一走,他的老部队不好带了。不得不把他再请回来,升为陆军战略指挥部司令,军衔也由上校晋升为将军。这个职位直到他发动政变都没有变过。

印尼大屠杀事件真实原因(46岁当印尼总统屠杀50万华人)(3)

苏加诺

  1965年9月30日,几个名义上亲共的陆军军官,逮捕了6名军方将领,逼着总统苏加诺解散国会。政变很快被苏加诺镇压,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尘埃落定时,事情却突然反转。时任印尼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的苏哈托却站出来,说你们都被总统骗了,这次政变是苏加诺的亲信发动的,目的是把我们的国家带到“共产主义的深渊”,苏加诺是故意演戏给你们看呢。以此为由,他迅速推翻了苏加诺政权并窃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1966年3月11日,苏哈托宣读了一份“命令书”,宣告“在军方的拥戴下”出任印尼“代总统”。大权在握的苏哈托在掌权后的第一件事是宣布印尼共产党是非法组织,并开始在全国搞起了屠杀。这场屠杀共持续了三年之久。

  其间,苏哈托还大搞借刀杀人的手段。当时有9名印尼土著的大雅族长老被杀,军方介入后,一顿分析,说这是华人动的手。这一下子就炸锅了。毕竟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受到当局误导,再加上有印尼军方这个搅屎棍的挑唆,在许多华人住所前一夜之间就多了盛有鸡血或狗血的红色土碗,这是当地土著特有的暗号——凡是见到红碗,每一个大雅人都应该杀光这家人。

   以红碗行动为引,无数华人家庭惨遭灭门。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杀人暴徒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大雅人?又有多少是军方化妆后,冒名杀人?又或许是军方杀人在先,大雅人见“既然已经坏了名声,索性将错就错”?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我们能知道的是,这场屠杀过后,周边的居民有很长时间不敢吃河里的活鱼,印尼的华人不敢使用中文,也不得取中国名字,更不准开办华人学校……

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在印尼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明朝开始,大批广东人和福建人就开始下南洋,到印尼去做生意。

印尼土著天性懒散,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活下去。椰子,香蕉等食物四季常有,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如果不是华人到那里,带去了先进的冶铁,制瓷和纺织技术,当地土著大概要一直过着原始的生活吧?但也正因为此,华人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命脉。但华人本身又不好争斗,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却抱着金碗招摇过市。

为什么要排华?有人说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同。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他杀的都是已经有印尼籍的华裔,这些人的意识形态早就和印尼人没什么两样了。说到底是因为华裔有钱。和华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苏哈托太明白这些华商多有钱了。这就和当初清军打下太平军一座城后要大抢三天是一个道理。苏哈托在这场斗争中赢了,自己吃肉,不给自己的小弟点汤喝怎么行?

苏哈托的肉吃得很美。因为他在上世纪曾经“荣获”过一个称号“过去20年中最腐败的世界领导人”。在他执政的32年间,苏哈托的家族收入估计在150亿至350亿美元之间,要知道,这可是二十年前的美元,购买力比现在起码翻一番。苏哈托堪称当时的世界首富。那么,这位强(盗)人又是如何积累财富的呢?

首先,他通过一个被他的政治对手称为KKN(即印度尼西亚语中 "腐败、勾结、裙带关系 "的首字母缩写)的系统进行敛财。苏哈托将国营垄断企业的控制权交给家庭成员和朋友,比如苏哈托的长女西蒂曾担任内阁的社会事务部长,他的另外四个儿女和一个儿媳都是国会议员。与此同时,苏哈托的六个子女还分别控制了印尼的金融、汽车、电力、建筑、交通运输、森林、矿山以及新闻媒介和房地产等行业,几乎每一个经济部门都有苏哈托家族的人。这些人通过国营的垄断企业挣到钱后,又将数以百万计的进贡金返还给他。当然啦,这些钱在表面上是作为对苏哈托监管的几十个基金会的慈善捐款。

印尼大屠杀事件真实原因(46岁当印尼总统屠杀50万华人)(4)

Yayasans

建“慈善机构”可是老苏的杀手锏。早在起兵之初,他就用这一招弄军费;大概是尝到了甜头吧,等他当上了总统,他建了更多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被称为Yayasans,名义上是协助农村学校和医院的建设,但却成了苏哈托的个人储蓄罐。

第二,为了开发印度尼西亚的自然资源,很多公司必须争取苏哈托的亲信--通常是他的一个孩子--的帮助,然后才能拿到开采权。作为回报,这些公司就会给这些亲信“干股”,啥是干股?通俗来说就是不用任何资金投入,干拿分红的股。例如,当雅加达(印尼首都)的水务系统在90年代中期被私有化时,其中一个中标者就给了苏哈托的儿子西吉特20%的企业股份。西吉特对该公司的参与只是出席了合同签署仪式。

第三,苏哈托和他的家族还通过搞垄断服务,从大公司那里抽取佣金。最著名的例子是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根据1999年《亚洲时报》的一篇文章,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要进口和出口石油时,必须要通过两家苏哈托家族名下的贸易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服务费高达每桶35美分。其他与苏哈托有关的公司则为石油垄断企业提供从食堂(可见,无论国内国外,历来能承包食堂的那都是肥差啊),食品到保险等一切服务。就光是这个没啥技术含量的敛财方式,就为其家族敛财61亿美金。

除此之外,苏哈托名下的公司还可以从印度尼西亚的银行借钱,而不需要偿还一分钱,说白了就是白嫖。当然啦,作为一个总统,吃相也不能太难看。该反腐还是要象征性的反一下的。比如他在1977年曾经开展了一项名为 "秩序行动 "的计划,本应遏制裙带关系,可他自己就是裙带关系的最大受益者,怎么可能真的遏制呢?不出意外的,这个计划发展到最后就变成了只针对基层公务员的小打小闹。

就是这样一个人统治了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整整32年。到他统治末期的时候,印尼的经济从数据上还是很好看的,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68年的75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2420亿美元,三十年翻了三十多倍,但实际上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到1997年年底时,印尼盾贬值越来越厉害,又正赶上国际上的金融财团在做空东南亚货币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一触而发。

独裁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哪?那就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当老百姓们发现日子越来越差时,百姓们就不会甘于现状了。于是,当时有很多大学生走上街头,请求进行民主改革。维持秩序的警察开枪射杀了6名大学生,这无疑是火上浇油,眼看着局势就要失控。就在这危如累卵之时,苏哈托再次祭起民族矛盾的法宝,鼓吹“华人正在抢光我们的财富”,鼓动手下在各地掀起血腥的“排华”运动,以转移国内矛盾。

就这样,本来是一场反对苏哈托的正义的运动,在他的一番操作下演变成了针对华人的 “五月暴行”。数千名华人丧生,无数财产被毁。

苏哈托本应为他犯下的这一系列罪行在2000年面临审判,但他买通了医生,医生说“他病得太重,经不起法庭审理”。(印尼检察官在2002年再次尝试进行审理,但医生仍然坚持认为苏哈托“未指明”的 "脑部疾病 "严重到足以阻止审判)

  直到现在,印尼当局尽管一再说“‘五月暴行’是印尼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事件”,并宣布成立专门的机构调查此事,但为什么并无明显进展呢?因为这事的主使,苏哈托长女的女婿,印尼陆军中将普拉博沃是先后两次参与过总统大选的印尼现任国防部长。你让强盗去当法官,自己判决自己,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印尼大屠杀事件真实原因(46岁当印尼总统屠杀50万华人)(5)

印尼人街头施暴

  苏哈托执政32年,屠杀了超过50万的华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加入印尼籍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追究苏哈托的血债是印尼内政,我们无从发言。但退一万步说,就算不是华人,难道屠杀就有道理了吗?不追究他的罪过,已是人民给他的莫大的恩赐。他这么一个罪恶滔天的人,怎么还能享受国葬呢?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还是要从苏哈托的个人履历说起。首先,苏哈托执政的31年间,他已经织构了一张横跨政军商各领域的绵密的关系网,并与他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虽然苏哈托被迫辞职,但他留下的班底仍然主导着印尼的时局,比如我们提到过的印尼现任国防部长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他们掌握了这个国家的舆论机器,基于维护整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为目的,会拼命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为苏哈托的罪行“洗白”,而老百姓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种风向的新闻,他们自己都会不由自主地相信了。

其次,苏哈托执政期间的经济数据还是不错的,再加上他有意识地通过掠夺华人的财富,散于底层人民,从而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尽管政权易手,但支持苏哈托的上层基础和底层“基本盘”都还在,如果他遭到审判或处决的话,必然会激起苏哈托支持者的大规模的抗议,这也是苏哈托的继任者投鼠忌器的地方。

最后,苏哈托是亲美派,在他主政期间一直牢牢的抱住他美国主子的大腿,美国人也投桃报李,狠狠地提携他的小老弟。生生的把印尼给提成了“亚洲四小虎”。当今世界,除了美国人对干预别国内政感兴趣外,好像也没那个国家会这么做了。所以他舔美国舔的好,自然高枕无忧。

正因如此,无论是自己的亲信哈比比和苏西洛担任总统期间,还是反对派瓦希德和梅加瓦蒂掌权执政,苏哈托不仅能得到豁免,其死后还享受了国葬。

当然啦,最后还是要回归正能量。“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苏哈托本人虽然在下台后得以豁免,但他的6个子女全被驱逐出国会,整个家族在国有企业中的股份也被强制退还,小儿子也因为谋杀法官,私藏武器和畏罪潜逃等3项罪名被判刑15年,苏哈托家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要知道,一直以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我们是一直吃着馒头,猛地有一天吃上了鲍鱼龙虾,那肯定很开心;而这些作威作福的老爷被拉下马后,那种痛苦可不是我们常人能够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