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三大基本定额(干货建设工程定额详细解读)(1)

什么是定额

在社会生产中,每生产一种产品,都会消耗掉一定数量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资源。这些消耗受各种生产条件的影响,在价格一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同一合格产品的消耗越少,企业的盈利就越多,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因此,合理地对消耗作出规定,以求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定额就能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

所谓定额,是指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捎耗的数量标准。

在不同的生产经营领域中,有不同的定额。

建设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建筑安装合格产品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例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子目"4-1"规定,砌筑10m³砖基础须要消耗:人工12.18工日;普通粘土砖5.236块;砂浆2.36m³,灰浆搅拌机0.39台班。

其中,10m³是砖基础的计量单位;工日是人工消耗的计量单位,工人工作8小时为1个工日;台班是施工机械使用消耗的计量单位,施工机械工作8小时为1个台班。

定额的特性

定额的特性,是由定额的性质决定的,在我国,定额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性:

(1)定额的科学性

定额的科学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定额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出社会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定额制定、管理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必须科学化。

(2)定额的法令性

定额是国家或国家授权部门遵循一定科学程序组织编制和颁布实施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统一生产消耗指标,定额同时具有经济法规性质和强制执行性。

例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发布实施时,建设部以"建标【1995】736号文"发布通知:本定额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由建设部负责解释和管理。

(3)定额的群众性和先进性

定额的群众性,通常是指定额的制定和执行都是建立在广大生产者和管理者基础上的。定额既来自于广大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生产活动。也成为他们参加生产活动的衡量额度。

定额的先进性,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经过努力,大多数生产者能够达到或超过,少数生经过努力产者能够接近的定额水平。

(4)定额的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

任何一种定额都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在一段时期内应是稳定的,保持定额的稳定性,是定额的法令性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更有效地执行定额所必需的。如果定额处于经常修改的变动状态中。势必造成执行中的困难与混乱,使人们对定额的科学性和法令性产生怀疑。

然而,定额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任何一种定额仅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当生产力向前发展后,就要求定额水平与之相适应。所以从长远看。定额又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具有时效性。

(5)定额的统一性

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国家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发展,就须要借助于定额对生产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于是定额在全国或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必须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决策与经济效果作出分析和评价。定额的统一性,根源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也是我国定额与西方国家存在的类似定额的最大区别所在。

定额的作用

(1)定额在现代杜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定额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与基本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定额是一切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没有定额,就谈不上企业的科学管理。

定额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定额是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②定额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

③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

④定额在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2)建设工程定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定额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设计方案优选、确定工程投资、制定产品价格、施工管理、企业管理、工程核算、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开展劳动竞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各项工作的科学依据,是衡量、比较各项建设工作的客观尺度。所以建设工程定额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体表现在:

①定额是编制计划的基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②定额是确定工程投资、工程造价和选择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

③定额是竣工结(决)算的依据;

④定额是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⑤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开展劳动竞赛的尺度。

定额的分类

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定额种类繁多,根据各种定额的性质、内容、用途、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定额作如下的分类。

一、按生产要素分类

建设工程定额按生产要素可分为: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实际上,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的任何一种概预算定额都包含这三种定额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这三种定额是构成一切其他定额的基础。

二、按定额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1)工序定额

是以最基本的施工过程为标定对象,表示其生产产品的数量与时间消耗关系的定额。由于工序定额比较琐碎,多不直接用于施工中,主要是标定施工定额时作为原始资料。

(2)施工定额

是施工企业直接用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种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或工序为制定对象,确定完成一定计最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是施工企业进行内部经济核算,控制工程成本与原材料消耗的依据。

(3)预算定额

是建筑安装企业在单位工程荃本构成要素(分部分项工程和构配件)上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及价值量的标准。它不仅规定了消耗量,也规定了工程内容和工程质量等要求,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申请银行贷款和竣工结算的依据,也是控制工程投资、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合同价的基础。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额。

(4)概算定额

是指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建筑工程扩大结构构件,分部工程或扩大分项工程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和费用的数量标准。是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

(5)概算指标

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以一定数量体积或面积为计量单位,规定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定额指标。是编制投资估算的依据之一。

三、按定额管理层次和执行范围分类

(1)全国统一定额

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编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定额。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全国统一定额使国家的计划、统计、工程造价、组织管理等工作有了统一的尺度与可比性,有利于工程造价水平的控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节约原材料消耗。但全国统一定额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施工技术与工艺、装备水平、构造做法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全国统一定额较难照顾周全。

(2)地方定额

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根据本地区生产的物质供应、资源条件、文通、气候及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编制的。仅在本地区范围内执行的定额。地方定额也可以称为"地区统一定额",编制及管理权限在省一级,一般省级以下不再自行编制定额。地方定额目前在我国数量最多,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云南省预算基价》、《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四川省单位估价表》、《云南省建筑安装工程综合费用定额》等。

(3)企业定额

是当执行全国统一定额和地方定额时,由于定额缺项或某些项目的定额水平已不能满足本企业施工生产的需要,而由建筑安装企业或总包单位会同有管部门或单位,在遵照有关定额水平的前提下,参考国家和地方颁发的价格标准、材料消耗等资料,经共同研究编制的。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

四、按费用性质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按费用性质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定额、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又可分为直接费定额和间接费定额,其中直接费定额由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人、材、机消耗量组成,俗称"三量三价"。而间接费定额由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定额和税率组成。

可以这样说,一般的概预算定额都是直接费定额,而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的费率和税率做出规定的取费标准都是间接费定额。

五、按适用专业分类

按专业分类的定额,一般适用于编制不同的单位工程概预算。在我国,目前可以把定额按以下专业来划分:

①建筑工程定额也就是土建工程定额。

②安装工程定额包括电气仪表、给排水、采暖、通风、工艺管道、热力、筑炉、制冷、电讯广播等安装工程定额。

③装饰工程定额指二次装修工程使用的专门定额。

④修缮工程定额。

⑤市政工程定额。

⑥铁路工程定额。

⑦公路工程定额。

⑧井巷工程定额。

⑨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定额。

⑩煤气管网工程定额。

⑪抗震加固工程定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