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

尽管中国已经连续十年稳坐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宝座,2018年产销量依旧超过了2800万台,但是最近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让我还是感触良多:在经过了驾校培训和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后,国人对于驾驶安全的误解依然很深:略好些的可能知道个C-NCAP,更多人的观念依然仅仅停留在车壳硬度和安全气囊的粗浅了解上,对于应付当今日益复杂的交通状况显然是十分不够的。

会硬扛不如会闪避 聊聊汽车安全主动安全技术

从汽车安全设计角度上来说,我们一般把整车安全技术分为被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两大类。所谓被动安全技术,用人话来说,就是事故来了我能扛,比如笼式车身结构设计,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等,但是问题在于这些配置的思路在于"减少损害",即使能减轻人身损害,也是以爱车的受损为代价的,车碰凹了不还得花钱钣金喷漆嘛。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2)

聪明的工程师们显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于是旨在从事故发生前就防患于未然的主动安全技术就此登上舞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主动安全技术大致来看主要包括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TPMS胎压监测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ACC定速巡航和LDW车道偏离预警(也有的厂商叫做车道保持技术)等几类,个别高级车型还提供了MOD移动行人探测等保护行人安全的技术,也算得上是一种人文关怀精神吧。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当下市场上最常见的主动安全配置了,其实是包含了一个六位一体的电子程序控制包,在这里小编不想逐个解释这些个看起来并不好记的英文缩写了,关于这玩意儿究竟有啥用,下面两张图足以说明一切了。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3)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4)

一图GET点刹和抱死的区别

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胎压监测系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顾名思义,就是每次出门前,看看自己的车胎有气没气,比如像这样: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5)

所以,实际上在车里的胎压监测,应该是这个样子: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6)

上图中的胎压监测系统不仅能直接测定每个轮胎的实际胎压(表明使用了直接传感器),并且还能监测每个轮胎各自的温度,是市面上的胎压监测系统中相对比较高级的一种,尤其对于高温的夏天来说,时刻留意胎压和温度私以为应该成为上车前的基本检查动作。

BSDBlind Spot Detection盲区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扫除后视镜盲区,通过微波雷达探测车辆两侧的后视镜盲区中的超车车辆,对驾驶者以提醒,从而避免在变道过程中由于后视镜盲区而发生事故。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通过汽车后保检杠内安装两个24GHz雷达传感器,实时向左右3米后方8米范围,发射微波信号,然后系统通过算法排除固定和远离物体后,在盲区内有车辆靠近时,就能通过指示灯闪烁和蜂鸣音报警提醒驾驶员的注意。值得一提的是,早先由于雷达传感器多采用离散件,成本高达数万元一个,而现在采用的SoC芯片结构,成本已经下降了不少,更便宜的CMOS方案也已经正在研发了。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7)

全新D50上的BSD盲区监测系统示例,简单来说,这玩意儿比你看后视镜要靠谱

再来看看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严格意义上来说最早并不是为了安全考虑而加入的功能,只是为了解决长距离驾驶给驾驶员带来的过度疲劳问题,让驾驶过程更轻松(当然也更安全)而产生的一种"距离控制"技术,简单的工作过程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8)

基本的工作原理其实和前面所说的BSD盲点监测系统差不多,都是依靠毫米波雷达进行探测,但与BSD的后向近距探测不同的是,自适应巡航控制所以采用77GHz频段的雷达,并加上前向摄像头的辅助,相比前面所提到的24GHz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要更远,以完成自动跟车加速/减速的巡航操作。必须还要说明的是,由于车载电子元器件及单片机的大量增加,对车型总线(CAN)和ECU(相当于中央处理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9)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也有部分厂商称之为车道保持技术。据安全机构研究表明:约有50%的汽车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偏离正常的行驶车道引起的,车道偏离也被看成车辆侧翻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则能将事故死亡率降低86%。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0)

那么,这么不得了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主要是两个方面,硬件部分主要依赖于摄像头(又是摄像头,可见视觉化的传感信号在当今的汽车上已经必不可少了),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后端计算机视觉算法的识别与优化,直观来看大概就像上图: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手段,在视频中识别出明确的车道界限,从而一旦侦测到未打转向灯就偏离车道时,车辆将实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最后再来说说一个移动物体侦测系统(Moving Object Detection),如果说上面那些个主动安全技术更多还是电气为主,软件为辅的话,这个技术的难度就在于所有判断的基准基本只能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软件识别来实现,对于传统上更加擅长搞机械和电子的主机厂而言,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现在市面上笔者能找到类似的系统的,貌似只有日产的i-Safety和北京汽车的双智星车型上有见到。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1)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2)

移动物体侦测原理及北京汽车双智星车型的MOD车机示意,基本原理方面一样

省钱更保命 上面那些高科技到底怎么用?

说完了上面那些主动安全的高科技,可能你要问这到底跟我有啥关系呢?简单来说一句话:遇上小麻烦省钱,遇上大麻烦保命。

比如我们拿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来说,雨天和冰雪天气的湿滑路面如果有ESP的加持,哪怕是小白也不用担心在地上"画龙"了,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3)

智行的ESP的开关,就是360全景影像右边的那个OFF标志,默认是开启的

胎压监测主要是在炎热天气和时速40km/h以上行车的时候,一旦出事便有可能酿成惨剧,所以出车之前一定要养成看看胎压的好习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夏天出车查胎压!查胎压!查胎压!

盲区监测主要避免了很多低速情况下的剐蹭,比如停车入位,出库,会车,转弯和掉头时往往是剐蹭事件的高发场景,有了盲区监测系统的加持,这一切都将变得非常简单。一年下来少剐蹭几次,就能多吃好多顿海底捞和自助餐了不是嘛~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4)

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主要是用于高速行车下使用,不仅让你开车出行更轻松,并且再也不用担心变道追尾,前车忽然减速等坑爹情况了,高速上的事故,小则损失金钱,大则丢掉性命,不由得我们不多长点心。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5)

上图中的红框就是ACC自适应巡航的开启位置,右下角大图更清楚哦

至于车道偏离预警和移动物体探测在使用上就比较简单了,交给车机来执行就好,在需要呈现的时候,聪明的车机是会自动提醒的,不仅保护车辆,也保护了周围的行人安全。

主动安全四国杀 德/日/美/自主谁更强?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什么车上才有这些配置呢?我们选取了一些市场上各系别的主流车型(紧凑型SUV和中级轿车)进行了一次主动安全配置的直接对比,到底谁更划算谁最厚道?一张表就看清楚。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6)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7)

从上面两张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合资方面日系车型在配置层面相对要厚道一些,价格也相对更加适中,德系车型(上表中奥迪Q3和宝马3系)尽管在配置层面上也基本齐全,但是性价比方面相对要弱势很多,而自主在安全配置上反而投入是最舍得的,也较少采用选配加装这种额外生财之道,如智道以最高10.99万即可hold住以上所有主动安全配置,性价比极高,唯独令人遗憾的是,相同价位内的帝豪GL作为A级车在安全配置层面缺口还比较大,也是表中10款车型中唯一未能全系标配ESP的车型。

此外,随着国家近期正在进行的汽车惠民行动,各大合资和自主厂商也纷纷推出各种利好惠民政策,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价格优惠力度、车型配置梯度等多个层面较合资而言性价比都要更高,是否单纯因为品牌溢价而将自主品牌排除在购车清单之外,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每个打算近期购车的人仔细思考的问题了。

前后气囊安全性能(别再只知道安全气囊了)(18)

结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虽说只是随着一部电影而走红,但道路交通的复杂性的确已经到了无论怎么强调安全这件事儿也不为过的地步,从上面的结果来看,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已经正在逐渐通过各大厂商工程师们的努力走进了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了更安全的出行体验,但是,如何让更多更先进的主动安全配置早日成为"全系标配",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