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化石是一个富有趣味性的爱好,近几十年间越来越流行。它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化石的发现带来的兴奋,不但能给你带来收集和整理化石标本的乐趣,同时在学习化石鉴定中会投入学术挑战,让自己更了解生物演化历史和地球的风雨变迁。

古生物化石有哪些(人人都可以收藏的远古历史)(1)

地质年代图

一位化石爱好者通过发现,收集化石,也许能对我们的历史和知识作出重要贡献,这是任何其它科学学科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英语"fossil"(化石)源于拉丁文的“fossils"(意思是从地下挖出的)原指任何埋于地底的物体,不仅包括化石的动物遗体,而且包括矿物,岩石还有铸币等人工制品。现在,化石一词专指保存于地层中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包括粪便,脚印等。

古生物化石有哪些(人人都可以收藏的远古历史)(2)

菊石

化石是什么?这个问题曾长期使人迷惑不解。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化石是一种奇特的形成与地下的自然现象,和钟乳石,矿物结晶形成类似。马丁·路德认为,发现于山顶上的化石是《圣经》里记载的“大洪水”的证据。达芬奇的笔记中也有记载认为是一度生存过的生物遗体的记述,他这一看法当时被认为是异端邪说,所以长期搁置,直到十九世纪才公开发表我国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对脊椎动物化石的详细描述。古代人还会把恐龙化石做成中药治病。17-18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化石的真面目。当时出版了些化石收藏方面的书籍,加之人们对自然界广泛深入的了解,逐步揭开了化石成因之谜。号称“底层之父”的史密斯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不同层位的岩石存在不同种类的化石,它对第一幅的编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由此产生了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现今,古代生物学以生存于10000年前的动物植物化石为研究对象。那么,化石是什么呢?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的遗体和遗迹,或是生物体本身,或是它们在沉积物上留下的痕迹,或是生物活动的遗迹,如爬迹。死后迅速被埋葬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以后经历化学变化发生矿物质交换,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生物体也可能通过其它方式被暂时保存,但不会变成化石。石化作用是一个依赖于有利条件的复杂过程,绝大多数生活过的动植物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没留下化石记录,只有极少量生物的骨骼和硬体保存下来变成化石,这一石化作用使得化石比围岩更坚硬。

古生物化石有哪些(人人都可以收藏的远古历史)(3)

三叶虫

古生物化石有哪些(人人都可以收藏的远古历史)(4)

恐龙蛋

从今天起,我会慢慢讲解各种种类化石的特点,价值,和产地等,希望大家关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