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奶奶家忘记什么(我只担心埋而复活)(1)

活埋年迈的父母,在任何时代都是罕见的极端案件。

纵使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能剥夺他人生命,这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因此,靖边“埋母案”中,马某宽错得无可辩驳。

伴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这起案件,远比想象中要悲情得多。

01

王某经历过两次婚姻,两次丧夫,按照本地一家媒体的说法,她共育有三儿一女。

马某宽是头婚长子,8岁丧父,12岁时母亲王某带着弟弟妹妹远嫁甘肃。在兄妹4个中间,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就数他最短。

没有父爱,缺失母爱,马某宽的童年无疑是苦命的。

改嫁后的母亲是否对留在靖边的马某宽尽到了教育抚养义务,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媒体披露信息看,第二任丈夫去世后,家庭困窘的王某又带着身有残疾的二儿子回到了已经离开了30多年的靖边。

如果王某的身体状况尚可,也许母子之间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偏偏是,2019年下半年,随着年龄增大行动不便失去自理能力,王某大小便失禁使得出租屋内臭气熏天,房主将房屋收回并重新装修,老无所依的王某被送到了马某宽家。

从法律上讲,不论母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履行过抚养教育义务,作为子女,对老母亲,马某宽都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考虑到马某宽的成长历程,能接纳生活已不能自理的母亲,可见,他的品质起码并不坏。剧情若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的话,这应该是多么正能量的人间温情。

从王某改嫁到再次和马某宽同住一个屋檐下,时隔长达45年之久,两人终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母子关系,但难说,在马某宽心目中还能存有多少母子情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本就是件苦差事,即便正常家庭也可能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相处几个月之后却演绎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版本。

回到奶奶家忘记什么(我只担心埋而复活)(2)

5月8日“陕西检察”微博发布通告称,5月2日20时许,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将其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王某某,用家中的两轮手推车,推至靖边县榆林炼油厂东侧的“万亩林”,后将母亲王某某推进一废弃墓坑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铲土掩埋。案件发生后,靖边检察机关第一时间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5月8日,依法对马某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02

回到奶奶家忘记什么(我只担心埋而复活)(3)

事件发生后,马某宽家院门紧闭

有3儿1女的王某,养老本不成问题的,即使按照传统的“养儿防老”,她也应该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

但这起埋母案件,发生在一个并不正常的家庭里。

一个残酷而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但诸如儿子是否出息,出息后是否孝顺,儿媳妇是否贤惠,老人对家庭财产是否有控制权等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影响到老年生活,可问题是,除了这种基于人伦关系、代际交换的自然养老模式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现实替代方案。

恰恰是4个儿女中间,王某在马某宽身上的亲情投入和陪伴应该是最少的。这直接造就了马某宽苦命的童年,8岁没了爹,12岁没了娘(王某改嫁)。

从这个意义上,做出埋母行径的马某宽,在愚蠢可恨无耻的另一面,其实也是个既可怜又让人同情的老汉。

人人都会老去。这是自然规律。

在老龄化时代,这起极端案例不得不让人思考养老问题。

在百理君看来,有两点。

1.经历过各种亲情重大变故之后,对于迫在眉睫的养老问题并没有合理而又妥善的安排,责任完全在这个家庭自身,4个子女和王某都有责任。

2.如何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这是个社会共性难题。近些年,失能老人被抛弃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不少人人前光鲜靓丽,背地里却把父母抛在身后,任其自生自灭,只不过,没有多少母子情分的马某宽做得更绝情。

03

回到奶奶家忘记什么(我只担心埋而复活)(4)

百度贴吧截图

百度有个“老年痴呆吧”,病人亲属们在诉说、倾听、相互打气。

常年累月的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涉及时间、精力、金钱、情感和耐心。

看到一位网友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理想的养老模式,应该是政府主导的社保体系兜底,商业养老险做补充,而儿女对父母,主要提供的是情感和心理上的慰藉。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残酷的:传统的家庭养老仍占主流短期内不会改变。

伴随着媒体披露出更多的信息,百理君以为,在生母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马某宽一人担起,这说明,马某本性不坏,之所以做出埋母行径,可能是少年时期父爱母爱双重缺失下的人性弱点和缺陷导致的一次畸形大爆发。

回到奶奶家忘记什么(我只担心埋而复活)(5)

王某被救出后,在家人照顾下进行康复训练

即便是被儿子活埋了,醒来还试图为其开脱,母爱是伟大的。无论如何,生养到12岁,这份恩情要记住,要理解母亲当年的苦衷并尝试放下,哪怕不接受也不能做出突破人性底线的荒唐事。目前,马某宽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捕,希望他能醒悟,得到法律公正的判决。

法律裁决之外,百理君还关心的是,惩罚马某宽,并不能解决生活不能自理的王某的养老问题。

本来,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赡养老人的责任,起码应该是几个子女共同的责任。

从现有的信息判断,如果说身有残疾且未婚的二儿子不合适照顾老人的话,那不是还有其他儿女吗?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或许,兄妹们都有各自的苦衷和理由。但既为人子女,应该共同商定并安排好老人的养老问题。

马某宽被抓后,马某宽的妻子表示愿意继续照顾老人,这一举动让人动容。真不是为马某宽辩护,只是想说,王某有4个子女却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这个锅,不应该由马某宽一个人来背。

照顾老人,这是每一个为人子女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