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血吊坠”的饰品悄然在网络上流行开来。26日,新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在淘宝仅售20余元、号称可以为人“挡灾”的吊坠是一款磨砂玻璃瓶。其使用方法,是扎破手指后将鲜血滴落进去,营造出红色吊坠的感觉。在商品的评论区,有大量买家晒出成品图,画面较为血腥……

“挡灾”玻璃瓶得装血,

商家配套赠送取血针

在电商平台搜索“血吊坠”三个字,即可看到“DIY吊坠”“送男友的最佳礼物”“最强护身符”等字眼的项链饰品。新时报记者发现,这类饰品的售价在20元到50元之间,从外观看与普通饰品没有差异。项链有红绳、黑绳两种选择,前端的吊坠则是一个微小型的中空磨砂玻璃瓶,约有拇指指甲盖大小,可装下内容物。

然而,顺着商家发布的“使用视频”点进去,新时报记者看到:一名女子用蓝色塑料针头扎向另外一人的手指,鲜血溢出。女子将血液滴入瓶内便做好了一个“血吊坠”。此外,为了能让买家享受到“更全面的服务”,不少商家甚至标着“下单送针和吸管”“送采血针、自吸管、创可贴”等字样。详情页中,需要直接接触人体血液的采血针和自吸管,没有任何包装标识……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1)

随后,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一位店主“取血针是否安全、有无感染风险”。该店主表示产品安全且不会感染。“扎一下就好,滴几滴就可以装满瓶子;瓶子是密封的,血不会发臭,2—3天就能恢复好。”该店主安慰新时报记者,可以放心购买。

淘宝月销量1000 ,

评论区满是血腥“自残图”

26日下午,在淘宝网搜索“血吊坠”可以发现,首页排名靠前的几家店铺,显示有4000余人付款,销量排名榜首的店铺,月销量已达到1000 。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2)

顺着买家较多的店铺链接点进去,在评论区有不少女孩将制作完成的“血吊坠”放在手心里展示,她们的指尖大都包着创可贴。有的买家仅有一个手指受伤,有的买家三四根手指的指尖部位都因取血有创口。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3)

在商品询问区,有不少人向买家询问取血用量,有人回复“我一个手扎了五六下”“扎了4个手指才满”。而面对“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当心感染”这类关切的询问,有买家直接回复“因为爱”。

下架“血吊坠”,

转换关键词还能买到磨砂瓶

27日下午,记者尝试从淘宝客户端搜索关键字“血吊坠”,已无法再见到赠送取血针、创可贴的DIY首饰包;按照销量进行搜索,出现的产品也均是正常的红色琥珀蜜蜡吊坠。新时报记者私聊昨日售卖血吊坠的商家,询问是否还有货,店主长时间无回应。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4)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5)

当记者转换关键字搜索“磨砂空心吊坠瓶”时,发现淘宝平台还是有“血吊坠”空瓶链接。与昨日不同的是,如今评论区已没有刺破手指后的血腥照。

网红吊坠危害(这种网红饰品下架)(6)

对此,记者拨打了天猫淘宝消费者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于24小时以内回电,截至新时报记者发稿时,暂未收到回复。

制作“血吊坠”有感染风险,

情形严重或危及生命

对于此类“血吊坠”,有不少网友从安全卫生等角度质疑。“什么时候血液成了拿来挡灾的东西了”“针管干净不干净,真的不怕感染血液病吗?”“这类产品除了蛊惑少年自残,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大量网友不能理解此类行为,甚至有人感叹“让我回忆起非主流时期流行的自残”。

对于此类刺破手指行为,医疗从业人员刘芳(化名)表示,使用未经消毒的取血针采血,极易引发感染等威胁人身健康的病症。“专业医护从业者进行取血,都需要在无菌的场所,使用消毒的一次性取血针对患者采集血样。”刘芳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首先,使用一支不知道来源、没有任何包装、未经过消毒的塑料针头来刺破皮肤取血,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要知道艾滋病等很多难以治疗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其次,即使针头消毒,手指也是最常接触物品的部位。如若没有清理好创口,可能出现感染、坏死甚至破伤风等情况,情形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血吊坠”并非首次出现,

心理专家呼吁“先爱自己”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往玻璃瓶内放物品,当作吊坠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大多市民选择放红豆、朱砂、婴儿胎毛等较为正常的物品,滴入血液这类行为疑似是小说中出现的情节。而“血吊坠”最早出现要追溯回15年前,早在2006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情侣取各自的血液存放小瓶内,然后做成挂件互相交换”,后期或因礼物过于猎奇,在市场慢慢消失。

“购买这类产品、做出自残取血这类行为的人,大都是心智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他们对这种猎奇行为充满着好奇,甚至将其当作一种炫耀方式。”保定文瑞心理咨询中心钟琦文告诉新时报记者,这类取血表达爱意的行为是病态且无法被接受的。

“我们看到,有成百上千的人购买了这类产品。一方面是有不少女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爱意,在感情里有迷失自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存在一定的跟风模仿行为,或许这样病态的赠礼方式已经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钟琦文表示,如今这样的行为已不仅会影响买家的心理健康,从生理的角度也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恋爱中的女孩不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感情。在一段正常、积极的恋爱中,应当调整好心态先爱自己才对。”

新时评 :

铲除令“血吊坠”热销的“带血”土壤

为了“爱情”自残自伤,无论是刻字纹身,还是“滴血制符”等,背后都是扭曲、畸形的恋爱观念作祟。用“牺牲”证自己的忠诚,拿“自残”换对方的心疼,将爱情寄托于外物,这种只感动了自己的卑微恋情注定不会圆满。

如此危险的商品,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络平台售卖并热销,除了缺位的“生命教育”和“爱情教育”,商家和平台显然也难辞其咎。

购买这些吊坠的多为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更容易跟风模仿,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十分容易“走火入魔”。倘若说,年轻的女孩被畸形的恋爱观念冲昏了头脑是“蠢”,那么利用这些心理弱点收割“智商税”,纵容且鼓励女孩自残、自伤的商家则是“坏”。

有过采血经历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指尖采血,也有着一套严格的消毒和止血流程,采血人员也要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出现卫生问题和感染风险。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虽然为了打消买家的疑虑,商家还看似贴心地附上了创可贴,并表示产品安全且不会感染,但随“血吊坠”赠送的采血针和自吸管并没有任何包装标识,明显属于“三无”产品。

缺乏相关经验的使用者在采血时,是否拥有合格的卫生消毒环境和规范的操作,过后是否能及时安全止血和消毒都是一个未知数,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可想而知。假如没有清理好创口,轻则引发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重则引发破伤风,甚至危及生命。

铲除令“血吊坠”热销的“带血”土壤,家庭和学校做好“爱情教育”至关重要。在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环境下,更需家庭和学校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避免畸形的恋爱观给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超出想象的负面影响。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责令电商平台落实责任,加强对商家和商品的管理,对这种存在巨大风险和诱导“自残”的商品予以下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来源:济南时报

来源: 掌上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