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战争电影算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话,那么不同国家的艺术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我们所习惯的欧美国家的西方视角下的战争电影,大多凸显个体在战争中的作用,且从个体的角度去解构战争;相反,在东方视角之下,在我国或者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战争电影往往被冠以集体艺术的表达。我们有着宏篇巨著《大决战》,而曾经的苏联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的“解放”系列。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系列中的一部,《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一部讲述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全面入侵苏联之后,遭到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英勇顽强地抵抗的故事,说是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记录,记录着曾经发生过的历史,记录着这个曾经的钢铁巨人的浴血战斗。时至今日,本片基本上可以算是后无来者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在自由民主的国度自然是一种奢侈。而本片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了绝唱。
《莫斯科保卫战》好在哪里?它的好绝不是部分观众认为的长达六个小时的影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暂且不说,本片采用了全面的叙事角度,三位一体地为我们讲述了二战的战场上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整个攻防过程。而且这个角度有利于后来人全面地了解战争。
本片在故事上为观众全面分析了二战东线战场上的各种因果。德国为什么要侵略苏联,为什么要撕毁合约,为什么要进行闪电战?在欧洲战场上不断地获得胜利的德国自然不会将野心仅仅局限于西欧一隅。希特勒的胃口仅仅是西欧是无法满足的,在胃口日益扩大的时候,希特勒将目光对准了遥远且广袤的苏联。
因为苏联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同时在苏联的西南有着丰富的资源矿产。这两项对于希特勒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作为机械化部队最为仰仗的能源,德国本国的产量并不丰富,即使是整个欧洲的产量也没法对于一个急速扩张的国家有着更好的供应,于是,希特勒将目光对准了苏联。
然而此时此刻,苏联内部却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因为德国人是撕毁了合约之后,且在发起了进攻之后才由大使向苏联提交通知的,这种不告而攻的方式使得斯大林极为恼火。但是此时此刻除了朱可夫元帅之外,其余的将领们并没有很好的备战意识。于是,战争一开始,德国的进攻是极为顺畅的。然而德国却忘记了他们进攻的国家是一个有着战略纵深的国家,他们广袤的国土是西欧国家远远不能比较的。
在第一轮进攻中缓了过来的苏联逐渐地苏醒了,这个红色的钢铁巨人开始组织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进行反击,于是,即使是德国的进攻路线很明确,但依旧是没有办法对于苏联形成致命打击,希特勒原本计划的进攻莫斯科来彻底击溃苏军的想法也落了空。
影片中的德军士兵们看着近在咫尺的莫斯科发出讪笑,然而就在这二十三公里的距离中,德军却再也无法继续前行。1941年,斯大林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的红场阅兵后,参演的战士们随即奔赴前线,这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此后,德军彻底的陷入到了战争泥潭中,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彻底的破产,二战也因此发生了系统性的转机。
一些影迷们对于本片的政治正确性有着吐槽,但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所谓的主旋律哪个国家没有呢?我们习惯了欧美对于战争的一种解读方式,回过头来看另一种解读方式的电影的时候,自然会看到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一定是不对的吗?如果有人认为倡导集体主义的,倡导牺牲的战争电影中,正义战胜邪恶就一定是政治不正确,那么你们所依仗的政治正确的“标准”难道就一定正确。
换句话说,欧美战争片中所形成的逻辑就一定是标杆,任何有悖于这个标杆的战争影片就一定被归于主旋律系列?标准是人定的,既然是人定的就自然有着适用的局限性。换言之,如果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标准,还会去唯那些标准马首是瞻吗?自然不会。
即使本片被诟病,即使本片被冠以各种主旋律的“光环”,但本片仍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片。长镜头自然不必说,在人物的打光以及场景的渲染上,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两个不同的阵营中的差异。站在苏联的视角去看德国,希特勒的每一次会议都是在灯光之下,而斯大林的会议则集中在白天,德国的进攻不论是飞机坦克还是士兵都有一种乌云过境的压迫感,而后续苏联的反抗则有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淋漓,这些都是不错的技法。
本片上映6年后,苏联解体,这部注定没有后来者的影片也就成了绝唱,时至今日,当历史已经被胜利者反复篡改之后,我们还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主旋律的批判之上,就显得有点可悲了。
……
你好,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