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日本学者组团访问中国,这群人自诩对中华文化了如指掌,态度十分傲慢,但是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高傲和自大付出了代价。

在泰山访问的时候,这群日本学者见到了”虫二“石刻,因为不解其意,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竟然一口咬定:“这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恶作剧。”

当时,在这群日本学者中,有一位老教授有着不同的看法,只是碍于日本人的面子,不得不随声附和下去。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

虫二

可是在归国之后,这位老教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虫二”两字,终究还是不解其意。直到后来这个问题被中国学者郭沫若轻松化解,日本学者才集体恍然大悟。从那以后,高傲的日本学者再也不敢提了解中华文化了。

那么“虫二”两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日本学者花费十年时间都无法破解,而郭沫若先生却能轻松解答出来了呢?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2)

泰山

五岳观山,泰山虫二

在中国,自古便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五岳之中,又以泰山为尊,古代皇帝都以能登顶泰山封禅为荣,更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由此可见,泰山虽然在高度上并不是五岳中最高的,但是它所代表的精神意义却是五岳之中最为深厚的。

泰山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圣地,比如诗仙李白,就曾写下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以感叹泰山之雄伟瑰丽。与此同时,面对此情此景,前来泰山游玩的文人墨客,都会按捺不住,在泰山之上留下自己的墨宝,而后,被后人镌刻其上,成为泰山的文化印记。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3)

泰山石刻

故而,泰山上留下了许多惊艳绝伦的石刻作品,为世人所称道。其中最为知名的,除了”五岳独尊“以外,便是”虫二“两字。

泰山的“虫二”出自清朝才子刘廷桂之手。此人实是神童,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因此又得名”刘十二“,光绪二十五年,他与友人一同登泰山,俯览胜景,感叹大好河山,兴致所至,便挥毫写下”虫二“两字,后人篆刻于石上。

这两个字,没有任何前文,也无丝毫后语,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却也更令人想要深究。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4)

游览的游客

日本学者,傲慢无知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了开拓国际空间,中国政府便允许其他国家的民间团体来到我国进行交流访问。当时,日本也派了一支学者团队来华访问。

但是受两国战争停战不久的原因,日本学者普遍有些敌视中国。再加上当时我们的国家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而日本则在美国的扶持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所以日本的学者都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似乎他们早已对中华文化了如指掌。可是作为礼仪之邦,我们还是安排了专人陪同他们进行参观访问。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5)

虫二

彼时,日本学者团听说泰山是五岳之首,便提出要登上泰山游览。泰山是中华文化的脊梁,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于是陪同人员为他们安排了周密的游览计划。

然而,在参观途中,日本学者对所见到的文化古迹大加点评,横挑鼻子竖挑眼,丝毫没有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中方陪同人员十分看不惯他们这种傲慢的态度,便刻意带着他们来到了摩崖石刻,偶遇了“虫二”两字。看到这幅石刻,日本学者们瞬间便傻眼了,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何能够被中国古人铭刻在一众名家作品之间呢?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6)

日本学者

对此,他们完全无法解释,一改刚才的口若悬河,只能在私底下偷偷地进行讨论。在这群学者之中,不乏有对中华文化研究颇有造诣的学者,但是一番搜肠刮肚之后,他们仍然无法参透其中奥义。

于是他们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不过是中国人的恶作剧罢了”。面对日方的无理解释,中方陪同人员非常生气。但是由于他们也不太理解,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所以只能忍气吞声下来。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7)

日本学者

在这群日本学者中有一位老教授,他觉得这两个字并不是恶作剧,但是碍于日本人的面子和骨子里的傲慢,他选择了沉默。在回到日本之后,他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却还是毫无头绪。于是他便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再到中国来,向一位中国的文化大师进行请教。

十年以后,他再度跟随访问团来到中国,这次接待他们的人,是中国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8)

郭沫若

国学大师,现场解答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国学大师。他与成仿吾、郁达夫一同创办”创造社“,提倡新文化运动,创作了新诗《女神》,开创了中国新体诗的先河。

在抗战期间,他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话剧剧本,如《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等。他的作品,大多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宏大的笔触,鼓舞国人对抗日寇,保家卫国的意志。

除此之外,郭沫若先生也是国内古文字研究的先行者,在甲骨文、商周青铜器铭文以及金文等古文字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出版过多部专著,声名斐然。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9)

郭沫若

郭沫若还是我国历史学界的泰斗。他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发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开创了唯物史观派,并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主流。

由他主持的定陵发掘考古工作,在我国考古学界及史学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不仅出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也为研究明代史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丰满的资料。郭沫若先生,是我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家。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0)

郭沫若

当时,日本人认为,郭沫若是中国的权威学者,如果连他也不懂“虫二”的含义,那就一定是中国人的恶作剧无疑了。

所以他们便再度提出了参观泰山的要求,并要郭沫先生亲自陪同。郭沫若得知消息后,欣然同意,当众人再次来到”虫二“的石刻面前,日本人言语中满是轻蔑,要郭沫若为他们解释其意。

而郭沫若先生只略一思索,便参破了其中奥妙。原来啊,“虫二”两个字中,虫,为繁体字“風”的中间部分,二,为“月”的中间部分,“風月”无边,便是“虫二”。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1)

郭沫若

这其中的含义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既包含了对泰山秀美景色的无边赞叹,又拥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邃意境。不仅如此,郭沫若先生也用他的博学,征服了所有日本学者。

其实,“虫二”并不是刘廷桂首创,这种拆字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暗语也可以说是哑谜。最初的起源,据说与诗仙李白有关。

话说,在湖南省洞庭湖北路,有一座岳阳楼。那篇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应该是每个人高中时候的噩梦,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万千气象,却又让人不得不叹服范仲淹的卓然才华。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2)

李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道尽了岳阳楼之大观也。而后,岳阳楼便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前来凭吊。也不知是何人,在岳阳楼三楼的木壁上,刻下了三个模糊可见的字迹:一、虫、二。

被人发现后,都以为是某人一时兴起的胡乱刻画,所以便都没当回事儿。就算有想要深入探究的,都被难住了,不解其意。直到有一次,李白登上了岳阳楼。

他偶然看见了这三个字,随即大笑不止,众人不解其意,问其缘由,李白说道:“此对联耳。”众人不解,李白便提笔书写: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3)

唐伯虎

在场的人无不折服,此一联,恰与当年王勃所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媲美,妙不可言!于是,后来,这副对联便一直沿用了下来,至今犹存。

而在褚人获的《坚瓠集》中,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典故:风流才子唐伯虎曾给一位名叫湘英的红颜知己题字:风月无边。后来这件事被祝枝山知道了,祝枝山便找到湘英说,他这是在骂你呢!

湘英不解其意,祝枝山便笑着为她解释:风月既无边际,就是虫二。大虫,即虎也,他唐伯虎是大虫,却说你是”虫二“,岂不是母老虎?当然,这件事只见载于野史之中,有据可考的“虫二”石刻,在杭州西湖湖心亭。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4)

湖心亭

西湖湖心亭的“虫二”石刻,据说为乾隆皇帝御笔。乾隆此人,号称“十全老人”,在位长达六十年,史称康乾盛世,而他也是中国历代帝王中,一个另类的存在。

在很多影视剧中,他要么是以风流天子的形象周旋在一群莺莺燕燕之中,要么微服私访,跟大贪官和珅一块嬉笑怒骂,与风流才子纪晓岚斗智斗勇。但是真实的乾隆,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君主,比如他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还有他留下的众多诗歌和书法。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5)

乾隆

据统计,乾隆所留下的墨宝数量是清朝历代皇帝之最,而且他极其喜欢收藏,故宫至今仍存三希堂,其中收藏了历代的名家名作,供他赏玩临摹。

说他是附庸风雅也罢,日常消遣也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乾隆在书法、绘画和诗词方面的造诣很深,又加之康乾盛世的物质丰盈,所以乾隆皇帝尤其爱四处游玩,他六下江南,留下了不少传说。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6)

乾隆下江南

话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御舟停靠杭州。都说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多出美女,乾隆又是一位风流天子,所以他便想微服寻欢,便趁着夜色,夜游湖心亭,意欲邂逅一段奇缘。

果然,月色如水,他在此遇见一婀娜美人,两人把酒言欢,直至深夜,乾隆兴致所至,挥笔在湖心石上题下:虫二。意即此处,风月无边。

泰山上有天下奇观吗(泰山上的虫二两字)(17)

郭沫若

由此可见,“虫二”绝不是古人随意而刻的恶作剧,而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段美谈,它所用的是一种很常见的拆字法,若不是对中华文化了然于胸,很难参透这一奥秘。

听完了郭沫若先生的讲解,众人无不叹服。尤其是方才还气势凌人的日本学者,顿时无地自容。

但是郭沫若先生只是笑笑,中华文化浩如烟海,要沉下心来钻研才能略窥一二,若轻易便骄傲自满,那便无法再次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