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种困扰:

明明晚上10点、11点就上床睡觉,入睡也很顺利,但到半夜的时候,往往会突然醒来,这时候再入睡就困难了,有时翻来覆去,到天微亮才勉强睡着……

起床后感觉自己“好像睡了个假觉”,头晕,身体沉重,白天精神也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这是怎么了?

半夜易醒,是种“信号”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中医认为,人体十二条经脉分别对应十二个时辰,各经脉气血随着时辰更替会出现盛衰变化。

如果某一经脉对应的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在相应的时辰就会表现出特定的症状,比如熟睡时突然惊醒,且难以再睡。

凌晨1-3点醒,要小心肝

凌晨1-3点是丑时。在中医里,丑时对应的是肝经,如果一个人的肝不是很好或者是出了什么问题,人就容易在这个时间段突然醒来。

还可能伴有:胸闷心悸,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脸长色斑,脸色发黄,暴躁易怒……

这些都是肝不好的表现!

调理方法:01敲打腋窝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1)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有邪气,其气留于两腋”,因此疏肝理气要多拍打腋窝,每天拍10分钟,可以调整气血,排出“肝邪”。

02常揉地筋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2)

用手按揉地筋,或者直接找一根木棍,放在地上,用脚掌前后滚动进行按揉,两只脚依次滚10分钟,这就叫“揉地筋”。每天坚持揉地筋,有助于改善肝的代谢、造血、解毒功能。

03艾灸穴位疏通肝经

艾灸取穴:期门、章门、阴包、太冲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3)

期门穴:期指一周,人体十二经气血始于肺经的中府穴,终于期门穴,周而复始,故名。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疏肝理脾,调气活血

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奔豚喘咳。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4)

章门穴:章为彰明;穴属肝经,肝主春,主生,为脏气之会,似若门户,故名。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能:疏肝健脾,调气活血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胁痛、痞块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5)

阴包穴:穴在足太阴与足少阴两阴之间,是穴位居股內廉,故名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功能:调经穴,理下焦

主治:腰尻腹痛、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6)

太冲穴:本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输穴,肝主藏血;冲指要冲,因局部脉气盛大,故名。

定位:在足背,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能:平肝镇惊、泻热理血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喎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这些穴位是肝经上比较容易瘀堵的地方,要多灸。通过艾灸,可以起到疏通、散瘀的作用,让肝经更加畅通,加强气血的生成、运行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

凌晨3-5点醒,要注意肺

凌晨3至5点,寅时,恰好是肺经当令的时候。

如果肺气虚、肺火盛或患有肺病,肺气在此时就不能很好地肃降,反而会因为咳嗽或者呼吸困难而醒来。

调理方法:01搓手掌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7)

鱼际穴:

刺激手掌上的大鱼际可改善肺火盛引起的失眠、早醒等问题。

方法:每天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

别小看这个动作,常搓大鱼际对于疏通肺经、改善呼吸系统问题大有好处,尤其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更要常做。

02敲肺经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8)

肺经在手臂内侧,掌心朝上,整条手臂放松平举,另一只手握空拳敲打肺经,两边都要敲,每边敲3-5分钟。常敲肺经有助于疏通经络,健心养肺。

03艾灸痛点及三穴

在敲肺经的时候,如果遇到痛点,一定要想办法疏通。持续按揉、艾灸都是可以的。

艾灸的时候,别忘了再加上太渊穴、孔最穴、肺俞穴,它们一个是肺经的原穴,一个是肺经的郄穴,一个则是肺的背俞穴。相配可以起到补肺气、养肺阴的作用,对改善睡眠质量也有帮助。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9)

太渊穴:太,甚大。渊,深渊。穴当寸口脉气旺盛处,是脉之汇穴,故名

定位:在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处。

功能:调理肺气、通调血脉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呕血、咽喉干痛、胸痛、无脉症、腕臂痛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10)

孔最穴:空指通;最,第一的意思。该穴主治热病汗不出,针之能宣通肺气,开腠理,犹如风通中发汗,最为第一,故名。

定位:在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功能:润肺止血,解表清热。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痛、失音、热病汗不出、肘臂痛、痔疮

半夜总醒灸哪个穴位(半夜易醒可能是种危险)(11)

肺俞穴:穴近肺部,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主治肺疾,故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能:宣肺、平喘、利气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