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社区工厂(资料照片) 记者 张斌峰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安康有多少人搬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康有多少人搬迁
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社区工厂(资料照片)。 记者 张斌峰摄
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全国22个省200余个承担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地级市,国务院通过申报、推荐、审核、评价的程序,督查激励通报表彰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的10个地级市,安康市是陕西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地级市。
搬得出,让群众住上新房子
搬入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的新家后,即使到了汛期,刘文波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老房子在滑坡带上,一遇上暴雨,镇村干部就要组织大家往安全地带跑。”6月20日,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家里,如今已是一名驾校教练的刘文波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感慨万千。
刘文波一家5口人,原来住在池河镇合一村,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家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养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13岁那年,刘文波就出门讨生活。哪一年下了煤窑,哪一年当上保安,哪一年在工地搬砖摔伤了肩……对他来说,与贫困抗争的记忆刻骨铭心。一到雨季,他还得跋山涉水回家,守着太爷爷留下的老屋。
易地搬迁让这些不再重演。
2017年,刘文波一家告别深山,搬进120平方米的新居。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刘文波当上了驾校教练,妻子找到了工作,小儿子在家门口的小学读书,吃上了免费营养餐。
“十二五”以来,安康市累计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建成搬迁安置社区1364个。其中,“十三五”,安康市易地扶贫搬迁10.54万户33.52万人,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39.7%;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742个,集中安置率达93.43%,城镇安置率达71%。安康市累计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4.36亿元,相当于全市近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总和,在陕西省乃至全国移民搬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年搬迁,安康市完成了近百万人的大迁徙。
稳得住,让群众家门口就业
家住旬阳市石门镇青蛇沟村的梁楚红,原住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土地条件差。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她和家人搬进了城关镇四海逸家社区。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她和婆婆王观琴在康之宁毛绒玩具厂上班,丈夫通过签约派遣方式,在西安一建筑工地务工。现在,婆媳二人在社区工厂务工的月收入加起来能达到6000多元,丈夫务工月收入超过3000元,两个孩子就近到县城的重点学校入学,他们一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成为搬迁致富的先进典型。
安康市把产业就业作为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探索推广“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发展模式,通过“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让群众安居乐业。据统计,安康建成新社区工厂1023家,其中搬迁安置区社区工厂580家,吸纳就业2万人,带动脱贫人口5455人。安康市在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农业产业园区896个,吸纳就业2.9万人,实现了100户以上有条件的搬迁安置区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
安康市让搬迁群众在“挪穷窝”时“斩穷根”,实现了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生存有门道、发展有空间,构建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就业体系。
快融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买菜、买药、老人日间照料,不出社区,啥事都能办。我们跟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告别了苦日子,以后都是幸福。”6月23日,在汉阴县最大的移民安置社区紫云南郡居住的周红艳,和姐妹们在社区广场翩翩起舞。周红艳今年58岁,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在社区广场跳舞。
2018年,周红艳一家搬到了距汉阴县城不远的紫云南郡移民安置社区,住上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新房子。政府部门在社区给周红艳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
紫云南郡移民安置社区安置了全县10个镇的易地搬迁群众692户2688人。为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生活,当地探索“138”后续扶持模式,通过建好一个支部,办好居委会、社区工厂、农业园区三大载体,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儿童托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免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当地组织群众成立锣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文化组织,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在凝聚人心的同时增添生活乐趣。
近年来,安康市从搬迁群众“最需”处入手,从搬迁群众“最急”处发力,构建起了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生活,积极推进小超市、小库房、小餐厅、小菜园、小课堂、小厅堂“六小”建设,从“功能”出发,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所需所盼。
能致富,让群众增收有保障
“我们通过引进新社区工厂、开展招工活动等方式,积极对接用工需求,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就近增收、就近致富。”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说。
6月19日,在锦屏社区,搬迁群众三三两两来到社区广场,唱歌跳舞,享受好时光。广场旁边的社区工厂里,生产线运转不停。
锦屏社区利用闲置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先后引进电子元件、毛绒玩具、手套加工、鞋袜生产等新社区工厂4家,吸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2500元。一业兴而百家富,有了稳定的工作,搬迁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搬出”是基础,“稳住”是根本,“融入”是关键,“致富”才是终极目标。近两年,安康持续发力抓示范、树典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连续两年在安康召开,安康市政府、白河县、岚皋县分别在相关全国性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安康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牵头编制的《省级地方标准》已于4月19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从“安康模式”升级为“省级标准”,在全省推广应用。(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