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陆金星

“发大牛”,发走千灾迎百福。每年的正月十四,昌邑市龙池镇瓦城孙子庙外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场“发大牛”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据考证,瓦城曾是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的食邑。农历正月十四,相传是孙膑生日,牛为孙膑坐骑,瓦城及附近村庄保存着“发大牛”祭祀孙膑的习俗。如今,昌邑“发大牛”这一春节民俗活动成为当地村民除旧迎新,期盼新年好运的特色民俗活动。2月4日,记者前往探访这一当地民俗盛事,见证这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

孙子庙前人山人海,参加仪式祈福

上午9点,瓦城通往孙子庙的道路就已人流熙攘,来自各地的人们一早赶来参与这一仪式,通过游大牛、摸大牛、烧大牛等形式来祈福。孙子庙前广场上,锣鼓喧天,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等各种民俗文艺演出轮番上演。进入孙子庙,一只高大的“独角牛”立在一旁,周围不少附近百姓及原来的人们正摸大牛祈福。据瓦城村民赵忠亮介绍,大牛是村民用棉槐条、葵花杆、高粱秸等轧制而成,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黄色彩纸剪制牛毛,并用各色彩纸剪制成牛鞍、铃铛等制品,整个扎制过程需要100多道工序,扎制好的大牛高5.5米,长8.5米,独角大牛工艺精美,威武壮观。“摸摸老牛头,吃穿不用愁;摸摸老牛腚,到老没有病;摸摸牛角不生痘,摸摸牛鞍不生瘢。”村民们用这一仪式祈求国泰民安,无灾无病,好运连连。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2)

正月十四发大牛仪式,是昌邑正月里最热闹的民俗仪式

上午吉时,在经过庄严的演架仪式后,16人抬着大牛“起驾”,游大牛的队伍敲着开路大锣,浩浩荡荡前往庙前空场,隆重的“发大牛”仪式开始。据介绍,“孙子庙民俗文化庙会”作为龙池镇重要的活动,连续举办多年,前几年受疫情影响,举办规模有所控制,如今疫情已过,今年参与的人明显增多,现场超过万人次。

“发大牛”活动已于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活动蕴含着多种村落文化传统,如传说、扎制技艺、艺术表演等,通过举办这一活动促进了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对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传承、现代乡村文化的重塑也有着重大意义。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3)

发大牛仪式最受关注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4)

仪式备受关注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5)

五米多高的大牛很有气势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6)

各种民俗演出提前热场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7)

孙子庙前的各种民俗展演吸引了众多人们围观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8)

舞龙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9)

民俗文艺展演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0)

大殿前的舞龙观众满满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1)

大牛前人来人往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2)

16人抬起大牛仪式开始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3)

吉时到,开始演架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4)

百姓们拭目以待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5)

围观的人们爬上去观看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6)

喧天的锣鼓演奏起来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7)

现场锣鼓喧天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8)

小朋友们也装扮上,感受传统氛围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19)

周边的百姓前来摸摸大牛,沾沾福气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20)

周边百姓及各地游客摸大牛祈福

正月十五赏非遗(昌邑龙池正月十四)(21)

众人抬着大牛出了孙子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