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你可能听过的大同小异的故事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富人说一个穷人偷了他的东西,但是穷人说他没有偷,于是他们就到教会的法院打官司,法庭上的法官也没办法确认他们中间到底谁说的是真话,于是决定让上帝来裁决 方法是下面架着柴,烧一锅热水,把戒指扔到水里,让嫌疑人把戒指捞上来法官说:“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罪,但是上帝是知道的,你从水中把戒指捞起来,如果手没有烫伤,说明上帝认为你无罪,如果你受伤,说明上帝认为你有罪,如果证明你有罪,你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你敢不敢接受上帝的考验呢?” 这个时候,如果换着是你,你会如何来决策呢?如果你真的偷窃了,你可能会想,我接受考验手就会被烫伤,而且后续还要接受更严厉的惩罚,那我还不如直接认罪算了 如果假设这个嫌疑人,他没有偷窃,他就会基于对上帝的信仰,相信自己无罪,就会接受考验 那么这样一来,当这个嫌疑人很坦荡的要求接受考验时,法官就可以基于他的表现而做出基本的判断只要这个嫌疑人同意接受考验,就宣布他无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方中世纪神权法理论的影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方中世纪神权法理论的影响(中世纪的神判)

西方中世纪神权法理论的影响

说一个你可能听过的大同小异的故事。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富人说一个穷人偷了他的东西,但是穷人说他没有偷,于是他们就到教会的法院打官司,法庭上的法官也没办法确认他们中间到底谁说的是真话,于是决定让上帝来裁决。 方法是下面架着柴,烧一锅热水,把戒指扔到水里,让嫌疑人把戒指捞上来。法官说:“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罪,但是上帝是知道的,你从水中把戒指捞起来,如果手没有烫伤,说明上帝认为你无罪,如果你受伤,说明上帝认为你有罪,如果证明你有罪,你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你敢不敢接受上帝的考验呢?” 这个时候,如果换着是你,你会如何来决策呢?如果你真的偷窃了,你可能会想,我接受考验手就会被烫伤,而且后续还要接受更严厉的惩罚,那我还不如直接认罪算了。 如果假设这个嫌疑人,他没有偷窃,他就会基于对上帝的信仰,相信自己无罪,就会接受考验。 那么这样一来,当这个嫌疑人很坦荡的要求接受考验时,法官就可以基于他的表现而做出基本的判断。只要这个嫌疑人同意接受考验,就宣布他无罪。

如果这个故事讲到这,当个童话故事听,你肯定觉得这个故事简单又机智,觉得这个法官好聪明。

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人来思考的话,如果法庭不经过热水的考验,就这么简单地宣布嫌疑人无罪,那么后续同样类型的犯罪,来的人都要求这样来审判,所有嫌疑人只用口头接受上帝的检验就可以被宣布无罪了,那么就不可能真的找出罪犯了,教会不就没有威信可言了吗? 所以教会是会跟你玩真的,是会真的让你把手放到热水里面去捞戒指的。 中世纪教会法庭的这种让上帝帮着进行审判的方式,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神判”。

有专门的记载,“神判”,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热水考验”。下面点着火,上面烧着热水,让嫌疑人当众从热水中取出东西,如果没有烫伤,就是无罪。 第二种叫做“烙铁考验”,就是把烙铁烧热,然后犯罪嫌疑人用手去抓烙铁,如果没有受伤,就意味着无罪。 第三种是“冷水考验”,就是把人浸入河水中,如果全身都沉下去了,意味着无罪,别人会把你拉起来。如果说没有全部沉下去,意味着有罪。 这些审判都是标准化的,有神圣的仪式,严格的流程,而且当众举行,有正式的见证人。 作为现代人,你会说这也太儿戏了,谁的手放到热水里面都会烫伤啊,那不是所有接受考验的人都是有罪的吗?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真实数据记载,1194年到1219年,英国某地区一共举行了16次冷水考验,其中14次嫌疑人通过了考验,还有三次烙铁考验,嫌疑人全部通过了。 1208年到1235年,匈牙利地区总共举行了208次烙铁考验,其中130次通过,通过率达到了62.5%。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这些神判的背后都是有人为操作的痕迹。 今天你可能认为,教会是个搞迷信的、愚昧的机构,其实不是的。在欧洲中世纪,教会代表当时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教会当时聚集了社会最聪明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且有最精巧的制度设计。 之所以要用“神判”,也可以用经济学来进行解释的,当时的教会有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而且也要维持大众对上帝的信仰,而以当时的犯罪侦查手段,查清事实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大多的事情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分清事实,而神判是个低成本的,而且比较有效的方法。 理性的人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教会制定了考验规则,嫌疑人就会对这个规则作出反应。他们经过理性的计算如果犯罪就会主动地暴露自己,这样教会法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对要求接受上帝审判的人看情况放一马,教会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个计算一直成立。 第一、当时的人是真的信仰上帝,这个社会的背景是最重要的条件,教会会把审判操作,弄得非常有仪式感,充分利用人的信仰。 第二、教会把实验结果的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个人到底怎么接受哪种考验,到底伤到什么程度才算受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教会恰恰不给你明文规定,模糊的地方才是行使权利的地方。

神判仪式是有很多讲究的,教会明文规定,要做热水考验,用火烧水这个准备工作,必须由教会人员独自完成,犯罪嫌疑人和围观群众是不能看的。那我们想想,等水烧好了端出来,虽然下面还架着火,但你知道那水是真烧开了还是假烧开呢,或者水上面放一些油,油的沸点比水低,也可以造成水是开着,但水温并不高的情况。

再例如:烙铁考验,仪式规定,犯罪嫌疑人抓烙铁之前,牧师必须先往他的手上撒圣水,那洒水也可能是做手脚的地方。

而且,教会还规定,出于对上帝的尊重,见证人和围观者都是必须站在规定的距离之外的。更重要的是,考验做完手一拿出来就马上用布包起来,得等到第三天,再由教会的人员判断,这个手到底有没有受伤。这时,手到底真的受没有受伤,就由教会的人员来宣布了。 第三、教会对“神判”的使用是很严格的。信仰是不能轻易花费的,教会对审判都有严格的使用条件,只有是杀人、纵火这类特别重大的案件,而且必须是确实无法用别的方法找到证据了,才可以使用神判。

为此,教会也会不惜牺牲一定比例无辜的人,只有这样做,信仰才能只升值而不贬值。 第四,一旦有了更好的办法,教会就会立刻放弃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实际上到了13世纪初,神判就被取消了,一方面可能是世俗的审判机制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是有人提出质疑,这个做法不符合圣经的精神,因为圣经说了:“不要利用上帝给你制造奇迹”。

所以,很多事情,从表面上看,可能觉得很奇怪,也不合常理,但其实仔细分析内在,却有着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最经济最合理的内在原因。

这是万维纲老师讲解的美国经济学家:彼得·里森 (Peter T. Leeson)2017年出版的《怪异经济学》里的一个故事,分享给你也分享给我自己。

明天我们再接着讲英国拍卖妻子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