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在中国历史延续的时间很长,有一千多年,作为一种以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它的影响非常大,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史学界一直对其起源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科举制”创始于隋朝,一派则认为“科举制”开始于唐朝。这种分歧,不仅仅现代,即使在古代,甚至唐朝时,就已经有不同的意见。譬如唐朝人薛登、杨绾,宋朝人欧阳修、宋祁、朱熹,元朝人马端临等认为起源于隋朝。而唐朝的李德裕、裴庭裕,五代的牛希济,明代的朱国桢就认为是产生于唐朝。
不管产生于隋朝还是创始于唐朝,“科举制”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一度在政府中占主导地位的门阀制度,吸收寒庶学子参加到政府的治理当中,扩大朝廷的用人基础,使得国家治理更加公平,也更有效率。不过,当时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十分繁多。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考试的“常科”就有几十种。“常科”是指当时朝廷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常见的有:“秀才”、“进士”、“明经”、“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选举”等科。相对于常科,还有皇帝亲临主持的考试,称之为“制科”。还有兵部主持的考试,称之为“武举”。
“秀才科”原来是汉代察举的一个科目,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朝、唐朝初期,“秀才科”的地位非常高。“秀才科”必须要考方略策五道,按照文理通顺程度分为四等录取。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不过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了投考者不能及第而沾罪州长的事,于是秀才科便被废绝了。开元二十四年以后,又开始恢复“秀才科”,到了天宝初年变为由官长特别推荐。
“明经科”,汉朝察举就有此科,南朝国子生策试入仕也称“明经“。不过,作为科举科目,一般认为应该开始于隋朝。唐代的“明经”又分为“九经”、“五经”、“四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传”、“史科”等多种。“明经科”主要的考的“贴经”和“墨义”。“贴经”就是把经书前后遮盖,留下一行,再遮去三字,让考生读出。相当于现代的考的背诵。“墨义”要求把经义段落联通注疏默写出来。其实,“贴经”和“墨义”的考试重点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由于唐朝时,士人们崇尚文学的风气的很兴盛,而“明经”的考试主要在记忆,所以此科在当时,并不很受人重视,甚至一些文人还颇有点轻视。
“进士科”,唐朝初期只“试策”,(主持考试者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相当于现代的问答题)唐高宗时,开始考“贴经”,“贴经”通过后才可以试“杂文”,“杂文”通过后才可以“试策”。后来次序虽然有调整,但基本上有四场。即“杂文”、“论”、“策”、“贴经”。每一场都关系到能否参加下一场考试。到了唐玄宗时期,诗赋被规定为必考科目。
纵观唐朝的“明经”、“进士”两科,大凡“明经”重“贴经”、“墨义”,而“进士”则重“诗赋”。这两科逐渐成为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因此,应考者也就最多,其中又以进士科最被人羡慕和崇仰,也最难考。甚至到了官员虽做到位极人臣的高位,只要不是进士出身,便觉得始终不是完美的。以至于每年考试的人员不下八九百。一般来说,“进士科”每年录取的几十名,“明经科”录取名额则十倍于“进士科”,所以,唐朝诗人李山甫有诗道:“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社会也流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朝的科举考试一般有地方的考试和省一级的考试。参加考试的考生一般也有两类,一类是“生徒”,一类是“乡贡”。“生徒”是国家在地方和中央设立的学校中的学生。“乡贡”则是指那些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通过向州县“投牒自举”或者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考试合格,同意参加省试者。这些人因为每年都要随着各州进贡的物品解送到京师,故而被称之“乡贡”。朝廷除了允许“生徒”和“乡贡”等人参加考试,也罗列出被禁止参加考试的人员。凡是触犯法令的人,从事工商业的孩子以及衙门小吏都不得参加考试。“生徒”、“乡贡”等通过地方一级的考试后,便取得了参加尚书省考试的资格。
“省试”是国家一级的考试。唐朝初年,省试分别由吏部考功司的郎中和员外郎主持。唐玄宗时期,发生了著名的“李昂事件”,当时考功员外郎李昂被举人所责骂,玄宗以员外郎位秩较低,资历浅,难以主持全国性考试为由,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朝初期的“省试”时,考生们要自带水、炭、餐具等。等唱名后依次进入贡院,考生住在廊下答题,院外专门派士兵把守。试卷一般不糊名,到了唐朝后期,考生除了带木烛外不能携带任何东西,日暮以后,烧尽二三支木烛就必须要交卷。
“省试”录取后称之为“及第”。第一名便是现在人们都熟悉的“状元”。新科进士互相称作为“同年”。考中进士后,并不是马上可以做官,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要经过朝廷吏部的选试,才能授予官职。选试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这其实是现在的“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书、判”考的是进士书写是否公正,文理是否通达,“身、言”则观其相貌是否英伟,口齿是否清楚,如果长相和口才实在无法让考试官下定决心授予官职,或者“书、判”很差,无法通过选试,还可以要求当权的官僚为其保荐,如果连保荐都做不到,还有一条路,便是去地方官处做幕僚。
唐代的科举考试虽然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但是也有很多流弊。如“行卷”,为了及第,求得到推荐者的信任和赏识,便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用工整的字体抄写成卷轴,呈献给达官显贵,这种做法被称之为”行卷“。“行卷”中固然有些一些很有才华的青年人,譬如白居易。
《唐摭言》中记载,白居易初到京师应举,向名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到白居易姓名后,便调侃道,长安之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颇有轻视之意,待到开卷读了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大为赞叹,说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因此竭力推荐,白居易从此声名日盛。
不过,大部分行卷的人都是普通人,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攀龙附凤、平步青云,所以,请托、叩拜、送礼物,愈发浮滥,使得公平尽失,舞弊频现,朋党趋成。更有“书策”这样公然作弊的行为,也在当时大行其道。“书策”其实就是携带书文去考试。当然,即便如此,唐朝的考试制度还是比从前的选官制度前进了一大步。因为之前的时代,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