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刘备从涿郡起兵以来,早期一直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地盘,故而麾下人才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忠心耿耿的武将,感念刘备的仁德和厚待,始终不离不弃,直到刘备依附荆州刘表的时候,麾下的人才逐渐增多,荆州的豪杰都愿意归附刘备。在这些人物之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此人是刘备麾下忠心大将,宁死不降孙权,怒斥孙权,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从而忠义之名名垂千古。

蜀汉有哪些被孙权杀的人(蜀汉死得最悲壮的大将)(1)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蜀汉武将习珍,襄阳人。刘备依附刘表的时候,归附刘备,早期追随刘备四处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南下夺取荆州四郡,习珍有功被任命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之职,归属于关羽麾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大军攻打樊城,曹仁危机四伏,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而这个时候的习珍留守零陵,只是没有想到,曹操和孙权联合夹击关羽,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刘备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

蜀汉有哪些被孙权杀的人(蜀汉死得最悲壮的大将)(2)

后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关羽被杀,荆州诸军纷纷叛蜀应吴的时候,而习珍却选择保城不投降。

这个时候,习珍的弟弟习宏却想出一条方案,那就是暂时假意投降,了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立大功报效于汉室。

根据《校补襄阳耆旧记》记载:“珍弟曰:“驱甚崩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于彼,然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举兵,为权所破。珍举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蜀汉有哪些被孙权杀的人(蜀汉死得最悲壮的大将)(3)

习珍的反叛让孙权大怒,只好在派潘叡前来征讨,吴军所到的地方都被攻下,最后习珍率领剩下的数百人,登山自守。潘叡数次送书信给习珍,劝其投降,习珍不予理会。潘叡不带随从,单人到山下,要求与习珍对话。习珍态度十分坚决地对潘叡说:“我宁可为汉鬼,也不为吴臣,你不可逼我”。说罢,发箭射向潘叡。潘叡只好返还。继续围攻习珍。习珍在山上坚守了一个多月,粮箭皆尽,习珍对他的部下说:“我受汉中王(刘备)厚恩,不得不以死相报,至于你们怎么办,你们自己决定吧!”说罢拔剑自刎而死。

蜀汉有哪些被孙权杀的人(蜀汉死得最悲壮的大将)(4)

习珍忠于刘备,忠于蜀汉,他用自己的行动,尤其是用自己的宝贵生命,为官员们树立了忠君报国的典范。刘备听说习珍败亡,立即为之“发丧”,并“追赠邵陵太守”(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习珍》)。

蜀汉有哪些被孙权杀的人(蜀汉死得最悲壮的大将)(5)

只是习珍的忠君爱国之风,并没有继承下来,他的儿子习温,虽然见识度量深广远大,但是却出仕吴,历官长沙、武昌太守,选曹尚书,广州刺史,曾兼荆州大公平,成为东吴的高官,让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