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长生是道家的追求,历经漫长岁月,道家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道家有讲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这三个字到底讲得是什么?我们怎么养呢?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1)

一、何为“精”

“精”是 维持人们生命活动的基础,一种可以理解为血肉,人的血肉中所蕴含的能量和营养。

人们认为婴儿哭声响亮是有活力健康的表现,是因为血肉能量充足能够支撑起啼哭的消耗。

一种是“五谷”,即粮食食物中蕴含的能量和营养。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2)

胎儿离开母体后就需要靠自己摄取外界食物的营养来成长,我们也会常常说“吃得好,长得高,长得壮”,人后天都是通过“五谷”来获取“精”,使自己的“精”越来越强盛

当体内的“精”积累到一定程度,男女就会来“天癸”,男遗精,女月事,拥有生育能力,当“天癸”尽,身体就会衰竭。

二、何为“气”

“气”是“精”转化的能量,通俗地讲,“精”就像汽油,“气”就是汽油燃烧产生的动力。车动力足跑得快,人同理,气足身体素质高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3)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黄帝问歧伯:“人老了不能再怀孕生子,是人的精力衰竭不足?还是上天注定就是如此?”

歧伯答道:“女子七岁,肾气开始旺盛,乳牙开始更换,头发逐渐茂盛;十四岁,天癸至,气脉通畅,月事来临,拥有生育能力

二十一岁,肾气充盈,牙齿完全长出;二十八岁,筋骨强健,头发处于生长最茂盛的时期,身体处于最强壮的阶段;

三十五岁,开始气血衰弱,面部憔悴,头发脱落;四十二岁,面部失去光华,头发变白

四十九岁气血虚弱,天癸竭,月事将尽,身体衰老,失去生育能力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4)

男子八岁,肾气开始充实,乳牙开始更换,头发逐渐茂盛;十六岁,肾气盛旺,天癸至,精气充盈可以外泄,拥有生育能力;

二十四岁,,筋骨强健,牙齿生长完全;三十二岁,筋骨丰实,肌肉强盛健壮

四十岁,肾气衰退,开始头发脱落,牙齿松动;四十八岁,阳气衰, 面部无华,发鬓皆白。

五十六岁,肝气衰,筋骨活动灵活受限;六十四岁,牙齿头发脱落,天癸竭,精少,肾器衰,身体衰老,不能再生儿育女。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5)

“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在身体脉络中循环往复,激发身体潜能,促进身体力量再生,所以说“气”是身体的活力和动力。

三、何为“神”

“神”指“心”,也就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精神力。

车不会自己跑,是需要人来操作,此时人的意识就是“神”“神”统领着我们的行为,神旺思维活跃敏捷,人做事也“风风火火”有条理,因此“神”具备着巨大的力量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6)

苏洵从小不爱读书,喜爱游历山川,结婚生子后仍然流连忘返于山川,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苏洵,让他发奋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苏洵母亲去世后,苏洵的哥哥回来奔丧,兄弟二人久不相见,免不了互述经历,苏洵的哥哥说了句:“三弟,你游历了这么多名山大川,能不能写几句诗,也让我领悟一下锦绣山河的华美壮丽?”

苏洵提笔才知自己肚中墨水,明明心中有山河却表述不出来,焦急万分。这件事也让苏洵对自己有了清楚的认知,从此发奋读书,让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通用文章表达出来。

苏洵对自己认知便是“神”,“神”发生改变,苏洵开始发奋读书,目的是为了“神”(所思所想)与行为结果(文章)相符,可见“神”对人的影响。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7)

“精”是人们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活力,身体行动的动力,“神”是身体行动的最高统领,决定着人的行为结果。

“精”盛则“气”足,“气”足则“神”旺,反过来也可以说“神”旺则“气”足,“气”足则“精”盛,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人有三宝精气神下一句(人有三宝精)(8)

所以要想长寿身体好,就要做到养好“精”、“气”、“神”,即还精补脑、固本培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那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因篇幅有限,请看下篇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