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自古远离中原文化,容易被贴上“南蛮之地”的标签。其实不然,仅就近代以来,广西就涌现出了一批教育大家,他们术业有专攻,蜚声世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教育上的努力滋润了八桂大地,使广西成为全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受着他们的泽被。

马君武

与蔡元培一起被誉为“北蔡南马”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1)

马君武先生

来源:湘声报

马君武为广西桂林人,作为广西赴日的第一批留学生,他1901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其后追随孙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1905年8月加入同盟会,他被推举为秘书长。

马君武先生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1906年将《共产党宣言》的纲领部分译成中文,刊于《民报》。1907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留学。1911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15年获柏林农科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在德国获工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王力先生

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力,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含原城厢镇)新仲村岐山坡人。1924年他考入上海南方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1927年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即赴法国留学,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并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广的研究,成绩卓著,擅长诗文、翻译,悉心培育学生。1985年他将《王力文集》20卷全部稿酬10万元捐献出来,成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

王力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和翻译家,不少著作被译为美、英、法、日、俄等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基础课教科书。此外,他还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

梁漱溟

最后的大儒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2)

梁漱溟先生

图片来源:新京报

梁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24岁(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7年后辞职,投身农村,在广东、河南、山东辗转开展乡村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又创办勉仁中学;抗战胜利后,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1949年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梁漱溟先生曾说:“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他的身份有:国学大师、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等等。但这些身份都已经如浮云消散,留存下来、可供流传的,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是他作为儒者为农民四处奔走,为家国奋力呼吁的行动家的身影。

梁漱溟先生的95岁人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广博精深的学问、独立的品格、自由的思想被学术界称为“最后的大儒”。

黄现璠

壮学宗师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3)

黄现璠先生

图片来源:左江日报

黄现璠原名甘锦英,壮族,1899年11月13日出生在南宁府新宁州六都渠思村(现扶绥县渠旧镇三合村渠思屯)一户壮族贫农家庭。1915年他为求学而入赘黄家,并遵俗改姓黄,沿用乳名黄现璠。1922年他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此后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研究所。

1935年毕业后,他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1937年回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史学教授。黄现璠先生是我国壮族首位大学教授。

黄现璠先生的一生著述丰硕,研究范围涉及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壮学等领域。他最早提出的“广西壮族土著说”“侬智高起兵反宋正义说”,他主张我国民族历史没有隶社会的“跳跃论”,受到史学界极大关注。

由于在民族学、壮学和史学等方面卓有成就,黄现璠先生被学术界称为“壮学宗师”“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桂海学术泰斗”,并被尊奉为“八桂学派领袖”“无学派导师”,其学术声誉名扬海内外。

2010年5月31日,国际著名出版发行公司“GeneralBooksLLC”编辑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人类学先驱学者的传记:《中国人类学家:黄现璠》。这在西方出版界实属难得一见之事。这,正是由于黄现璠先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先驱之一、生活人类学概念的提出者。

白鹏飞

中国现代行政法学家和教育家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4)

白鹏飞先生

图片来源:网络

白鹏飞,广西桂林人。1911年起,他赴日本留学共11年,获得了5个硕士学位。1924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先后任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江苏民众教育馆教授,接着任暨南大学校长。

一次在进步学生集会上,白鹏飞发表支持学生反对军阀的讲话,被特务学生掏出手枪来威胁和殴打,从而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及特务政治深恶痛绝,愤而辞去暨南大学校长的职位。到了北平后,白鹏飞先生先后任北京朝阳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等学校的教授。后来,白鹏飞先生又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广西大学校长、广西政府顾问、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员等职。

白鹏飞先生最早在朝阳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讲授行政法,还撰写教材和教学大纲。到20世纪20、30年代,旧行政法学基本完成了创建工作。主要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行政法学者群体。其中,白鹏飞先生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也被后人誉为“中国现代行政法学家和教育家”。

白鹏飞先生著有《法学通论》《行政法总论》《劳动法大纲》《比较劳动法学大纲》《行政法大纲》等10余种著作,都是中国行政法学的开创性著作。时至今天,仍是研究中国行政法学的必读经典书。

雷沛鸿

人民教育家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5)

雷沛鸿先生

图片来源:广西日报

雷沛鸿,广西南宁市津头村人。民国成立后,他任左江师范及南宁府中学校长,1913年获公费资送赴英国留学,1914年转美国学习,191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21年学成回国。雷沛鸿先生曾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经济系主任。1927年雷沛鸿先生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赴英、法、德等国考察教育。1929年7月,雷沛鸿先生复出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同年11月去无锡任江苏省教育学院教授兼研究实验部主任。1933年9月,他第三次出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大力推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并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他在1936年春创设国民中学制度。同年5月,他赴南洋考察教育。1938年7月,雷沛鸿先生第四次出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开展“成人教育年”活动。1940年8月,雷沛鸿先生出任广西大学校长,1941年任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44年秋他在百色创办西江学院。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系统论述成人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我国成人教育运动的先驱。雷沛鸿先生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的改造、国家的改造,必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1933年9月13日,根据雷沛鸿先生的提议,广西省政府颁布了《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五年计划大纲》(不久改为六年计划大纲),以教育大众化为目的的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拉开了序幕。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雷沛鸿先生认清了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以一种大无畏的探险精神,第一次把劳动人民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落后的广西,通过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科学地构筑以学前教育为开端,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到国民大学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罗尔纲

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6)

罗尔纲先生

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研究

罗尔纲,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之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及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

罗尔纲先生治学70年,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他1937年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纲》,是最早系统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专著,揭示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质。1949年以后,他出版的有关太平天国的著作达30部之多,其中150余万字的巨著《太平天国史》,不仅是他个人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新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郑献甫

两粤宗师

广西出过哪些教育家(历数让广西人骄傲的教育大家)(7)

郑献甫

图片来源:中国网

郑献甫,广西象州县寺村乡白石村人,是清代首屈一指的壮族诗人,著名经师。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清嘉庆二十年(1815),应童试,中秀才并考入州学。道光五年(1825),中拨贡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第四次进京考试始中进士,任刑部主事。14个月后,以双亲年老乞养为由,辞官回乡。同治六年五月(1867),清廷以他“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赏给五品卿衔。

郑献甫先生著作丰富,他在著述中,对当时的皇帝和各级官吏及朝政的黑暗腐败,都有讽刺和揭露。咸丰五年(1855)所写《醉钟馗图》,讽刺皇帝是喝醉酒不管事的“九重醉帝”,各级官史“酒香半是溺人血”,吮吸民脂民膏,他最后疾呼:“此辈欲除何日了?”

郑献甫先生大半生在两广从事教学,被誉为“两粤宗师”。先后在广西雒容设馆教学,在广西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榕湖书院、秀峰书院、象台书院、柳江书院、广东顺德之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等任主讲。同治十一年(1872),郑献甫先生在桂林孝廉书院病逝,终年71岁。

资料来源:

[1]桂林日报

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5-04/27/content_1587954.htm?div=-1

[2]南宁日报

http://www.nnrb.com.cn/html/2015-06/26/content_158899.htm

[3]博白县政府网站

http://www.gxbobai.gov.cn/info/218033

[4]左江日报

http://www.gxcznews.com.cn/epaper/czzjrb/html/2010/11/19/03/03_65.htm

[5]广西日报

http://culture.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422/newgx480d13b6-1458391.shtml

http://www.gxrb.com.cn/html/2008-11/12/content_153474.htm

[6]人民日报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525/1711.html

[7]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zfq08/2008-12/08/content_16915075.htm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6/17/content_17967854.htm

[9]新京报

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3/08/31/2810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