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1)

湖北等地方言,蹿,读音“餐”;舂,读音“钟”。

坐着或靠着短时间入睡,北方话说为打瞌睡、打盹儿。晚上没睡好,白天老是打盹儿。

但湖北等省方言,说为“cān参瞌睡”,或“zhōng中瞌睡”。

“cān瞌睡”的cān,对应汉字是不是“参”?

“zhōng瞌睡”,对应的汉字是什么?

湖广渔夫认为,这个方言中的cān,可以写为“参”,但表字为“蹿”更为合理。

“zhōng中瞌睡”,正确表字为舂瞌睡。江西赣方言,说为“舂瞌困”。

参瞌睡,参是什么含义?是否可以从“参禅”来理解?参禅,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老舍小说《二马》中有:“李子荣纹丝不动地在那里坐着,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

参禅悟道,静坐冥想,与打瞌睡情景倒也相像。但人静坐想问题,是醒着的,只有醒着才能坐得“纹丝不动”“稳当”,一旦睡着了,就不稳了。

“cān瞌睡”正确表字应为蹿瞌睡。

蹿瞌睡与舂瞌睡,为半睡,浅睡,蹿与舂,是对人打瞌睡这一身体状态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述,请看渔夫解读。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2)

一、蹿瞌睡

蹿、汆(汆汤),普通话注音cuān,但湖北方言读cān餐。瞌kē,方言读kō。

蹿,字义是向上、向前猛跳。动作有突然性。既是普通话词汇,也是湖北方言常用词汇。

蹿得老远。

瞎蹿。

莫蹿跶倒了(别摔倒了)。

走路直蹿。蹿蹿神。走路一蹿一蹿的。——均指走路不稳。

你蹿刀啊!——武汉骂人的话,指责人胡乱冲撞,冒冒失失。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3)

过去,物质条件有限,寻常人家坐具多是小凳子及低靠背椅。这种椅子两侧也没扶手。老人坐在凳子上打瞌睡,浅睡时身体尚能保持平衡,如果进入深睡眠,上身就会失去平衡,突然向前一蹿,然后惊醒,身体回正。所以,把坐着或靠着小睡,称为蹿瞌睡、蹿瞌困,是种很形象的说法。

说到蹿,想到了一种全国各地常见的小鱼,䱗条鱼(鲦鱼)。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4)

䱗条鱼,湖北方言有多种叫说,也称为䱗子鱼,游古䱗子,游古条,游古子,小白条,刁子鱼。䱗与餐同音(can参)。

这种扁长的银白色小鱼,杨叶大小,喜欢成群结队,游动在水面上层,最大的特点,是“蹿”。

䱗子鱼活动在水面上,警惕性高,见到人靠近,就猛地快速闪开。从含义讲,䱗子鱼实为“蹿子鱼”。一个“蹿”字,把这种鱼“快闪”的特点反映出来了。

《红楼梦》中,探春钓起的“杨叶窜儿”,渔夫认为应是“䱗子鱼”。《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探春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蹿与窜,音相近,义也相近。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5)

二、舂瞌睡

舂,方言读“钟”。

舂,普通话注音chōng冲,但湖北等地方言读zhōng钟,或zōng。

在古籍中,舂也有注音为“钟”的。《集韵》,诸容切。《韵会》职容切。

人坐在凳子上打瞌睡,睡着后身体失去平衡,头颈向前下方蹿动,惊醒后回正,断续打瞌睡,周期性向前下方蹿动,如舂米。

舂米,是把稻谷放进石臼里捣,使之脱壳。在碾米机发明以前的时代,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是常见的劳动场景。

舂米用具,是一种运用杠杆原理做成的碓duì:用柱子(支点)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碓头),另一端装拨板,用脚连续踏拨板,锥石就连续起落,一上一下,捣去下面石臼中稻谷的壳皮。碓还有其他变种,如水碓,借水力驱动。有的碓不是用脚踩,而是用双手扳。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6)

老人蹿瞌睡,跟碓舂米的运动相仿,这就是把人坐着打盹称为舂瞌睡的由来。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7)

舂米还有一种简易方式,手拿木杵在石臼里捣,但费力,低效。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8)

三、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

老态龙钟是个成语,出自唐·李端《赠薛戴》:“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意思是指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为何说为“龙钟”?从字面上的确不好理解。有专家认为,龙钟是连绵词。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拆开来解释。“龙钟(lòngzhōng)”是古一个叠韵连绵词,类似“骆(luo)驼(tuo)”“徘(pai)徊(huai)”。

也有专家从字面作出解释。龙钟指垂垂老矣之貌:佝偻著背,倚杖,抬头,缓缓移步,其状似龙弓腰,似钟扣地。这里的“钟”,是敲警钟的钟,古代常用的响器,不是现代计时的钟。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9)

其实从“舂瞌睡”这个方言词,龙钟或理解为同音的“聋舂”。重复一遍,方言舂读钟音。

人老了的标志,躺在床上睡不着,起来坐着又打瞌睡。还有,眼前的记不住,以前的事忘不了。视力减退,听力减退。

又舂着了。爱打瞌睡,听力减退喊不应,“又聋又舂”是人老生理退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说为“老态聋舂”,后误为同音的“老态龙钟”。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10)

赣南古文搞笑版(蹿瞌睡舂瞌睡老态龙钟本为老态聋舂)(11)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80岁了,记者多次拍到他在重要会议上打瞌睡的照片。

(配图来自网络)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