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按力学特性分类

柔性路面:弯沉变形大,抗弯强度小

刚性路面: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小

二、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与特点

道路基层施工工艺施工图(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

路面结构

1、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路基组成,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2、地下水位较高时,①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②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3、基层是路面结构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的竖向力

4、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支路以下道路的面层。

5、路基的性能指标:(定变)整体稳定性和变量

6、路面的性能指标:(承平温滑水声)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不透水性、噪声量。

7、降噪排水路面结构组合一般为: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1、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垫层、基层、面层

2、在温度和湿度不良的环境下设置垫层。路基湿度较大,设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设半刚性垫层;防冻或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3、垫层宽同路基宽,最小厚度150mm。

4、基层材料选用原则:根据交通等级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宜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垫层。

5、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设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设沥青封层防水土工织物。(多选)

6、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7、在临近桥梁、小半径平曲线处、板厚改变处、应设胀缝。

道路基层施工工艺施工图(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2)

纵横缝

8、主要原材料选择

①重交通以上道路、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的道路可选用矿渣水泥,强度不低于32.5级。

②粗集料宜使用人工级配

③细集料用中、粗砂,淡化海沙只能用于支路。

④外加剂的掺量应经试配试验确定

⑤钢筋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

⑥胀缝板采用20mm厚柔性板材制作,填缝料(橡胶树脂类)胶类、聚氯乙烯泥类、脂类、性沥青类。

四、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1、结构形式: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大,粘聚力较小,代表OGFC和AM

密实-悬浮结构:内摩擦角较小,粘聚力较大,代表AC

骨架-密实结构:内摩擦角较大,粘聚力较大,代表SMA

2、主要材料性能与性能

城镇道路优先选用A级沥青,不宜采用煤沥青。

沥青技术性能(结温塑耐安):

粘结性:抗变形

感温性

塑性:抗开裂

耐久性

安全性

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3、普通沥青混合料(即AC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改性SMA适用于快速路、主干路。

五、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考试概率小)

1、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粘度再生沥青的粘度再生剂的粘度等因素。(3个粘度)

2、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空矿饱马流):孔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

3、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等。(排除性能试验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