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1)

美丽

富饶

满目

疮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2)

这首《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在1936年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千万同胞面对国土沦丧,家不能回,仇不能报,被迫流亡的悲惨遭遇。

在歌声中你听到了多少悲苦被倾吐,多少怨愤在爆发?歌曲里的我,歌颂故乡美丽富饶,资源丰富;歌曲里的我,悲哀需要远离故乡,四处流亡;歌曲里的我,渴望国土完整,早日回到故乡回到家人身边。

如泣如诉的《松花江上》,唱出的是一代人真实的耻辱和悲怆经历。1931年9月18日,这个需要永久铭记的日子,山河一夜之间变色 ,中华民族进入了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3)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关于9·18,你需要知道的它们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狭义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发起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名左右的日军击溃。

日军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日军第二师主力占领吉林。几天内日军侵占东北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广义的“九一八事变”

广义的“9·18”事变从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而向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开始,一直到到第二年的2月5日,日军占领黑龙江省哈尔滨为止,共分为三个阶段。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日军进攻北大营,到第二天上午完全占领沈阳城,为第一阶段;9月19日至9月25日,日军基本控制辽宁、吉林二省,为第二阶段;1931年9月25日以后到1932年2月5日,日军最终占领哈尔滨,为第三阶段。

中日双方兵力对比

“九一八”事变前夕,中国东北军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共20万人,分布在东北三省。而日军驻扎东北的正规军1.5万余人,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在兵力对比上,当时的中国东北军十倍于日本军队。

不抵抗命令

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向下传达张学良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因而面对日本2万余人的关东军,20万东北军除有小部分进行了军事抵抗外,全部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东三省大好河山落入敌手,3000万父老成了亡国奴。抗战结束后张学良在日记中回忆,“九一八的事变,是判断的错误,是应付的错误。” 晚年张学良在纽约接受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人访谈时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4)

《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 口述

唐德刚 撰写

索书号:K827/1293-25

九一八事变,对张学良来说是一次对形势的误判,给他带来了一个 “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在像王景芳这样亲历过9·18事变的抗战老兵眼里,“九一八”是国耻日、是国难日、是丧权辱国的标志。

而对东北的三千万同胞,甚至是举国上下来说,九一八事变竟然是永别祖国大好河山的开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5)

《亲历“九一八”》

方军 著

索书号:K264.206/0235

中国人民的苦难从918 这天开始、中国人民的屈辱从918这天开始、中国人民的抗争也从918开始。

918,在走入近代以来最黑暗的这一刻起,中华民族也踏上了从救亡到解放、从苦难到辉煌的曲折道路,开启了从未有过的民族觉醒和命运转折的艰难历程。

关于9·18,你必须记住的他们

王铁汉将军打响抗日第一枪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6)

日寇曾经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却没想到有人违抗“不抵抗”的命令打响了抗日第一枪,这个人就是来自辽宁盘山的王铁汉。“九一八”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第7旅驻地,时王铁汉任620团团长。

王铁汉将军曾回忆,九一八当时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不住在营房。日本人进攻北大营时,上面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于是,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

北大营一战,日军伤亡25人,我军伤亡失踪总计483人。“我们手上就几颗子弹都能打成这样,如果豁出去打,我们旅有1万多人,那几百个鬼子肯定被我们全歼!”

黄显声将军最英雄警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7)

1931年“九一八”事件前夕,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努力搜集日军情报、向上反映,请示对策。但由于张学良不可抵抗的命令,使他不能有所作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率领公安局各分局、队,对日军进行了顽强抗击,直到确实无力继续抵抗,才下令退出沈阳。其后,他以全省的警察队伍为骨干,组织义勇军,对日抗战:转战于辽南、辽西一带,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杨靖宇将军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总司令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8)

“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又担任了哈尔滨市委书记和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赵一曼将军最美女政委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9)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从918的第一声枪响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十四年,一段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程,从任人蹂躏到愤然反抗再到民族独立重获尊严;十四年,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奋斗史,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里觉醒,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冰天雪地里空前团结。

85年过去了,918的血泪疮疤正在愈合,918的历史需要永远牢记。繁荣年代里铭记历史方能永葆警醒,不忘过去才能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背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10)

永远铭记“九一八”

图片来源:网络

shlibrary

上海图书馆信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