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阔别焦作10年后,在郑州工作的唐先生再次回到焦作,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以前大量破旧的城中村不见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南水北调渠两侧的绿化带已初具规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色商业街区热闹非凡,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焦作第一印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焦作第一印象(焦作让城市有颜值)

焦作第一印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阔别焦作10年后,在郑州工作的唐先生再次回到焦作,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以前大量破旧的城中村不见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南水北调渠两侧的绿化带已初具规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色商业街区热闹非凡,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

“3年来,焦作市坚持把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融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的每个环节、每个工程、每个细节,强力推进511个总投资1429亿元的提质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7亿元,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7月22日,面对“百城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联合采访团成员,焦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给出了焦作巨变的“答案”。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焦作市全省最宜居、获得感最高。“我们小区以前可以说是脏乱差,如今变得亮净美,而且规划了停车位。”在焦作市学生路社区部队5号院住了20年的老居民许贵平感触颇深。

许贵平所说的变化,得益于焦作市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及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三依靠、三步法、四机制”的“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并在全市推广,解决了全市249个无主楼院无人管理问题。这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一。今年以来,焦作市又初步确定,2019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39个,涉及建筑面积409.11万平方米、4.08万户,预计总投资3.98亿元,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7月23日,联合采访团一行来到焦作市北部的缝山针公园。住在附近中森家园小区的老人刘家林说,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北部山区每天炮声隆隆、尘土飞扬,原本郁郁葱葱的青山变成了千疮百孔的荒山,矿渣、采坑占用了大量林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后来,焦作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展北部山区生态建设攻坚,建成了缝山针公园,这里成了市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龙翔矿山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白鹭湿地公园等一批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矿山公园陆续建成。2017年3月10日,焦作市首个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使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轨道。

联合采访团在焦作期间,恰逢焦作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观摩活动在温县举行。总投资100亿元、规划用地8000余亩的陈家沟太极文化景区旅游及服务配套综合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占地65亩的中华太极馆项目被整体定位为“具有传统情韵的现代建筑”,是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建筑综合体......正在建设的温县太极小镇向世界讲述着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焦作市致力打造的世界太极城,正成为以文“化”城的一张名片。

在去年113个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测评中,焦作市居全国第15名、全省第1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群众满意度较创建前提升25个百分点,达到98%,并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如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使焦作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42%,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1个百分点,城市“颜值”和“气质”明显提升,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一幅大美焦作的画卷正在怀川大地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