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希望、浪漫和鲜花、巧克力和约会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表达爱意。中国也有类似的节日——七夕节,源自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但明显的是,人们更加喜欢西方的情人节。

英西方的情人节不可同日而语(情人节之所以如此盛行)(1)

情人节何以在中国如此盛行,和钻石的发展一样,这也是一种炒作的结果,只不过背后推动的人变成了中国商人。情人节的英文名为“Valentine's Day”,这个节日最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被人称之为“圣瓦伦丁节”或者是“圣华伦泰节”,若这个节日一直被翻译成这个名字,那现在可能就没有情人节了。

英西方的情人节不可同日而语(情人节之所以如此盛行)(2)

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好转,像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物质条件已经非常好了。此等环境下,人们便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娱乐,很多洋人的节日在那时都是极受欢迎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圣瓦伦丁节”被一些人改译为“情人节”,可以说它能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大半要归功于这次的重新翻译。

英西方的情人节不可同日而语(情人节之所以如此盛行)(3)

很多商家为了促销商品,也开始在社会上大肆的宣传“情人节”,不过“情人”在中国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所以虽然人们比较喜欢,但并不是什么普世的节日。在1993年之后,情人节彻底的响彻了中国,因为当时京城的很多报纸都对情人节进行了报道,这在宣传的同时,也是一种承认,让情人节略带的那些贬义,真正的转化了一种……禁忌的惊喜?

英西方的情人节不可同日而语(情人节之所以如此盛行)(4)

所以情人节真正的意思是“圣瓦伦丁节”,和情人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当时翻译的变化罢了。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愿意用几十元去购买一束鲜花,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的中国,人民币的购买力是非常强的。而现在,不知道各位愿意用多少钱买一束鲜花,送给你最心爱的人呢?笔者是1元都不愿意,凭实力单身,为什么要买花?

英西方的情人节不可同日而语(情人节之所以如此盛行)(5)

喜欢本文,别忘了点击关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