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2016年《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失眠的药物治疗可依次考虑:

(1)短、中效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苯二氮䓬类或非苯二氮䓬类):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和替马西泮。若无效,则选用其他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或雷美替胺来替代。

(2)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失眠患者。

(3)联合使用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

(4)其他镇静助眠剂:如抗癫痫药物(加巴喷丁、噻加宾)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这些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

(5)巴比妥、水合氯醛等虽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但临床上不推荐引用;

由于缺乏疗效和安全保障,不推荐使用非处方抗组胺药或抗组胺/镇痛类药物(非处方“安眠药”)以及其他草本或保健品(如缬草和褪黑素)治疗失眠障碍;

此外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中的Suvorexant已被FDA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

国外失眠最有效治疗手段(看各国指南怎么说)(1)

二、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AP)指南中,针对失眠的药物治疗给出了如下推荐:

▲ 抗抑郁药:

多塞平、三甲丙米嗪、曲唑酮、帕罗西汀治疗失眠证据有限(Ib级证据);

相比于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脑内更多的受体,且残留效应更长,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临床中应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药物(A级推荐);

当共病情绪障碍时,考虑使用抗抑郁药且使用治疗剂量(A级推荐);

即便使用低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也应警惕毒性反应。

▲ 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和喹硫平可改善健康受试者的睡眠(Ib级证据);

喹硫平可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IIb级证据);

由于该类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特点,副作用常见(I级证据)。由于药理作用,这些药物副反应常见且有些“滥用”的报道,综合来看没有作为一线治疗的指征。

▲ 抗组胺药:

未提供证据水平,但此类药物在失眠治疗实践中的作用有限(A级推荐)。

除药物治疗外,失眠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有望发挥作用

国外失眠最有效治疗手段(看各国指南怎么说)(2)

证据显示,针对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患者,CBT-I针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与CBT-d(抑郁)相似,且对于失眠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