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学之城转化为创新发展推动力(筑梦湾区⑤吴光明)(1)

■东莞市高技能实训中心吴光明 全媒体记者 肖延昆 摄

他从教近30年,从初登讲台蜕变成机械高级讲师、高级考评员,岁月是他努力付出的见证;他获奖无数,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都被他收入囊中,并在不断突破自我;他是东莞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享受2018年国务院政府的特殊津贴,是东莞在该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他就是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副主任吴光明。长期以来,他忙着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教出的学生走向各大企业,贡献从他身上学到的知识与智慧。同时他获认证专利发明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并实现产业化。面对种种成就,吴光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强调:“我从不觉得自己多么高尚,不过是在做本分的事情罢了。”

一纸聘请书 与东莞结缘

吴光明是安徽滁州人,1987年,18岁的他参加高考,第一志愿填报南京大学,却因分数不够,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学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原本是想在通讯方向发展的,结果却被分配到一个不喜欢的工科类专业。”他说。虽然不喜欢,但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该学的东西他还是认真学好。1991年临近毕业,东莞理工学校向他投来橄榄枝,邀请他来校教书。他考虑到回安徽老家发展,不如留在广东工资高、机会多。于是他来到东莞,辛苦耕耘30年从未离开,为东莞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技术人才。

吴光明说,当时选择当老师的工科类学生很少,自己进入教师队伍后,也是在摸索中成长起来的。他刚到学校不久,校长就给他安排了一项任务——建设学校实验室。一看到实验室里崭新的设备,自己也犯了难。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多,实践机会少,这会儿突然要操作机器,怎么不犯难呢?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办好这件事。

幸好,他很多同学进了工厂,要了解机械方面的操作技术,去工厂向工厂里的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学校有规定,教师在工作时间不能无故离校,一经发现就要扣除全勤奖。吴光明只好选择在放学后的一段时间,骑着自行车去工厂请教技术工人。

吴光明告诉记者,当时工厂购进很多先进设备,为了安全起见,不会轻易让外人进去,而且工厂的师傅们担心他的目的是想偷走技术,对工厂造成威胁。吴光明向师傅们说明来意,强调自己学习技术,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绝不会对工厂的利益造成损失。经过再三保证,吴光明才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进入工厂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放下教师的身段,把自己当作一名学徒,虚心向掌握技术的师傅们请教。

日积月累,他进过各种工厂,跟许多一线的师傅们交朋友,请教技术,直到最后终于掌握了真材实料的技术,既把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好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校与企业 他搭起桥梁

吴光明是高训中心的副主任,2010年,他参与到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筹建工作中。经过4年时间,高训中心全面对外开展实训业务。

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发现,本应密切交流的学校和企业存在不小的隔阂。他想,如果在两者之间做好沟通,结合各自优点,那么对于双方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于是,他深入学校和企业之间,充当两者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学校,他先是解决教材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企业一线的工人有熟练的技术和实践的经历,却没有宣传意识,不会把它们转化成论文或者教材。老师有意识有能力写书、发表论文,但是没有在一线实践的素材,双方各有优缺点。”于是他想到,不如自己撰写教材和论文来改变这种局面。

于是,他开始了第一本教材的撰写。这本教材有50万字左右,他原本计划每天写1000字,花一年时间写完。结果,由于有长期的实践经历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撰写工作。在出版第一本教材后,他越发起劲,第二本、第三本也陆续出版。据统计,目前由吴光明主编的教材达到了28本,发表的论文有130篇左右。

为了让学生能学到实际的知识,吴光明在实验室的规划上复制了工厂一线的生产场景,着力打造一个“学习型工厂”,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先打好在工厂一线工作的基础。他还提倡学校跟工厂合作,由工厂提供具体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师教学的载体。

为了做好沟通企业的工作,吴光明每个星期都会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和技术工人的需求。他发现很多技术工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一些企业主盗窃知识产权用于盈利。也有工人跟他反映,自己想评职称,但不了解其中的流程。吴光明利用自己的资源,一一解决他们的问题,告诉他们如何申报知识产权,指导他们找项目、评职称。

“自己的工作就是把企业的技术搬到教学上,以及用学校的理论来指导企业,从而实现共赢。”吴光明说,“前者能培养技术过硬的学生,后者能提高企业和工人的整体素养。”

■延伸阅读

吴光明在高训中心任职主要业绩

1.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主持完成“高精密段差磨床的研发与产业化”的新产品研发工作,解决国内段差磨床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填补国内空白。设备量产后,两年销售额逾3100万元,税利443万元。

2.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主持完成“一种新型冷挤压工艺的产业化应用” 的新工艺研发工作,解决国内双向异型孔成型的关键问题。设备量产后,两年产值逾3075.3万元,税利522.8万元。

3.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独著或主编出版各类著作25本,总字数逾千万,大部分书籍多次重版印刷,总数逾10万册,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4.完成数百套较高难度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在《制造技术与机床》《模具工业》《模具制造》等杂志上发表科研和专业技术论文88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解决多项模具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将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有效地转化成社会成果。

5、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成绩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课题类三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南粤优秀教师”。3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实验指导老师”、7次评为“实验指导积极分子”。

记者 王子玺 见习记者 冯灿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