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1)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2)

高姓

姓氏渊源

高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

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中都讲到:“高氏源于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氏的血缘初祖。

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三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

高姓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国,时人称齐太公。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氏的血缘初祖。

齐太公本是姜姓,名尚,字子牙,俗称姜子牙,后人又称为吕尚。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其后人即以吕为姓。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洇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姬昌高兴地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盼望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岐山)迁到丰(今陕西户县),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逝世后,他又协助周武王姬发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在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齐太公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北部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八世孙傒受姓为高傒开始,高氏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四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氏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姜太公望到齐国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齐文公姜赤,有子姜祁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王朝时期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傒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姜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姜诸儿被大夫公孙无知所杀,傒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密召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姜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傒,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傒,字敬仲,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从高傒始,高氏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二百多年。

高傒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今北京大兴);高傒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高量的十世孙高洪在东汉时期为渤海郡太守,定居于渤海郡蓓县(今河北景县)。后来高洪的家族成为望族,子孙传衍甚多,史称高氏正宗。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3)

高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属于以封邑或居邑名称为氏。 周王朝初期的分封建国,是与早期奴隶社会的“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中国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旁。如: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鄗)、莫(鄚)……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记载,“以邑为氏”者共一百六十一个。

第三个渊源:源于由“高”字头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复姓,其中的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或以职业为姓氏、或以居邑名称为姓氏,或以官职称谓为姓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高庙令,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官称,隶属于太常寺,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帝王宗庙,负责案行扫除、布设祭祀牺牲,下属有丞一人、吏二人、役若干,官秩六百石,多为宗族长者承担。

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高力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高力督,全称为高力督军,是西晋时期设置的军制官称,负责掌管高力兵种,也就是统领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外线作战军团,负责都城和重要军镇的外围防御等。后来搅乱两晋王朝统治的,主要就是这些高力兵。

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寔娄(楼)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鲜卑中有楼氏,改高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有寔娄(楼)氏部落。寔娄(楼)氏,亦称是娄(楼)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的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其中的寔娄(楼)氏改为单字汉姓高氏,后融合于汉族,世代称高氏至今,是为河南高氏之一。

第七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改姓或冒姓为氏。

据史籍《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他的父亲徐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改名叫高干,后来成为北魏时期的白水郡太守,徐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为高隆之。高隆之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逝世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侄子徐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氏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亦改姓为高氏,其后代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

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北齐神武帝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于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赐他姓高。另外,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天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南高氏之一。

高姓

著名的唐朝大宦官高力士,是越国公冯盎的曾孙,十岁时,其家因株连罪被抄后流放岭南,被岭南招讨使李千里所阉,武则天圣历初年(公元698年)进宫为宦,曾为武则天所赏识。后因小过错被逐出宫,由中大夫守内侍上柱国高延福所收养,所以改姓高氏。一年多后,武则天又召高力士入宫。在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临淄王李隆基引其为知己,到唐景龙四年(公元)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唐睿宗李旭伦复位,立李隆基为皇太子,高力士因参与谋划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内给事。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高力士又大力协助唐玄宗进行宫廷平乱,功迁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唐开元初年(公元714年)再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由于唐玄宗宠信宦官,尤以高力士为心腹,自此高力士权倾朝野,各地奏文必先呈高力士阅后才进呈唐玄宗,小事便自行决断。一时之间,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高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珙、安思顺等也因巴结高力士才能官居将相高位。此后,高力士收养一大批养子,皆赐姓高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记载,朝鲜半岛有羽真氏族的封建国家高句骊。

羽真氏族部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西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王朝积弱没落,其羽真氏族部落首领朱蒙(邹牟)乘机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史时期,有汉史称其为“夫余族”。

西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骊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到了西秦建弘八年(公元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由于高句骊的国王世为高氏,所以在古代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存在期间,高氏家族一直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骊国被大唐行军大总管李世勣和大将军薛仁贵联军所灭,生擒高句丽王及其权相,屠数十万,收户口六十九万户,唐王朝在王险城设立安东都护府。其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高氏族人后来迁居中国内地,世代相传至今。

例如:

高云(慕容云),其祖父高和(慕容和)实际上就是高句骊贵族的支庶后代,并非真正的鲜卑族人。十六国时期,后燕政权在慕容云执政时期,因称自己为远古帝王高阳氏的后裔,因此再次改回汉姓为高氏,称高云。其后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高氏。

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也是高句骊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时期归附北魏王朝,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世代相传至今。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4)

高姓

后来著名的的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骊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地区,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今北京市密云县一带,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末期,有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部,在金国时期称作纥石烈部,称纥石列氏、纥石烈氏、石烈氏等,明朝时期改称赫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多尔济江)、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今黑龙江虎林)、塔散堡(今辽宁锦县塔山)、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高氏、何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等。

另外,金国时期的女真族纳羊氏族部落,后亦多冠以汉姓为高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以地为氏,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西拉木兰(今河北围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巴氏、白氏、丰氏、陈氏、联氏、包氏、罗氏等。

⑵.蒙古族巴岳图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白氏。

⑶.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豁罗剌思氏后裔,世居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后有女真内扎萨克部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rlos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

⑷.蒙古族乌朗哈特氏,亦称乌尔哈太氏、乌里雅特氏,源出元朝时期斡罗纳儿氏后裔之蒙古陈巴尔虎部落,通古斯语为Ulanghat,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所冠汉姓即为高氏。

⑸.蒙古族高达玛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ngdam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

⑵.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⑶.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语为Gerci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⑷.满族郭尔佳氏,亦称郭罗佳氏、固尔佳氏,满语为Gorgiya Hala,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南部)、长白山区、嫩河(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顾氏。

⑸.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语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国氏等。

⑹.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吉林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果尔吉氏,亦称郭尔吉氏,汉义“铲子”,世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郭洛罗河(今黑龙江乌苏里江诺罗河支流)、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rgi Hala。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三百余族果尔吉氏族人携家眷驻守丹东凤凰城,其后代散居于今辽宁凤山一带,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葛氏等。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高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高傒。

春秋时期,姜太公六世孙文公吕赤的儿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州),称为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傒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当时,公孙无知发动内乱,杀了齐襄公。傒联合诸大臣一齐平定内乱,诛杀了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傒因为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称为高傒氏。高氏就这样诞生了。高傒作为高氏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孙的尊敬和爱戴。

各支始祖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5)

高姓

高子正:原籍江南明洪武初进士,历任陕西西安府知府,陞湖南量,诰授中议大夫,组后居乔徙新康落业六滩楚两处。元至九年已丑六月初三寅时生,寿八十五岁,明宣德八年癸丑十月初三子时卒,葬乔口许家塘高家塘丑山未向竖立碑表。元配:刘淑人。诰封淑人元,至正七年丁亥九月十八亥时生,随公历任湖南宦遊息偕处长沙乔口新康六滩楚塘等处,寿八十八岁,明正统元年丙辰十月十一子时卒,葬乔口许家塘高家塘兴公合冢同向共碑。子三:伯广;伯网;伯成。为湖南长沙高氏始祖。

迁徙分布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6)

高姓

1.迁徙: 高氏虽然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高氏居多。

⑴.春秋至秦时期:

从春秋中期齐国高氏形成,到秦朝这一时期,高氏族人虽因战乱连绵等因素而不断播迁,但大多数仍在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繁衍生息。因高氏形成于齐国,所以高氏在齐国有着特殊的地位。高俣之后世代为齐国上卿。在齐国有史记载的高氏名人还有高厚、高子容、高龄、高无丕等。这一时期湖北、广东等地亦有高氏族人。据《广东通志》记载,东周显王时期(公元前368~前320年)楚国灭掉南越国(今广东一带),南海人(今广东广州)高固归顺。高固以其才能受到楚威王的赏识,用作为宰相。在高固的辅佐下,楚国逐步强大起来,取得霸主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高固自称是齐国高氏后裔,其子孙在广东发展繁衍。

春秋时期,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高俣裔孙高柴,据《史记》记载,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岁。子羔身高不满五尺,性格仁和,且多孝心,后来在卫国做宰相的子路让他做了费邑(今河南偃师西南)长官。《古今万姓统谱》说他为人智不足,而厚有余。后世封他为共城(今河南卫辉)侯。另外,孟子的弟子高叟亦为高侯之裔孙。

战国时,赵国(今山西、河北一带)有高氏族人高共。赵国初年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因高共为赵初人,所以可以说高氏此时已播迁至山西境内。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54年晋国的智伯联合韩、魏进攻赵,将赵襄子包围在晋阳,时间长达一年多。晋阳城中断粮断炊,许多大臣都已起外心,对赵襄子失去君臣礼仪,多有怠慢,只有高共仍严格遵循君臣礼节。后来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围城,说服韩、魏,这样,韩、赵、魏联合一举灭掉了智伯而三分其地。赵襄子对群臣论功行赏,高共得到的奖赏最高。张孟谈疑惑不解,问:“晋阳之难,只有高共没有功劳,为何厚奖?”赵襄子说:“当晋阳危急关头,群臣都懈慢而不顾礼仪,只有高共不失人臣之礼,所以他的功劳在先。”宋朝大诗人范成大对高共极为推崇,在诗中写道:“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战国末年,燕国(今北京、河北一带)人高渐离,因随荆轲刺秦王嬴政而闻名天下。据《史记》记载,高渐离擅长击筑(一种乐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在易水送行时,他击筑和唱。燕国灭亡后,他隐姓埋名,伺机报仇。后来被人发现,秦王得知他善于击筑,就熏瞎了他的眼睛,使其为己击筑。高渐离为秦王击筑时,他在筑内暗藏铅块行刺,结果没有击中秦王而被杀。

⑵.汉、魏时期:

秦朝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后又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是中国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西汉建立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的二百多年间,其统治相对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从汉初的两千万发展到西汉末年的近六千万,增长了将近两倍。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各姓氏稳定发展的。时期,高氏同其他姓氏一样,发展较为稳定。大多数高氏族人仍集中在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繁衍生息。

汉初的高起则为这一时期高氏的佼佼者。据《史记》记载:一次,汉高祖刘邦在南宫(今河南洛阳)大摆酒宴,说:“各位爱卿不要对朕隐瞒,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并且看不起别人,项羽仁慈且有爱心。但是陛下派人攻占城池,所缴获的战利品能够分与部下,与天下人共同享用。项羽则嫉贤妒能,取得战功的人反而受到迫害,有贤能的人被怀疑,取得胜利不予以奖赏,得到的土地不分给部下,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予奖赏,源源不断的后方补给,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杰出的人物。但我善于使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从这一记述中,不难看出高起或为刘邦的谋士,或为大将,其地位自然不低。

汉初的高色也为高氏名人,被列于《汉书》。高色在楚汉战争中有功,被封为祝阿侯,其子高成嗣祝阿侯爵,其孙高弘为长陵(今陕西咸阳)上造(官名)。西汉高氏被封侯的还有汉武帝时的高不识。据《汉书》记载,高不识因跟随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宜冠侯。另外,西汉末年还有大学问家高相、高康父子。

东汉时期,高氏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前所述,高俣第十六世孙高洪做了渤海太守,因居住在渤海蓓县,子孙枝繁叶茂,世代为官,成为当地望族。高氏中的“渤海”堂号即源于此。高洪的四世孙高褒做了太子的老师,高褒下传六世到高隐,当时已是西晋末年,高隐官至玄菟郡(今吉林南部、朝鲜北部及辽东半岛一带)太守。

西晋的政治是在世族大家的把持之下,黑暗腐败,从皇室贵族到各级官吏都极为剥削人民,搜刮钱财,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这就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西晋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在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也不断加剧。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国号汉。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死,子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俘杀太尉王衍等,又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范围大致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一带,渤海高氏族人正在这一范围内。为躲避战乱,高隐率族人数千户从蓓县迁往幽州(今天津蓟县)。四世孙高湖于南北朝时又率族人三千户南下,回迁至东阿镇(今山东东阿)。这次迁徙是有史记载的高氏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除此之外,汉魏时期高氏还有两次迁徙。汉初,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击原六国豪族的势力,采纳了大臣娄敬的建议,把原六国豪族迁往关中。从公元前198年开始,迁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等千万余口于关中,给他们良田豪宅。其后又陆续把诸功臣、官宦世家、富豪之家也迁到关中皇帝的陵地周围,也分给他们田园和住宅。这次迁徙中,山东高氏的一部分迁到关中,并在那里繁衍生息。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以后,吏治更加腐败,终于导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次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北部、海河南部的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起义军活动。部分高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从山东、河北迁往了江苏南部。

汉魏时期高氏还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东汉时期的高诩,平原人(今山东平原),被征为博士,官至大司农。其祖父高嘉,曾教授西汉元帝鲁国诗赋,官至上谷太守,其父高容为光禄大夫。汝南新息人(今河南息县)高获,少年游京师,与汉光武帝刘秀交往深厚,通晓天文地理,数次被拜官而不受。无锡人(今江苏无锡)高彪,举孝廉第一,参与《东观汉记》的编校。涿郡(今河北涿州)人高诱,东汉有名的著作家,少年受学于同县的卢植,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今河南濮阳)令等职,著有《孝经解》、《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

⑶.南北朝时期: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扩张势力,争夺地盘,在一百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过去史书上说有五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个国,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立政权的不止五个少数民族,还有汉族,政权也不止十六个,其中,匈奴族有三个政权,羯族有一个政权、鲜卑族有九个政权,氐族有三个政权,巴氐族有一个政权,羌族有一个政权,汉族有五个政权。北燕(今河北东北部、辽宁一带)是汉族五个政权中的一个。北燕从公元409年建立政权,到公元436年为北魏所灭,共立国二十七年。渤海高氏高隐率族人从蓓县迁至幽州,幽州在北燕的统治范围内,故高隐之子高庆、孙高泰、曾孙高湖三世都仕于北燕。高庆官至太子詹事、司空,高泰任吏部尚书,高湖任散骑常侍。慕容宝即位以后,任命高湖为征虏将军、燕军太守。后来慕容宝出走和龙(今辽宁朝阳),兄弟相残。高湖见北燕国力衰退,就率领族人三千户投奔北魏,之后居于东阿镇。北魏太祖通武皇帝赐爵高湖为东阿侯,并封右将军、镇西将军、秦州刺史等职。

高湖生有四个儿子,长子高真,次子高各拨,四子高稚,三子高谧,官至侍御史,后因触犯法律,被发配到怀朔镇(今山西朔县,后魏六镇之一)。高谧生子高树生,任镇远将军,官至大都督,逝世后被追封为冀州刺史、渤海王。据《北齐书》记载,高树生性情直率,不爱管理家业,居住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因他居住的地方数次出现赤光紫气,邻居们都认为此现象怪异,多次劝他搬家。高树生却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吉祥的征兆呢?”于是仍旧居住在那里,直到高欢出生,其夫人韩氏死去。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7)

高姓

⑷.北齐王朝: 高欢,字贺六浑,因祖父高谧犯法被发配到怀朔镇充军,几代居住在北方边关。因居住地是鲜卑人集中的地方,所以到高欢这一代已经完全浸染了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以致不少人都认为他是鲜卑人。据《北齐书》记载,高欢目光炯炯有神,长脸盘,高颧骨,牙齿洁白如玉,相貌非凡。年轻时家里很穷,直到娶了匹娄氏(后被迫谥为武明皇后),才有了马匹,因而能够到镇上找到一个队主的差事。镇将辽西人段长觉得高欢相貌堂堂,对他说:“你有安国兴邦的才能,不会长期这样下去的。”于是就嘱托他照顾自己的子孙。到了高欢发迹以后,追封段长为司空,并提拔了其子段宁,加以重用。高欢居于晋阳,以大丞相身份遥控洛阳北魏政权。魏帝元修不愿受高欢的控制,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元修杀掉了高欢在洛阳的亲信高乾,高乾的两个弟弟高昂、高慎都投奔到高欢那里避难。元修想利用拥兵关陇的尔朱氏旧部贺拔岳的势力,就任用其兄贺拔胜为荆州刺史。贺拔岳被依附高欢的侯莫、陈悦所杀,元修又扶持陇西宇文泰的势力来对抗高欢。公元534年5月元修下令调集河南诸州士兵,企图袭击晋阳。高欢先发制人,调集了二十万军队分兵南下。元修见大势已去,放弃了洛阳,轻骑入关,投奔宇文泰。高欢进入洛阳以后,于10月拥立年仅十一岁的皇族元善见为帝,是为魏孝静帝;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

元修到长安以后,宇文泰想把他当做傀儡皇帝,元修不甘心,双方矛盾尖锐起来。公元534年冬宇文泰杀死元修,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都于长安,史称西魏。

东西魏分治以后,这两个割据的王朝都企图吞并对方,不断发生战争。公元546年高欢亲率大军十多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想拔除西魏安扎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遭到了西魏守军的坚决抵抗。东魏军队苦攻玉壁五十多天,士兵战死、病死的有七万多人,最后连高欢也病倒了,只好解围而去。这就是玉壁之战。高欢回晋阳不久即病故,终年五十二岁,其子高澄继续执掌东魏大权。

高澄字子惠,为高欢长子。公元531年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公元534年加封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公元536年开始辅佐朝政,进一步加封为左、右京畿大都督。公元538年官拜吏部尚书。公元540年被封为大将军。公元548年被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封为使持节大丞相,统领诸军。公元549年,高澄在邺城被人刺杀,终年二十九岁。

高澄逝世后,其弟高洋继续执政。高洋为高欢次子,字子进。据史籍《北齐书》记载,高洋,少有大志,沉敏过人,外柔内刚,果敢能断。公元535年被授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等官职勋爵。公元543年加封侍中。公元544年又封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公元547年授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公元550年加封齐王、拜国相。同年废黜了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改国号齐,年号天保,史称北齐。

高洋称帝以后,追封其父高欢为献武皇帝(天统元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封其兄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并大赦天下,设坛祭祖。冀州的渤海、长乐(今河北冀县)二郡为先父高欢的始封之国,并州的太原郡、青州的齐郡(今山东淄博临淄),是高氏建立霸业的地方,故这四郡的田租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另封高氏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谱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睿为赵郡王、高孝绪为修城王。又封诸弟,青州刺史高浚为永安王、尚书左仆射,高淹为平阳王、定州刺史,高浟为彭城王、仪同三司,高演为常山王、冀州刺史,高涣为上党王、仪同三司,高清为襄城王、仪同三司,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浞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高洋在位十年,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亡于晋阳,终年三十一岁,谥文宣皇帝,庙号威宗。高洋之后,又先后有五位高氏宗室登基称帝,不过时期都很短暂。

与东魏相对峙的西魏,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泰手中。为了富国强兵,宇文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如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奖励生产等,在军事方面创立了府兵制,使国力逐步增强。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执政。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继位以后,又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改革政洽的措施,使北周的国力进一步增强。而此时北齐则日益衰落。北齐虽然据有黄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有二千万,农业和手工业本来都比较发达,但由于北齐统治者贪图安逸享受,吏治混乱,国势益弱。加之,魏晋以来,统治者多信奉佛教,佛风日励,北齐境内就有四万所佛寺,僧人达三百万之多,这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公元576年北周发兵进攻北齐,攻占了晋阳。公元577年周武帝亲自率兵东进,攻下邺城,北齐灭亡。

北齐立国共二十八年,称帝者八人(加封追谥),高氏宗亲嗣孙有四十九位封王,此外,帝系宗亲任太守、刺史、司空、司徒、大将军、太师、太傅等不计其数。北齐高氏成为国姓,其发展也是空前的。首先,高氏的地位得到确立,国人以高氏为荣,如前所述,元文遥、元景安、徐隆之或赐或改为高氏。其次,高氏执掌北齐军政大权,高氏宗亲多为统治高层。

高欢有十五子,长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皆曾称帝,其余诸子皆封王。被封王的诸子都官居高位为重臣:三子高浚,字定乐。天保初年,封永安简平王,为青州刺史。四子高淹,字子邃,元象中朝,封平阴郡公,官至尚书左仆射。天保初年,封平阳靖翼王,历任尚书令、开府义同三司、司空、太尉等。皇建初年,为太傅。大宁元年任太宰。其食邑所在地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亦为其父高欢受封之地,平阳郡下辖杨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范村东古城址,隋末改为洪洞县),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成为高氏的重要一支。

五子高浟,字子深,元象初年,官拜通直散骑常侍,封永乐郡公。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出任沧州刺史。天保初年,封彭城王,相继任司空、太尉、司州牧、尚书令、领大宗正卿、太师录尚书事等职。

六子高演,字延安。公元538年封常山郡公。公元550年进爵为王。文宣皇帝高洋逝世后,其子高殷继位。由于高殷年幼,当年就被废掉,高演登上皇位,是为孝昭皇帝。《北齐书》记载:“帝(高演)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看。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弥所剋励。轻徭薄赋,勤恤隐。”公元561年崩于晋阳宫,终年二十七岁。

七子高涣,字敬寿。天资雄杰,风流倜傥,幼年时,常以将才自居,深得高欢的喜爱。长大以后,力大无比,能扛得起宝鼎,文韬武略,精妙绝伦。公元538年封平原郡公,公元550年封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镓尚书事等职。

八子高洧,封襄城郡王,早逝。

九子高湛,公元538年封长广郡公。公元550年进爵为王,任尚书令,兼司徒、太尉等职。公元561年孝昭皇帝逝世后登皇位,为武成帝。公元565年让位与其子高纬,称太上皇,公元568年崩于邺城,终年三十二岁。

其余诸子依次为:十子高浩,封任城王,历任司徒、太尉、省绿尚书事等职。十一子高浞,封高阳康穆王,官至司徒。十二子高济,封博陵文简王,任定州刺史。十三子高凝,封新平郡王(后改安定王),任中书令、齐州刺史等。十四子高润,封冯翊王,任定州刺史,后官至太师、太宰。十五子高洽,封汉阳敬怀王,早逝。

北齐时期,除皇室封王的外,还有不少皇族宗亲被封王、封公及官居高位的,共同构成北齐的高层统治。高氏之发展,于此可见一斑。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8)

高姓

⑸.隋、唐时期: 高氏继南北朝魏齐时期空前发展后,进入隋唐,高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577年北周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周宣帝是一个荒淫奢侈、任性胡为的皇帝。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继承他的是八岁的宇文阐,即周静帝。这时,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大官僚杨坚被一些掌握宫廷实权的关西士族郑泽、刘防等拥戴,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第二年,杨坚废掉宇文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这就是隋文帝。公元589年隋灭掉南朝陈,自西晋末年以来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至此又归统一。

从北齐灭亡到隋朝建立,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此时高氏虽然失去了往日皇室国姓的辉煌,但作为门阀势力、望姓大族仍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大盛时期,姓氏门第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后来在隋唐时期,这一制度虽然有所削弱,但其影响仍不可低估。渤海高氏经过北齐的发展,在北方成为继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后的少有的几个望姓大族。

隋朝,高氏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高熲,渤海蓓县人,与北齐皇室同宗。其祖父高季安官至抚军将军、兖州刺史。父亲高宾,初仕北齐,后遭人诬陷而投奔北周,官至鄀州刺史。高颠,字照玄,少时聪敏,善于辞令。隋建立以后,官拜尚书左仆射,封渤海郡公。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命高颎率军攻打南朝陈国,正赶上陈宣帝驾崩,高颠认为按礼节不能发丧,于是奏请班师回朝,因此高颠声望大增,甚得人心。隋文帝对高颠极为赏识,每次上朝都喊他独孤,而不呼他的姓名。公元589年隋朝以高颠为元帅长史,派兵攻陈,由于高熲足智多谋,一举攻下陈国。高颠因功勋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隋炀帝继位以后,侈靡荒淫,高熲因劝谏而被诛杀。高颠文韬武略,明达世务,当朝从政二十年,朝野推极。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高颠推荐的,都各尽其能,成为一代名臣。高熲逝世后,他的几个儿子被发配到边关。其中长子高盛道原为莒州刺史,被发配到柳城(今新疆鄯善鲁克沁)。三子高表仁被发配到蜀郡(今四川成都)。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9)

高姓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它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政治统一,国势强盛,经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边疆各族的社会经济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内地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集权力量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猖獗,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高氏于唐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前后有五位高氏做了宰相,同时高氏又有两次较大规模的迁徙。 隋朝末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沧州阳信(今山东阳信)人高开道,原以煮盐为业,后跟随义军起事。由于作战勇猛,高开道很快成为义军首领,先后攻克沧州(今河北盐山)、海曲(今山东日照)等地。公元618年率兵攻打北平(今河北完县),隋军守将李景弃城而逃。同年,攻占渔阳郡(今天津蓟县),高开道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公元620年高开道受唐招安,封蔚州(今山西太原阳曲镇)总管、上柱国、北平‘郡王。次年,又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后被其叛将张金树所杀。

唐朝,高氏有两次有史记载的迁徙。唐初,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夷”,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公元686年陈元光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并率将士在当地开荒屯田,招徕流亡者,因此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随陈氏父子赴闽的将士均为中原人,计有一千人,六十四姓,其中有不少高氏。高氏将士的家人陆续迁至福建,一起垦荒置家,繁衍生息。唐僖宗时,又有高氏入闽,传六世至高镔、高镒,迁居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其后裔再迁至南安埕边(今福建南安)和安溪太平(今福建莆田仙游枫亭)。

⑹.五代十国时期:

荆南高氏在唐末发动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重大打击。公元907年占据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军阀朱温废掉唐哀帝李祝,自称皇帝,建号为梁。五代十国的局面从此开始。

所谓五代,是指先后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五个朝代。五代的统治地区主要在淮河北部的黄河流域一带。淮河南部另有九个割据政权,它们是:吴(公元892~937年,都扬州)、南唐(公元937~975年,都金陵)、吴越(公元893~978年,都杭州)、楚(公元896~951年,都谭州(今湖南长沙)、南汉(公元905~971年,都广州)、闽(公元925~965年,都福州)、前蜀(公元891~925年,都成都)、后蜀(公元925~965年,都成都)、荆南(公元907~963年,都江陵)。这九个政权加上割据山西的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太原)史称十国。

十国中的荆南政权为高季兴所建。据《十国春秋》记载,高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原名高季昌,因避后唐献祖名讳而改季兴。少年时喜爱武术,有胆略,与孔循、董漳同为汴州富商李让家童。朱温镇守宣武时,随李让投降朱温,并改姓朱氏并为朱温看中,任为毅勇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朱温率汴州军队攻打凤翔(今陕西凤翔),守将李茂贞紧闭城门不出来迎战,朱温想收兵退回河中。高季兴进言说:“天下的英雄豪杰期待这场战役都有一年了,现在城里的兵都已疲惫,破城只在旦夕,而大王您所忧虑的是守军闭门不出以使我军劳累,这可以想办法诱使他们出来。”朱温觉得此话有道理,就命高季兴办理此事。高季兴招募到一名勇敢的骑士,名叫马景,并向他面授诱敌之计。马景带领几个骑兵跑到凤翔城门下,拍打城门告诉城内的守军说:“汴州的军队准备东撤,前锋已经离去。”城内守军信以为真,于是打开城门,追击汴州的军队。朱温的军队随后杀进凤翔,斩首九百余人,大获全胜。高季兴从此名声大振,公元903年被任命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团练使,后升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复为高氏。

荆南高氏归顺北宋以后,子孙后裔大多为宋所用。其中武信王四个儿子,高从翊任右卫将军、高从让任左清道率府率、高从谦任左司御率府率、高从诜任右衙率府率。文献王六个儿子,高保绅为卫尉卿、高保节任司农少卿、高保逊任左监门卫将军、高保衡任归州刺史、高保膺任峡州刺史、高保寅任内作坊使。保寅四个儿子高辅政、高辅之、高辅尧、高辅国皆中进士。武信王有五个女儿,自小偏爱佛道,后都削发为尼,各居一处,为佛华寺、菩提寺、庄严寺、石佛寺、法轮寺等。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契丹族逐步强大起来。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部族首领。公元916年他仿汉人王朝体制,称皇帝,建立国家。耶律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反唐,唐派兵讨伐。石敬瑭向契丹求援,称耶律德光为父,并答应事成后割地称臣。契丹兵南下灭唐,立石敬瑭为帝,这就是后晋。石敬塘则割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还送帛三十万匹。

十六州是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邱)、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河北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并(今山西朔县马邑镇)、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北宋末期称这些州为燕云十六州。十六州是河北和山西北部形势险要的地方,契丹得到这些地方对中原是一个威胁。

石敬瑭对契丹奴颜婢膝,虽买得了契丹主子的欢心,却引起了晋国臣僚对他的极大不满。他逝世后,其侄石重贵即位,改变政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表示要摆脱臣属关系。公元944年契丹兵南下攻晋,辽晋战争打了两年,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又进军开封,晋亡,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兵占领开封后,大肆抢掠,从开封到各州,从官僚到平民都不能幸免。契丹兵的强暴,引起了广大汉人的强烈反抗,最后不得不撤回北方。晋辽争战的地区,正是高氏族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躲避战乱,部分高氏南迁至江苏及河南南部。

高姓来源的历史演变(天下高姓来源)(10)

高姓

⑺.宋、元时期: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发动兵变,推翻后周小皇帝柴宗训,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北宋建立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先后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及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宋建立之初,辽国更趋于强盛,在宋西北部的党项族也强大起来,以后建立西夏国。辽国和西夏多次进犯中原,对北宋的国势及政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北宋是靠兵变建制立国的,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北宋对军队进行了改革,解除了军人节度使的职务,使兵、将分离,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虽然便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但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宋与辽和西夏争战的地区为河北、山西、河南一带,如前所述,这一地区是高氏比较集中的地区,为躲避战乱,有不少高氏族人南迁。

北宋末年,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人发展起来。公元1113年完颜部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统一了女真各部。次年,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反抗辽国的。

现代在陕西省汉中市各县都有高姓,其中城固上元观有高尚志,解放前曾任国民党南京上校军医,解放后一直从事医疗工作,在文革期间曾经被遣送回农村,后被平反。子女有高光耀,高光莉,高光琰,高光新,高光东,高秀霞。以上人员现在均在陕西省汉中市,高尚志的孙辈,重孙辈数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