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2023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成都高新区将以“项目集群”为重点,加快推动四大重点片区建设。其中,未来科技城要在“功能转向”上求突破,注重从主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聚人兴产和城市建设并重,奋力推动片区开发建设再上新台阶。

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在加快推动

“高品质生活聚人”攻坚行动。

在“冲刺一季度”的关键时期,

成都未来科技城草池社区

幼儿园和小学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

将“规划图”转变为“实景图”,

项目预计于5月底前完工。

草池社区幼儿园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1)

建筑总面积约0.72万平方米,预计设置12个班级,配备有多功能教室、运动区、种植区等。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2)

草池社区小学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3)

建筑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预计设置36个班级。配备有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学术楼、多功能活动室、环形跑道运动场、篮排球场等。外观以白色为主,棱角分明,简洁大方,颇具线条感。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4)

儿童友好 配套齐全

打造活力校园

走进草池社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项目建设现场,校园美化绿化等总坪施工正在火热进行中,现场井然有序。两所学校仅一街之隔,学校的主体建筑都已基本完工,项目已进入最后装修收尾阶段,预计在5月底前完工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5)

坚持以“从一米高度看城市”为基础,成都未来科技城在校园功能布局上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和空间设计中,打造融合安全慢行、趣味活动、智慧管理的儿童友好学校空间。

草池社区幼儿园设计采用积木元素,白黄相间的教学楼外立面上分布着错落有致的玻璃窗,光线充足,色彩对比鲜明,创造出多层次、有活力、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空间。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6)

草池社区小学教学楼采用独特的“E”字形设计,中枢走廊作为整个建筑的“脊椎”,串联起所有功能单元,是学生课间玩耍、交流的空间,成为激发校园活力的重要场所。

学校中庭平台中出挑的两个“盒子”为多功能活动室,空间可灵活分隔,能够容纳各种课外文体活动,层层退台形成多层立体的室外活动平台,使校园空间与城市风貌、自然景观形成视线上的良好互动,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交流互动,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7)

两所学校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成都未来科技城区域教育布局,有效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周边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8)

聚焦“三个做优做强”,

成都未来科技城始终践行产城融合、

职住平衡、绿色低碳理念,

坚持以实物量为导向,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能级。

目前,一批重大项目

和重点片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一幅人城境业相融共生的

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国际教育园区正式投用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9)

国际教育园区是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地标性建筑和科创重要承载地。在成都龙泉山以东,毗邻成都地铁18号线福田站的浅丘地带上,总建筑面积约54.8万平方米的国际教育园区已然成型。

今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区,首批师生已正式入驻。这是成都未来科技城第一个实际落地入驻的校地合作办学项目,标志着成都未来科技城从“建城”向“聚人”“营城”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1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按容纳2.5万名学生规划设计,将设置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以及1个高高原研究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整合吸纳全球航空产业优质资源和创新人才,发挥培养民航专业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为成都未来科技城搭建更优质便捷的人才库资源。

成都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一期等项目即将开建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11)

推动应用性科创区人才公寓、成都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一期等10个公服配套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启动建设高品质商业和住房50万平方米,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人才公寓建设是成都未来科技城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重要举措之一,人才公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产业人才引进打好“安居基础”,进一步推动人才、产业的聚集。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成都东部新区新建学校(成都高新区这里将新添2所学校)(12)

按照“优质均衡、就近满足”原则,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福田幼儿园、福田小学已建成具备投用条件,未来科技城科学艺术交流中心整体完成85%,打造以“轨道 公交 慢行”的绿色公交体系,实现地铁、公交枢纽等多种交通的零换乘和无缝连接。

2023年

是成都未来科技城“产业攻坚年”,

围绕功能转向,

成都未来科技城将

持续做优做强片区城市功能,

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动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加快聚集。

信息来源: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