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86482979248554555/

原文“四象符号图”以上的内容保留,“四象符号图”以下的内容更补如下:

我们以春、秋分为例,画一幅太极阴阳四象天球坐标系图(见下图)。图中O点就是太极(地面观测站),大圆NESW叫做阴阳圈(地平圈),半圆NZS为阳(昼),半圆SZ'N为阴(夜)。大圆PZ P' Z' 叫做老阴老阳圈(子午圈)。大圆ETWT'叫做四象圈(周日圈),太阳位于E易经上称为少阳(日出),太阳位于T易经上称为老阳(午正),太阳位于W易经上称为少阴(日落),太阳位于T'易经上称为老阴(子正)。

太极阴阳有科学依据吗(太极阴阳和四象)(1)

太极阴阳四象与天球坐标系

图中符号说明:

O:太极或太一,地面观测站。

E:少阳(日出),地平面东点。

T:老阳(午正),太阳过上中天的瞬间。

W:少阴(日落),地平面西点。

T':老阴(子正),太阳过下中天的瞬间。

N:地平面北点。

S:地平面南点。

h:太阳高度。

P:北天极 ,将地轴经地球北极向外延伸,与天球相交的点。

P':南天极,将地轴经地球南极向外延伸,与天球相交的点。

Z:天顶,垂直于地平面的直线无限延长,在地平面以上与天球相交的点。

Z':天底,垂直于地平面的直线无限延长,在地平面以下与天球相交的点。

由于太阳赤纬的变化,使得太阳每天过四象点的时间也随着变化。我们以北纬34⁰32'河南省新密市西北的伏羲大峡谷为例,说明二分二至日午正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

太极阴阳有科学依据吗(太极阴阳和四象)(2)

伏羲大峡谷二分二至午正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

冬至日,午正太阳高度为32⁰01',7:29日出,17:18日落,白昼9小时49分,黑夜14小时11分。春分和秋分日,午正太阳高度为55⁰28',6:00日出,18:00日落,白昼和黑夜各12个小时。夏至日,午正太阳高度为78⁰55',5:12日出,19:42日落,白昼14小时30分,黑夜9小时30分。

由此可以看出,天球坐标系中的地面测站、地平圈、子午圈、周日圈等概念,都是建立在太极、阴阳和四象基础上的。不管怎么说,太极阴阳和四象的实质就是一个天球坐标系,只不过那时伏羲没能上升到理论层面。伏羲距今已有7000多年,他的太极、阴阳和四象理论为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伏羲发明的太极、阴阳和四象是天文学的源头,其时间远比埃及、英国、印度和迦勒底人的天文学创立时间早。

至此,你认同“天文学源头在中国”的说法吗?

太极阴阳有科学依据吗(太极阴阳和四象)(3)

天文学名词与易经名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