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只满脸写着不开心的小家伙,它可是网上的新晋表情包。黑色的凹凸不平的皮肤、圆滚滚的身体、向下的嘴角,天生一张哀怨脸,但又有几分委屈与不甘,难怪广大打工人会被它打动。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1)

像极了不开心的你,图片来源 gbif


那这个像是牛油果成精的小家伙究竟是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2)

牛油果成精VS真的牛油果,图片来源 oneearth


没有脖子的小丑蛙

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像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蛙,但这个长得像牛油果的小家伙确实是姬蛙科(Microhylidae)短头蛙属(Breviceps)的一员,即非洲雨蛙(Breviceps fuscus)。


短头蛙属的很多成员常被称为雨蛙,它们主要分布于东非和南非的干旱至半干旱气候区,就拿非洲雨蛙来说吧,它是南非特有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斯韦伦丹到奥特尼夸山脉南面山坡的开普褶皱带(Cape Fold Belt),其他地区少有报道。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3)

非洲雨蛙的分布范围,图片来源gbif


其实,仅看非洲雨蛙的名字,以及它所属的短头蛙属,就能对它的整体情况有个大致了解,“fuscus”本身就有“深色、暗褐色”的含义,而短头蛙属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就是头部短小,和整个躯干融为一体,看上去整体近似球形。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4)

雨蛙们差不多都是圆滚滚的,非洲雨蛙(左);散疣短头蛙(中);多疣短头蛙(右),图片来源gbif


所以正如你看到的那样,非洲雨蛙看上去就像个黑乎乎的牛油果,但把它们比作牛油果其实是放大了它们的体积,非洲雨蛙体型微小,体长只有40-50毫米,还没有牛油果大(大个的牛油果接近20厘米长)。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5)

也就拇指粗细的非洲雨蛙,图片来源gbif


与短头蛙属的多数成员一样,非洲雨蛙的四肢较短,指端扁平,像个小铲子,它们的皮肤上密布颗粒状的小结节,背部和头面部尤其明显,这让它们看上去更像熟透的牛油果了。


不需要水的两栖动物


虽然名字中有个蛙字,但非洲雨蛙却活脱脱像个蛙类中的叛徒,它们不善跳跃、不能游泳,甚至连蝌蚪这种典型的蛙类幼年形态都直接跳过,从受精卵直接发育成幼蛙(雨蛙不同于其他蛙类的特点)。


非洲雨蛙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周围往往是灌木丛或森林,它们居住在地下(有时也会出现在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的植被上),通常过着穴居生活。非洲雨蛙雨蛙铲子状的后肢可以用来挖洞,它们能挖出深达150毫米的隧道,然后就藏身洞中以保持身体湿润,平时则捕食白蚁、蚯蚓等小动物为生。


被命运捉弄,图片来源 gbif与多数两栖类动物不同的是,非洲雨蛙居住地附近通常并没有开放水域,反正它们也不会游泳。不过不会游泳归不会游泳,如果真的掉入水中它们也不会丧命,只要把肚子鼓起来就可以浮在水面,顺利逃出升天了。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6)

不会游泳但也不怕水,图片来源 gbif


在繁殖季节(通常是夏季),雌蛙交配时背上会分泌粘性物质,这样雄蛙在抱对(生殖期的雄蛙趴在雌蛙背上,并用前肢紧紧抱住雌蛙)时就可以抱得更牢。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雄蛙会留在洞里守卫着卵(卵呈黄色,直径为8毫米),直到小非洲雨蛙孵出(不在水中生活,自然也没有蝌蚪这个阶段)。


气鼓鼓的只是为了防卫


非洲雨蛙体型小、不能跳、不能游泳、还没有毒,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只能任人宰割,它们还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那就是将身体胀大。除了在掉进水里时鼓气逃生,非洲雨蛙膨胀并扩大身体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说遇到危险时恐吓威胁对手。它们一旦感到不安和受到威胁,就会让自己的身体胀大,就像一个充气的气球,看上去体积变大不少,如果对手还不退却,它们甚至可能采取更具攻击性的行为。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7)

我超凶,图片来源gbif


有时,它们也会在自己的洞穴中膨胀身体,紧紧卡在洞里,这样一来敌人就很难将它们拖走,听上去也是个很不错的防御措施呢。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8)

“气鼓鼓”的非洲雨蛙,图片来源 gbif


非洲雨蛙看上去弱小可怜又无助,但它们的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虽然分布范围不大,但在局部地区数量丰富。可能给非洲雨蛙的生存造成潜在威胁的因素包括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栖息地丧失,好在它们生存的大部分地区现在已经划为保护区,种群数量目前很稳定,看上去完全不用为它们担心呢。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这世界真有这么丑的东西存在)(9)

蛙蛙加油,图片来源 gbif


END

蝌蚪五线谱原创作品,转载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