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躺平了(别再躺平了)(1)

这是我的第 194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2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6 分钟

01 每日私人成长暗器

1. 用五年做你的“一辈子”

李笑来老师曾经用“七年”当做他一辈子的周期;第一辈子是第一个七年,第二辈子是第二个七年。

你可以用五年、七年或者其他时间作为你“一辈子”的周期。

为什么要这么做?

前段时间,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某明星对自己即将步入四十岁感到很焦虑,男明星安慰说:“不用太担心,四十岁只不过就是新的二十岁。”

是啊,四十岁就是新的二十岁。每一个新的五年、七年,也是你重启人生的关键节点。

把五年当成一辈子来过,每一年都是不同的风景。

每来到一个新的“一辈子”,我们就像“蜕变”一样,往事清零,重新开始。

除此之外,相比于一辈子,五年时间比较短,时间也更可控。

为什么要制定“三年计划”、“五年计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在一段不短也不长的时间里,更好地把控自己的目标。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毕业演讲中,曾经分享过这么一段经历。

17岁他看到了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假如你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那么总有一天你是对的。

于是,乔布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假如今天就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想要这样做吗?”如果连续几天得到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他就知道,他需要改变了。

用五年当做我们的“一辈子”,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这样问自己:“假如我这辈子还剩下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我要做些什么?”

假如你这辈子还剩下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你要做些什么呢?

2. 先别着急赚大钱,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认知更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情况,我们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如果偶尔凭借运气赚到了一笔大钱,在认识水平还没达到的情况下,凭运气得来的钱,最终大概率会凭实力亏掉。

你觉得40岁之后赚到的钱,占我们一辈子赚到的钱多少比重?

根据研究显示,40岁以后赚到的钱,大约占到一生当中赚到钱的70%-80%(像巴菲特这种专注于指数投资的人来说,这个比例应该超过90%了)。

所以急啥呢?现在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还很年轻,就已经放弃了奋斗。

年轻的时候,先把“赚大钱”往后放一放,努力向上生长,认知够了,钱自然就来了。

3. 养成“复盘思维”

假设每周提升1%,你猜一下,一年之后可以提升多少?

结果可能会超过你的想象。在复利的叠加效应下,每周增长1%,经过一年,就能提升将近70%!

养成定期复盘总结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帮以后的自己“避坑”。

反思的时候,除了思考自己哪些做得好之外,更要思考哪些地方做得还有待提升。除了找到问题,还要找到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

如果你能每周给自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个反思总结,一年之后,你会见证蜕变的自己。

大家都躺平了(别再躺平了)(2)

4. 拥有“记录思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当你脑子里冒出一个灵感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告诉自己,我先把手里的事情忙完,等会再来想它。

等你忙完之后,我猜,你大概率已经忘了刚才想的什么东西了。

我的记录小工具主要有这几个:笔 便签本、手机的备忘录、录音设备等。

我是怎么用这些工具的呢?

笔 笔记本是我最常用到的工具。平时当我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我都会在桌面左侧放上一叠便签本和一支笔。

我会把便签本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负责记录灵感,另一个区域负责记录脑子里突然想到要做的事情。

想到的这些内容,我都会按照序号记录好。想到了就赶紧记,记录好之后不多停留,赶紧回到手头的事情。

等手里的事情彻底忙完之后,我再重新回过头来看看本子上记录的东西。

手机里的备忘录或者录音软件也是类似的记录方式。条件不允许我用笔写时,我就会借助这些电子工具。

比如在坐地铁或者走路的时候,如果我想到了某件事情,我就会给自己发一条语音,或者赶紧在备忘录里面记下。

这些内容看上去可能非常零碎,但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你会发现,这就是自己的一个巨型素材库。

5. 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

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先动起来,动起来,你就超过了80%的人。相信我,这是真的。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屈服于“爱偷懒”的大脑了。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显示,不是先有“执行力”,再开始行动,而是先开始行动,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执行力”。

我以我的亲身经历举两个例子。

我这人以前比较宅,能宅到什么程度呢?说好了上午出门,结果我可以在家里窝一天。

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呀,每天都要出去走走才行 ,怎么办呢?有一天,我逼自己出门,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就把门打开,出去走两步,就可以回来。

结果一开门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越走越想走,最后直接走了大半天。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写作的。

有时候,我前一天脑子被“榨干”了,第二天感觉想不到什么东西,特难受。后来我怎么做到呢?

我告诉自己,先写两句话,先把能想到的写出来。

有时候,写着写着,你就能得到平时冥思苦想也难以获得的灵感。

写了几句话之后,灵感逐渐迸发。越写越多,最后停不下来。

我的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如果你只是想依靠大脑的“执行力”带你行动,那我要告诉你,很难。因为大脑也很懒。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能向上迈出一个个台阶,光想没用,你得让自己先迈出第一步。

开始行动之后,大脑就会激活我们的执行力。

大家都躺平了(别再躺平了)(3)

------------------------------

最近,关于“躺平”的讨论越来越多。关于对待人生的态度,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面对不确定的压力与环境,我们可以选择“躺平”,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做出一些改变。

哪怕只是迈出微小的一步,在时间的见证下,我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