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殷田 王函

枣庄脆豆腐(原来豆腐的前身是毛豆)(1)

大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原产于中国,古称“菽”。但很少有人知道,烧烤摊上的毛豆和黄豆最大的区别竟然是——毛豆是新鲜带豆荚的黄豆,晒干之后便称了常见的黄豆。夏季的烧烤摊上来一盘毛豆,叫几瓶啤酒别有一番滋味。

7月的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毛豆喜获丰收,这些毛豆将被运往菜市场、辣椒酱厂等地,最终端上餐桌。提到豆子,豆腐是永远绕不开的美味。豆腐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都有哪些工序?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薛城区周营镇石门村,找到了一家手工豆腐作坊。这里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豆腐的手艺,做出来的豆腐脑和豆腐吃起来味美鲜嫩,清新可口。

这家作坊是夫妻店,孙晋明和韩敏夫妇二人做出来的豆腐在薛城小有名气。黄豆要提前浸泡一个晚上。按几年前的做法,需要把泡软膨胀的黄豆放入石磨中磨成豆片,一边磨一边加水,将黄豆磨成豆浆。孙晋明夫妇改进了制作方式,自制了一台磨豆浆的机器,孙晋明介绍说,这样能比手磨省下不少时间。

磨出的豆浆很浓稠,磨好的豆浆需要放到锅中小火煮开。韩敏一边往炉灶里添柴,一边拿着勺子搅:“一定得用小火煮,不然容易粘底糊锅。尤其是快开的时候,慢慢升起来的泡沫容易溢出来,得小心。”豆浆煮开后豆香四溢,闻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豆浆煮开后,便是豆腐制作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点卤水。点少了,豆腐嫩,点多了,豆腐就老了,吃着苦。多年制作豆腐的经验,韩敏已经练就了一手的好本事,几十秒的时间就制作好了卤水,点进煮开的豆浆中。五六分钟后,豆浆便凝固成了“豆腐脑”,柴火灶做出的豆腐脑尝起来香味更为浓厚。豆腐鲜嫩可口的诀窍是在于豆腐脑的放置时间,放置半个小时左右味道更美味。

接下来就是压制,把豆腐脑盛到模具中,放置上重物进行压制。韩敏说,就这样放置一夜,豆腐就做好了。从豆到豆腐,经历了磨、熬、点卤、压制等多道工序,最终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售卖的豆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枣庄脆豆腐(原来豆腐的前身是毛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