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满结束了。

我一边写下这句话,一边觉得哪里不对。

而最近看到的很多,诸如“清明哪里玩”、“清明旅游攻略”和“来个说走就走的清明”的标题,就会觉得一种难以名状之怪。

大概是,相对严肃、传统的祭祀文化与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文化,气质不太一样?

于是,我便开始查找,清明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一个热门旅行假期的。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1)

时间回到2007年12月7日,这天正式宣布,清明节将成为法定假期。

于是2008年4月4日-7日,也就成了第一个清明小长假。

而2008年初,先后四轮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了湖南、湖北等19省。

冰灾后的百废待兴,似乎让很多地方对清明小长假旅游寄予厚望。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2)

湖南当地媒体对首个清明小长假有这样的描述:

“尽管我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冰灾,但目前省内景点皆已恢复游客接待能力。”。

“因灾受损的旅游设施也都修葺一新。”

“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省内的各大景点也都精心准备迎接客流的小高峰。”

可以看出,对于彼时首个清明假期,湖南旅游业是抱有期望的。

而同样面对冰灾挑战的湖北,不约而同地也对首个清明小长假的旅游市场寄予厚望,譬如湖北恩施当地媒体,以“如何利用清明节开发旅游产品”为题,首段即发出感叹:“如何做好清明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确实值得深思和探讨。”

但是,首个清明假期到哪里旅游?旅行看什么?

清明时节虽雨纷纷,但同时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上海于是以赏花游作为主打,在假期前,官方发布了《清明假期市民旅游指南》,推荐了一系列上海市郊短途游路线和景点。

可以看到,一线城市上海同样对那个清明假期的旅游业抱有一定的期望。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3)

然而,多地的热切期许也许不过是一厢情愿

根据某程旅游网当年的调查,首个清明假期,27%的受访者表示清明将以和亲人团聚、扫墓为主,而26%的受访者则表示没有出行计划。

吊诡的是,在那个互联网影响力还远不如纸媒,没有自媒体,没有互相抄袭标题和选题的年代。

多地的本地报纸却异口同声地以“清明小长假旅游有点冷”为题,报道了首个清明小长假旅游业不愠不火的状态。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4)

虽然时至今日,依然会有零星的类似报道,但以下摘录的当时的一些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观念,还是小长假旅游发展情况均与今时今日大相径庭

其时,各媒体分别采访了多家旅行社负责人,纷纷认为“利用清明节休假促成小旺季眼下还欠火候。理由是本地百姓认为清明节除了祭祀,一般不宜出门。”

当然也有例外,譬如重庆、北京以及山东个别城市当年就有不少清明假期旅游红火的报道。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5)

以烟台为例,2008年清明节假期,烟台共接待游客1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3万,当地媒体用“火爆”来形容。

没想到在2018年,刚好十年后,烟台发布的旅游业数据指出,清明期间烟台共接待游客167.06万人次,实现游客消费18.9亿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6)

短短十年,从不愠不火,到整个旅游观念、生态实现巨量的转变,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致是2011年和2012年左右——

我用近乎地中海的头脑遍查后,发现两个佐证。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7)

翻查某度,2008-2010年间,主流媒体仍多见“不愠不火”、“平淡”等描述,大约是从2011年各地纸媒开始陆续出现以下这样类似的报道。

清明节提前几天去比较合适(严肃分析什么时候开始)(8)

而翻查谷歌趋势指数(Google Trends),自2008年起搜索用户对清明假期的关注度开始上升,到2012年达到顶峰,搜索关注度达到该指数最高值100。与此同时,媒体报道开始出现“清明假期创春季旅游新高峰”(大众日报)、“清明假期开启旅游旺季”(大河报)等描述。

这样的大致研究显然不算严谨,但也确实可以看出,旅游观念已经逐渐深入民心,清明节已经明显地从一个传统节日,逐渐转变成传统习俗和旅游功能相融的二元角色

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该祭祖的时候就祭祖,完了后有空的话就去旅行,或拼假出游。

何况随着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概念的推广和发展,回乡或祭祖,又何尝不可以是一种旅行呢?

一样也是拍几张风景和自拍,加上定位,然后就发朋友圈了,哈哈哈。

“你们扫墓就扫墓,别搞得像去哪旅游一样,搞得我还有点羡慕!”(网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