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需要具有想象力,因为诗词是抽象和含蓄的文学艺术。就像画家在方寸间描绘千里江山,不仅要注意虚实结合、浓淡搭配,而且还要懂得留白,才能让观者发挥想象,方可使作品雅俗共赏。
除此之外,诗歌不是散文,不能一味地叙事和说理,必须采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才能打动读者,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被作品感染。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于写诗,下面介绍晚唐才子的一首绝句,脍炙人口,南宋一位诗人也深受感染。
白鹿洞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唐末著名诗人。他20岁中进士后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贯休等相互切磋赠和。晚年退隐之后,诗人却没有去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解惑。他去世时,朝廷封他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等封号。
王贞白一生作诗很多,亦颇自负,他的作品笔致清婉,清俊自得。这首诗反映了他读书非常专心,更彰显出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白鹿洞在庐山五老峰南麓,此处青山环抱、碧树成荫。虽然名为“白鹿洞”,实际只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诗人在此幽静的环境中读书,不仅没有喧嚣和干扰,而且还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很多启迪。
开篇就显得有些突兀,“读书不觉已春深”。诗人刻苦读书,心无旁骛,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长时间。一个“已”字,传达出诗人的惊觉,更反映了时间之久,竟然不知春天早已就在身边,处处都是生机盎然。
次句更是妇孺皆知,“一寸光阴一寸金”。作者用金子比喻美好的时光,而光阴本来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可用尺去测量,诗人却说“一寸光阴”,更体现出自己对时间的珍惜。
自古以来,描写时间的诗词非常多,这一句也是非常经典,作者不仅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也希望世人不要无谓地浪费光阴,更告诫读书人要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其实更加精彩,“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诗贵含蓄,如果总是平铺直叙,后面依然接着讲道理,就立刻显得生硬无趣。所以诗人转而说,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自己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和教导。
道人,即指白鹿洞的道人;周情孔思,指古代读书人需要静心学习的儒家典籍。诗人学习太专心,不愿耽误片刻,但又不如道人可以耐得住寂寞。后两句虽然看似闲笔,其实正是补叙首联的“不觉已春深”,也让全诗更加具有趣味。
南宋一位诗人有感于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也写了一首绝句,即宋代学者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者在前两句表现书房的宁静,屋顶上雀影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可是诗人却静坐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书,根本没注意春天过去了很久。这首诗语言朴实平易,景物描写生动贴切,开篇就充满了一种喜悦气氛,后两句却饱含哲理。
这两首绝句都非常优秀,不仅极具诗情画意,而且都充满理趣。尤其是王贞白的作品一直被广为传诵,更被名家赞赏不已,所以后世就不断有人效仿和引用。叶诗的尾句就是化用了王诗首句的意境,也从侧面反映出王诗影响之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