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圣公上墓”习俗

广泽尊王以至孝闻名

祭扫封茔

是尊王民俗佛事中

最为隆重的盛典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

广泽尊王率十三行祠太子尊王封茔祭祖

祭扫封茔,俗称“圣公上墓”。祭扫封茔“三年一举”,相传成俗,就是祭扫封茔,至少要连续三年,才能暂停。祭茔谒祖日期皆在当年八月圣王寿诞之后。太王太妃茔地从封茔伊始享受王爵之祭仪,这是祭陵的最高礼仪,仪式古典庄严,场面隆重热闹,简称“王祭”。

郭圣王父母的茔地在清溪河内,即现在安溪县金谷。据云:理宗开庆(1259年)加封郭圣王“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同时追封其父母为“太王太妃”,从而该茔地成为太王太妃封茔。

封茔左祀太王,中立圣旨牌,右祀太妃,还配有后土(土地爷)。杨长者墓祔祀于封茔之旁。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2)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3)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4)

开 茔 门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5)

“开茔门”通常在:当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参加者:主祭及福安社(即:山一、山二村,负责“圣公生”即每年农历二月廿二、八月廿二,并设立祭主局,轮值举行祭奠封茔活动)各保代表。

首先在龙山宫、并到凤山寺摆顺盘(糖饼或咸梅金桔等三盘),上香祷告。然后一路吹 “吹”敲鼓(大鼓吹)放鞭炮到太王太妃陵园“开茔门”。“开茔门”即依次在太王太妃茔,土地公,杨长者墓前摆上供品(猪脚、公鸡、糕粿 、水果、菜碗、茶酒等),上香祷告,烧金放炮,然后用毛笔沾鸡蛋清搅拌朱砂的红色混合物在墓碑上描红碑上的字。沿途张贴、分发路头帖,通告祭扫封茔的日期时辰。

路头帖样式

奉旨特祭

敕封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加封保安广泽尊王,率XX县XX乡社祭主XXX,谨择于XXXX年XX月XX日∕农历八月XX日,由龙山宫起驾,直诣清溪河内致祭太王、太妃封茔,越于XXXX年XX月XX日∕农历八月XX日回驾。

特此布闻

祭主:XXX谨启

XXXX年X月X日

起 驾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6)

起驾,俗称起马。祭扫封茔活动通常凤山寺郭圣王金身,龙山宫郭圣王金身,福安社郭圣金身王都会参加。由于龙山宫是郭圣王母子的故居地,一般都从龙山宫起驾。凤山寺郭圣王銮驾到龙山宫,和龙山宫郭圣王、福安社郭圣王一起,先举行简单的祷告,然后由十三太子尊王陪同一齐前往太王太妃陵园。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7)

由龙山宫起驾的队伍:礼炮车,开路鼓(拉卜鼓),五音吹,清道旗,龙虎旗,肃静、回避牌,令旗,大灯,圣公旗,各保甲佛旗,热闹阵若干阵(大鼓吹、鸣锣开道、威风鼓、舞龙、舞狮、木偶戏等),令牌,七十二阵,彩排,宫灯球炉,鼓队吹,况枪,八音乐队,礼生,八盘童生,太子尊王銮轿(凉伞,巴蕉扇),郭圣王銮轿(凉伞,巴蕉扇),主祭、副主祭、陪祭,其他善信等。许多信众会跟随前往参加祭扫。

祭 奠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8)

是日辰时,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太阳要升起之时,祭奠正式开始。首先祭奠杨长者墓,再祭土地神,然后王祭太王太妃封茔。主祭陪祭都穿崭新的盛装,披着鲜红彩带,排成整齐的队伍。礼生童生也都统一礼服,按规定的位置排列。旌旗、72对、巴蕉扇和各种牌匾等仪仗队在墓园上方成扇形摆开。周围是成百上千围观的群众。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9)

王祭太王太妃仪程时王驾金身朝北,尊王免冠、头缠白绫,太子免冠、头缠青绸,凉伞紧遮。有迎神上香、三献礼、读祝、饮福受胙、送神等环节,历时一个多小时,主祭需行一百零八跪叩首之大礼。

圣王祭父母,脱冠着白绸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0)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1)

太子尊王祭祖父母,脱冠着青绸

祭奠时,悠扬的八音演奏贯穿始终,作为背景音乐。唱引生清脆高亢的“跪、叩首、兴、平身”反复唱响。漂亮的服装,优雅的音乐,庄严的场面,袅袅的云烟,多么美丽的画面。祭奠结束时,鼓乐震天,鞭炮雷响,擎旗扬幡,人声沸扬,十分壮观。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2)

祭文

祭太王、太妃文

维XXXX年XX月XX日农历八月XX日,敕封威镇庙奉庙事男忠福,率随驾致祭主事人,XX县XX乡社XXX暨全乡社众弟子信女等,谨以刚鬣柔毛、爵帛馐馔之仪,敢昭告于显考太王、显妣太妃之茔曰:呜呼!水木之思,幽与明同一理也,屺岵之瞻,古与今无异视也。恂恂乎其为考,婉婉乎其为妣也。音容虽杳,灵光犹在迩也;丘垅虽古,松楸犹可指也。昔侍龙山,深怙恃也;兹驻凤山,思辄起也。怅春晖其莫报兮,矧秋露之旋履也。触于目,怆于心,涕零曷能已也。爰集里人,俾承祀也;骈罗远人,罔不牲陈酒酾也。我考妣在天有灵,其鉴此也。慈云下垂,其庇桑梓也;祥飙送帆,其护香旗于万里也。尚飨!

接 驾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3)

清溪河内祭奠封茔各程序完成后,按路头帖规定时间,祭扫封茔队伍返驾。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4)

返驾沿途各乡社包括大演、华美、蓬岛、古宅等都会设点迎驾。迎驾站的信众们早就设好香案,烧香点烛,并摆好供品,虔诚地接驾。有的地方供筵摆了几十桌,甚至上百桌,供品有猪羊鸡鸭,山珍海味,水果糖饼,琳琅满目。圣王在迎驾站接受跪拜祭祀之后,銮驾及其仪仗在现场环绕一周,然后继续返驾。圣王所到之处鞭炮震天响,礼花缤纷放,香火旺盛,热闹非凡。祭茔队伍会把祭祀过的生猪生羊肉分一些给迎驾的人,叫“分福肉”。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5)

祭主之保社在事前所定地址组织迎驾。迎驾队伍有锣鼓乐队等阵头几十阵,包括大鼓吹、军乐队、腰鼓队、威风鼓、惠安女、蒙古女、花篮队、拍胸舞、大摇人、八仙过海、三藏取经、火鼎公婆、戏阁,彩车,舞龙、舞狮等等,还有数百个手持柱香的迎驾的善信。迎驾队伍与回驾队伍合二为一,组成浩浩荡荡的踩街队伍回到龙山宫。沿街所有商店、住户都热烈虔诚地迎驾,圣王到处,鼓乐渲天,鞭炮雷鸣,烟花冲霄汉。

回 驾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6)

回驾俗称下马。哪里起驾(上马)就到哪里回驾(下马)。凤山寺郭圣王从龙山宫起驾,也是回驾龙山宫,然后于即日回凤山寺。

下马祷告仪式:摆猪头五牲,五果菜碗,鸡酒等供品,烧香点烛,法师祷告,主祭陪祭持香跪拜。礼毕,祭奠封茔完满功成。

修复后的郭墓群(-闽南神尊郭圣王扫墓)(17)

民间流传圣王是“庙内神,看远保佑近”,“白目佛,益外境,愈远愈灵应”,因为圣王是大孝子,他把化身时母亲嘱咐的话牢记心头。

清·光绪杨浚《凤山寺志略》记:

“凡谒茔之岁,近如浙粤,远如蜀楚,即至外洋,白叟黄童,扶携跋涉,不惮千里。

附寺百余里村庄,遇来客,即非素识,必遮道邀款,扫榻以迎,不敢计值。

途不拾遗,偶饘膳宿无可托足,行李纷置中道,但书‘凤山寺进香’五字,不烦防守。次日,各负载,无敢错乱。有窃取者,必自呼于路,归其物于失者,而盗者始安。

俗多牵羊以献,问珓,应宰即杀,应放,即置之庙,不羁维,入人家,争伺之,涂人得之,仍还于庙,称曰‘圣王公之羊’云。”

甚至夸张到,农历八月廿二日郭圣王蜕化升天之日,“凡闽、浙、吴、粤及南洋群岛到庙瓣香者,以亿万计。”

且据乡老云,先前交通不便,省外香客步行至南安凤山寺进香,出门时把雏鸡放在篮子里,沿途喂养,到凤山寺时鸡已长大,可为供品云云。

郭圣王在未成神之前曾说:“我不做一朝天子,我要万代封候。”寺镇凤山香火红,万代封侯郭圣王。要问海内外有多少广泽尊王庙?说也说不清,广泽尊王郭忠福的故事,世世代代在民间永远流传。

恭逢圣诞,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一念善心愿起,圣王的恩泽便常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