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萧伯纳说,“西方服装的发展史,全在这些经典电影造型里了 !西方服装的发展史,全在这些经典电影造型里了 !服装创造了文明的人类,服装也注定创造明星。”有些导演,用服装创造了巨星。

时装与电影就像一对双生花,时装创造了电影中的经典形象,而电影又将经典时装时刻定格为永恒。电影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之一,优秀的电影离不开服装对电影中角色的深入塑造,电影的感情基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可以通过服装的巧妙运用表达出来,传达给观众一种更加直观的视觉信息,好的电影就是是将故事、音乐、服装融为一体的艺术品。

今天拾肆就与大家一起通过电影,来了解服装的历史。

16世纪-文艺复兴

《玛戈王后》

法国影坛的宫闱巨制,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名著。犹如一幅精美凝重的油画,浮呈出 1572 年的法国,在华丽的血腥、权势的阴谋中触摸人性的张扬,在宏大的真实、喧嚣的阐述中渗透爱情的狂野。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

剧中女性服装大都是袒胸低领,铺出女人特有的性感曲线。这与 16 世纪中期法国的服饰潮流及审美趋向是一致的,也非常符合影片中人物的性格与角色定位,而且和电影的氛围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服装的表意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

剧服在运用颜色上很有层次感,开始毫不吝惜用一些浓重绚烂的色彩:酒红、深蓝、玫瑰紫……与当时动荡、鲜血的氛围和玛戈放荡、妖冶的形象相吻合。

随着情节的发展,色彩渐渐的转向了淡雅脱俗的浅色调。为拉莫尔求情时,着一身白礼服,显得纯洁,清澈,无瑕,宛若一位超凡脱尘的圣女。因为,这时,已经不是以前街头偷情的放荡的玛戈了,而是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女人。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

作为一部传记性的历史巨作,《玛戈王后》中的每一个影像元素都十分贴切的融入了当时的时代,虽然年代较久,剧组经费也确实少,但它很好的让服装参与了影视叙事和人物内心构建。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

如果说玛戈稍显“差钱”,那这部就是绝对的“烧钱”。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45年间,英国走向世界霸主,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欧洲无敌,被称为英国的“黄金年代”。

电影不惜笔墨的重现了英国宫廷的奢华与皇室的威严,阴冷华丽的色彩,轻易就将人们带入那个年代。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

银色长裙,一身华美闪光的银缎子,浅紫色长袖外是一对巨大如翅膀的银灰大裂袖,高贵而不失雅致。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6)

浅灰色束胸衣,细节非常讲究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7)

女王的骑马装,没有宫廷装那么华丽,衣裙都是亚麻布,但剪裁别致,斜下剪裁使形成垂落褶皱,胸侧别一枚胸针。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8)

女王的标志性装束:肩膀两侧一对半透明的薄纱天使翅膀,是女王最著名的发明,迷之宗教美学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9)

其实对比起写实画作就知道,真正的伊丽莎白一世服饰珠宝要更繁复更奢华,影视剧很难投入巨资演绎出这种日不落帝国的王室风范,这部剧能做到如此形态和元素的相似已经很真心实意了,看看这各式各样的拉夫领、羊腿袖。

17世纪-巴洛克

《莎翁情史》

虽然年代背景是16世纪末,但服装设计还是有超越年代的部分,由于巴洛克时代好的服装片太难找,所以通常来讲,都把它看做巴洛克扛把子电影。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0)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1)

《狂热郁金香》

历史背景是1630年的荷兰,当时一支郁金香球茎的价钱相当于普通人一年收入的10倍之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

1630年正是影视剧中很少涉及到的文艺复兴末至巴洛克初这个服装史上非常神奇的转型阶段,影片服装也非常给力,及其考究精致的重现了当时的服饰。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2)

文艺复兴末期的女装,夸张的拉夫领+深色罩袍+一直覆盖到下腹部的僵硬紧身衣,这种服装在英法就直接被叫做“荷兰风格”。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3)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前者是早期,后者是晚期。图上就是最早的一种巴洛克女装(荷兰风格时期),整体宽松,腰线提高,袖子蓬大,最大的特点是领子:拉夫领下降成覆盖肩部的大片蕾丝方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4)

《舞台丽人》

改编自17世纪英国著名男演员爱德华·金纳斯顿的真实生活。当时的英国剧场中所有女角皆由男性所扮演,然而国王查理二世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演出,准许真正的女性参与表演,爱德华面临失业危机…… 这是巴洛克服装电影的巅峰之作了,服装非常值得一看。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5)

华丽的巴洛克,暗色调为主,配白色花边和袖口,女装摒弃了裙撑,形态柔和饱满,男装...和女装不相上下的花哨。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6)

18世纪-洛可可

18世纪,这个时代的服装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相比巴洛克,更加清雅温婉柔和,凡尔赛宫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风向,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在凡尔赛宫的两个女人,主宰了整个18世纪的时尚。前半世纪是蓬巴杜夫人,后半世纪是玛丽王后。

蓬巴杜夫人算是当之无愧的洛可可教母,是真正有洛可可精髓的女人,温柔闲适优雅可人,宛如一朵走动的鲜花。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7)

上图为蓬巴杜夫人最著名的油画像,下方是两部洛可可风佳片。左为《危险关系》,右为《奥兰多》。

《危险关系》是18世纪洛可可时代背景电影中服设非常考究的一部,描述了在法国大革命前的一段短暂的贵族生活和一个堕落的丑闻故事。

《奥兰多》讲述了一位在中世纪受到女王宠幸的不老贵族奥兰多,在400年间的传奇经历。风云起伏的一生,贯穿伊丽莎白一世、查尔斯二世,一直走到二十世纪成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关于蓬巴杜和玛丽,都有相关的传记片,《路易十五的情妇》和《绝代艳后》。后者算是非常出名的影片了,基本上一问到“华丽服饰的电影”,十个回答有八个都会提到它。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8)

尽管已奢华如此,却还是不得不说,与真实的玛丽王后还是有出入的,裙子的做工和繁复度都远远不及,不过这一点之前也说过,很难有剧组的人力和资金可以与真正的皇室相比,能看到大体的形态风貌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19)

《绝代艳后》比较完美的展示了18世纪后半叶洛可可的各种异化,比如堆叠高耸的头发,越来越宽的帕尼埃裙撑。剧中头发上的船模型是历史真实存在的,真实的玛丽王后头发上最高有30多寸。

已经流行了近百年的洛可可服装迎来最后一次大变动,由于玛丽王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繁复艳丽、布满丝带和蕾丝的服装逐渐失宠,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简洁、色彩恬淡的裙装。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0)

《公爵夫人》

又是一个获奥斯卡最佳服设的“风流贵族”故事,讲述一个挥霍无度却又极具才华的公爵夫人如何从一个懵懂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1)

依旧很高的发髻,但裙子已经逐渐向新古典主义转型,简洁很多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2)

巨大的裙撑变成小小的臀垫,裙裾自然下落

《风流艳妇》

改编自真实发生在1782年的一场法庭案件,因为丈夫的偷窥癖,女主先后和27个情人发生“极其亲密的关系”,而她的丈夫,躲在门外,透过锁眼偷窥室内的旖旎春光,满足自己变态的偷窥欲,涉及到通奸、八卦、偷窥等当时的热门事件。

女主的长相,这样精致的脸加上这样的精致的服装,真的是一场洛可可晚期的视觉盛宴。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3)

19世纪

19世纪起很多精彩的服装都是出自英国,美国也开始进入国际时尚圈(好莱坞崛起了)。

这是一个很多变的年代,初期服饰简化(我们现在穿的很多复古裙其实就是仿制这个时候的服饰),但后来又慢慢回潮为复古形态,裙撑也都回来了。

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很显著的阶段: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帝政式长裙、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初期裙)、克里诺林裙、巴斯尔裙。

新古典主义时期

《成为简·奥斯汀》

一部魅力、迷人的名人传记电影,20岁的奥斯汀遇到汤姆·勒弗罗伊,情窦初开的她对这个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

白色成为流行色,简洁的乡村风格开始流行。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4)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5)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6)

女性开始再一次追求布料的自然下垂和飘逸感,估计是“小清新”风格鼻祖。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7)

非常典型的高腰长裙+坦领+公主袖,用料轻薄柔软,色彩素雅,装饰很少。这种“胸以下全是腿”的高腰裙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色,塑造出类似拉长的古典雕塑的理想形象。

奥斯汀这个历史人物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中流砥柱。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8)

电影《傲慢与偏见》,改编自奥斯汀同名小说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29)

电影《理智与情感》,改编自奥斯汀同名小说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0)

电影《艾玛》,改编自奥斯汀同名小说

如果不想看奥斯汀,或者想看看这时候更平民阶层女性的服饰,这部《明亮之星》,也是个很可爱的小清新+爱情片,讲述天才(穷)诗人济慈和邻居芬妮·勃劳恩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1)

电影《明亮的星》

浪漫主义时期

短暂的田园小清新后,女性服装又回到了繁复华丽的风格,这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

《年轻的维多利亚》

经过了连续四位乔治国王的统治后,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也是西方艺术浪漫主义思想传播的时期。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2)

紧身胸衣(束腰)又回来啦,这一来就又是快100年,衬裙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裙摆也越来越大,衬裙逐渐满足不了大裙摆的需求,于是...裙撑也回来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3)

这时期的服饰在造型、细节和配件上追求上乘的刺绣,缎带,考究的荷叶边和人造花等等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4)

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领口开很大,再配以华丽的珠宝,与裸露的颈部曲线相得益彰。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5)

颜色方面,浪漫主义风格服饰强调柔和,安宁,高雅而和谐,尤其是高明度低纯度的粉彩色。

克里诺林时期(新洛可可时期)

19世纪中期,洛可可趣味再次复兴,克里诺林裙撑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服饰,不过与18世纪的洛可可不同的是,当时的帕尼埃裙撑是横宽发展,现在是呈金字塔样的圆形裙撑。

《乱世佳人》

改编自一部伟大的小说《飘》,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斯嘉丽与瑞特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你说是悲剧吧也并不悲,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坚强的结局。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6)

非常完美的克里诺林裙形状,宽大的衬裙上有华美的刺绣,是战前幼稚任性的庄园公主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7)

这个静态图看的更清楚些,不过不要误会,电影是彩色的,是第一部彩色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8)

而且,这部电影包揽了当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最佳女配(里面的黑人保姆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黑人演员)、最佳艺术指导(当时还没有最佳服装设计这一奖项)等9项大奖。

据说当时美国经济只要一低迷,影院就开始放《乱世佳人》。具体到服装而言,一些家居服和晚会礼服可能与真实年代有点儿出入,但确实很美。

《茜茜公主》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一部片了,大概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安利过。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39)

《豹》

意大利传奇导演维斯康蒂及其御用设计师的不朽之作,非常烧钱非常考究,讲述1860年加里波第占领西西里岛时旧贵族与新贵族们在动荡时代的抉择。这个似乎很少有人提到,但非常值得去看,和谁比都不会输的服设。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0)

这三部都是描述皇室及贵族生活,而《小妇人》更加平民生活化,源于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性格、爱好及成长经历的故事,非常温馨的家庭剧。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1)

电影《小妇人》,平民的克里诺林,时尚已不是贵族的专利(ps:这不是女主)

巴斯尔时期

巴斯尔其实就是18世纪晚期的臀垫又回来了,实力证明“时尚就是一个轮回”,19世纪后期的巴斯尔裙型一直在变化,变紧身了变S了没停过。

《纯真年代》

改编自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神颜薇诺娜是女配,66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

原作背景是70年代早期,电影里服装是1880年前后的,没太大区别,就是裙子更紧了些,腰线正常一些,我觉得很好,很适合现代观众赏心悦目,是古装典范。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2)

美人鱼一样的裙摆,更显纤细高挑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3)

神颜薇诺娜,无可挑剔的古典美人,好莱坞最后的玉女,虽然是配角,但光芒万丈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4)

随手一截都像一幅油画,太美了

《漂亮朋友》

改编自法国文豪莫泊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19世纪末一个下级军官专门勾引上流社会女性并以此为跳板逐步飞黄腾达的故事。

不得不说,有时候爱看古装,一是因为服装好看,二是因为赤裸裸都是人性,贪婪、欲望、欺骗、风流,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更美好了,而是我们不敢演了,或者说,没有这样的好小说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5)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6)

电影《漂亮朋友》

20世纪

来到20世纪,服装一步步脱离古装范畴,开始具有现代时装韵味了。随着香奈儿、夏帕瑞丽、巴黎世家、迪奥等一众设计师的出现,正式拉开现代时尚的帷幕。但在这之前,有两个时代,还是很有特色的,不得不提:

爱德华时期1900s

裙撑消失啦,服装重心从裙子形态转到了装饰,蕾丝成为大主角,各式各样的蕾丝花样让人叹为观止。束胸衣还是存在了一段儿时间,不过和上世纪的胸衣不同,更着重呈现S型的前凸后翘身材。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7)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8)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49)

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6年上映,讲述大家闺秀露西和下层青年乔治的爱情故事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0)

电影《金碗》,2000年上映,讲述了上流社会一段儿...乱伦故事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1)

《欢乐之家》,00年上映,改编自《纯真年代》作者的另一部同名小说,也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唏嘘故事

1910s

《泰坦尼克号》

剧情就不多说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师参考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博物馆的服装收藏,有的直接照着同期时装插图做的,整部剧的服装是属于怎么夸都不为过的水平,非常还原,非常精致,找不到任何毛病。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2)

非常非常复古的一套女士西装,典雅大方的翻领套装长裙,衬衫式的上衣领带和手杖是当时的流行,大帽子和白手套是贵族必备,束胸衣勾勒出的前凸后翘加上笔挺的身姿,纯正的英式贵族。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3)

腰线又开始往上提了,形状有些像19世纪初的简奥斯汀时的长裙,不过裙长变短了,不再曳地,而是可以露出脚部。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4)

父母辈更古着一些,而女儿们已经走在时尚前沿了,所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都喜欢大花帽子和蕾丝高领

爵士时代1920s

感谢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运动,束腰没有了,鸽子胸没有了,H型打败了S型成为了主流审美。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提到爵士时代,就绕不开《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它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先后两次翻拍的电影都摘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也是奥斯卡史上的特例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5)

小李子版的盖茨比,非常华丽的古着秀,有prada提供的戏服和Tiffany赞助的一大批风格浓厚的珠宝。从草图阶段,整部电影大约有1200多套衣服被制作成衣。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6)

Flapper本意会飞的小鸟,此时被用来形容美丽轻佻、作风大胆的新生代女性,她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各种性感的衣裙和闪瞎眼的装饰,以及正在流行的异域风情,越重越贵气!

《神奇动物在哪里》

上一部电影全是闪亮的小裙子,这一部则都是质感上天的大衣。入冬了,赶快看看养养眼。第一部已经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设奖了,第二部还是一样的设计师。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7)

我们的男主,孔雀蓝大衣内搭姜黄色马甲,再配上手提旧皮箱,完美复古质感

我一开始会比较担忧衣服看不过瘾,因为这个故事发生时间很短,主角们都是一套衣服打天下,后来,看了电影,不用担忧,因为,随便一个配角,甚至路人,都穿的好看...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8)

虽然是背景但大衣质感依旧上天的配角和路人们,图二那位简直贵妇本妇了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59)

战时

经济大萧条与二战时期,也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战争阴影的笼罩下,物资紧缺的社会已经没有足够的布料和情致去设计复杂的时装,取而代之的是短款衬衫、夹克、简洁的连衣裙。

为了方便工厂女性干活,她们终于被允许在公众场合穿裤装,男装和女装不可逾越的界限被打破。

有两部影史上非常有分量的电影,服装很有战时特色,主演也是当年影视界当家花旦,不过都是黑白片。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60)

时尚电影的服装设计特点(西方服装的发展史)(61)

上为《卡萨布兰卡》,主演英格丽·褒曼;下为《魂断蓝桥》,主演费雯丽,这个片相对来说节奏快,服装换的多,剧情也更容易看进去,比较推荐。

复古时装

20年代开始,就逐渐出现了一些时尚浪尖的icon们,有设计师比如香奈儿、夏帕瑞丽,有好莱坞影星梦露、赫本,还有贵族人士凯利王妃、温莎公爵夫人。

到50年代,迪奥先生的new look也问世了,巴黎世家、迪奥以及后来的伊夫圣罗兰、纪梵希,设计师们最终从贵族手中接过时尚的指挥棒,于是,现代意义上的时尚开始了。

从人类起源开始,服装可谓是千变万化。人们渴望服装的不断变化,这绝对不仅仅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因为包括建筑、家具或者服装等都应看成是某一时期、某一人群思维的表达方式而且常常和更深层次的道德或社会价值联系到一起,因此也可以充分的反映出每一时期的本质特征,也传达了某一时期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观念。

(图文源自网络,侵删)


更多关于影视服装设计专业知识,

请持续关注:拾肆workshop(v信公众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