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杂谈

(本文由拾荒杂谈原创,欢迎署名转载!)

在早先的时候写过一章相似的内容,其中有些读者也给提供了比较好的题材,今天笔者就将这些题材整理出来,再补充一些,希望上次提供题材的读者粉丝看到后在后台找我一下,有惊喜送给这几位读者(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评论,配上自己的ID截图)

话不多说,咱们正文开始。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1)

有没有童鞋总觉得自己的时间线是有一点紊乱的,比如早先的曼德拉,亦或者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这首音乐,都让人产生时间错觉。其实相比较下面的这几件事来说,尚算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接下来阐述的这几件事,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看完你可能会对自己的时间观念产生疑问!

第一件:显微镜发明当年,《本草纲目》正式刻印

显微镜和《本草纲目》都是推进医学史发展的重要成果。前者直接推动西医微观世界医学的发展,而后者则是成为了现今中医组成的柱石。

这两样看似关联不大,甚至年代感都有极大落差的东西,却是实打实发生在同一年。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2)

学过西医的童鞋们,肯定知道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它是在1590年时期,由荷兰眼镜商人亚斯.詹森不经意发明出来的,彼时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并未用在微生物观察上,直到近百年后意大利人伽利略和荷兰商人列文虎克正式开始改进使用,显微镜至此方才闻名世界。

而西方纪元1590年对应的就是中国封建时期的明朝万历十八年。

这一年,《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先生已经七十三岁高龄,距离人生终点只剩下不到三年的时间。而就在十二年前,即万历六年,步跨整个华夏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巨作——《本草纲目》。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3)

写书的过程是困难的,更何况是这种需要尝百草,跨万里才能著成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已经透支了李时珍的太多精力,但换来的仍是当时世人的不解。一代名医,辞去皇宫太医高职,只为写一部医书?

所以即使《本草纲目》成书之后,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尝试出版,无奈之下,李时珍拖着老迈的身躯,南下找王世贞,让他代为推广。就这样在万历十八年的时候,终于有一位金陵富商胡承龙愿意接手出版,并在当年即进行刻印。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4)

不过可惜的是,《本草纲目》刻印版正式发行已是在万历二十四年,而发行的时候,李时珍先生已然逝世三年。

第二件:济公去世之时,剑桥大学前身成立

要说我国民间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僧人是谁?那除了西天取经的四师徒之外,当属“活佛济公”最为有名。

千万别以为济公只是虚构的一个人物,其实他在历史上也是有过真实记载的,且记载和后世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差不差。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5)

南宋绍兴十八年的时候,在今浙江天台县有一户名门望族李氏,当年得一麒麟儿,便以族谱名为修缘,此即为济公俗名——李修缘。

李修缘年少便喜欢道佛,不久后便遁入空门修习禅宗。但修行全遂本心,故行事不合规矩,喝酒吃肉一点不少沾。佛门的口欲戒律早已抛之脑后。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6)

可就是这么奇怪的一个僧人,却时常游历民间,习医术,免费搭救穷苦,故也因此深受浙江一带百姓敬重。最终于南宋嘉定二年,即公元1209年圆寂,去世后,禅宗尊其为祖。

就在同年,英格兰地区牛津大学的几位老师因为犯罪,被判处刑罚。这让其他牛津大学的多位老师不满,并引发出走事件。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7)

这些出走的教师随后来到了剑桥郡,并在这里进行教学,同年成立了“剑桥大学”。

第三件:《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去世后一年,牛津大学前身成立

比起上面第二件事,这第三件要有关联得多。

因为这件事当中的两个主体,一个是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具有莫大意义的北宋科学家沈括;另外一个就是为西方输送无数优质人才的牛津大学。

都是科学教育界的,但这充满时代落差感是怎么回事?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8)

先别急,容笔者诠释一番。

北宋绍圣二年,即公元1095年,一代伟大科学家沈括去世,他的去世让中国古代损失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也让人间失去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有些自媒体上总是讥讽沈括的一些人品,但你其实真正去了解才会发现,他真正发光的是其思想和灵魂,人品什么的对别人影响微乎其微。

说他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幼不喜诗词歌赋,反而喜欢奇技之书。成年后参加科举,运气不好地成为了第七名,虽说一举高中,但宋朝规定,科举前六名才授予官职,六名之后的只能备用补空缺。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9)

就这样,沈括坐了一年的冷板凳。

一年期满,补了掌管刑罚的职位,做起了司理参军。而在这之前,他因为家庭原因已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县衙主簿,专职治水。

从治水转为做刑罚,这么跨度还算尚可。如果这么做下去,世间又可能又多了一位宋慈。但一个朝代只需要一个行业的巨头即可,为了给后面的宋慈留发展机遇,朝廷又将沈括改为了图书馆编辑,并兼任研究天文历法。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10)

也就是这段期间让沈括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不久后,沈括再改其职,又任治水官员。水利做好了又去管皇帝祭祀的礼官。礼官做了不久,兴许是朝廷觉得全能人才跨度不大,便又给沈括安排了戍边的武将职责。

从治水,到刑罚,再到天文、礼官,沈括的仕途一向充满变数,但无一例外,他都做得不错,哪怕是后面做武官,也取得了几场大的胜绩。

然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最后因为永乐城之战的败北,沈括最终不得不退出仕途,专心研究自己的天文术数。

让他永远没想到的是,他做过水利出色,没成李冰那样的水利专家;做刑法出色,没成狄仁杰那样的刑法大师;做礼官出色,也没成为一代名儒;做武将出色,最后也不是一代名将;反而因为曾经暂任的天文历法官员一职让他产生了兴趣,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天文历法科学家。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11)

于是,在绍圣二年,即公元1095年的时候,这个一生波澜,最后却也功成名就的古代有趣科学家与世长辞。

就在沈括逝世的第二年,英格兰牛津地区,有几位教师聚集在一起讲学,没过几年,讲学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便成立了牛津大学。

以上的三件事看似时间线对不上,让人难以相信,其实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发生的,时间点也都能对得上。只不过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西方的历史进程大都是在近代史以后发生的,而我们国家的古历史最晚也得几个世纪之前,因此才有这种误区。

时间线卡死的原因(让人乱了时间线的五件事)(12)

看完文章的读者朋友,如果你对文章感兴趣,也想补充的话,就在下方进行斧正和补充,有可能你的留言就是下期文章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