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1)

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天兴之所至,想和大家聊一聊颐和园这座桥名的非常之处,说一说这座桥的非常之道。纯属个人之见,博你莞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2)

据统计,颐和园现有各式桥40多座,将园中景点串联起来,极大地方便了游览。很多桥也因自有特色或典故而成为著名的景点甚至是颐和园的标志和名片。如十七孔桥、玉带桥、绣漪桥、半壁桥、双木桥、三孔桥、知鱼桥、引镜桥、半步桥、豳风桥、柳桥、镜桥、练桥等。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3)

 而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这座桥是“荇桥”。因为,我总觉得这座桥很有故事,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做桥名?其深意何在?它想传递什么信息呢?诸多疑问困扰着我。

荇(Xing)桥位于石舫(清宴舫)西北侧,小西泠(ling)与寄澜堂之间的河道上。该桥正好处于昆明湖、前山景区与后山后湖景区的交界位置上,是园中取景照相和娱游观光的绝佳之地。  

荇桥的东南即是寄澜堂,即寄托情怀之堂,此堂更确切地指向为乾隆皇帝寄托其情怀的地方。乾隆皇帝常游览昆明湖后在此上岸休憩,并留下多首题咏寄澜堂的诗。

关于“寄澜”,我去年的美篇《颐和园堂亭之坐石临流》已有述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每次园中徒步,总是想起此处曾经的楹联:“四时佳气恒春树,一派祥光聚景园”,倒也恰当地描绘了此园在盛世之下的园林风貌。恰如当下,春有桃红柳绿,夏有彩燕鸣蝉,秋有平湖涵虚,冬有金光霭雪。每日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每天都迎国内外不一样的游人,热闹非凡。  

荇桥所跨河道为清漪园造园时特开之人工河道,园内称为“万字河”,河道湾折,长约100多米,河岸有护墙,也全部用的是“万字卍”花砖,非常庄重大方,也非常漂亮。

荇桥往北,万字河蜿蜒而行,直通“宿云檐”城关。荇桥以南可近观园中唯一的西式建筑——石舫(清晏舫),可远眺昆明湖的烟波浩渺和西堤的四季美景。

 荇桥西面连接的小西泠岛是昆明湖中三座小岛之一,也称“长岛”。这里河、湖、山、岛交替布局,意在模仿杭州孤山、西泠桥一带的景观,被乾隆皇帝命名为“小西泠”,并且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题写“小西泠”匾额。乾隆皇帝还题有《小西泠》诗:

山西复近水,因号小西泠。

绿树阴笼岸,白苹风点汀。

明湖讶移置,秀气颇相丁。

因忆林桥畔,吾民可晏宁。

“荇”字比较生僻,查词条方知“荇菜”,“参差荇菜”也只是因为《诗经·国风·关雎》而为人知悉。也正因为此,考察此桥,必然要以这首古诗为突破口了。  

 “荇桥”名出自《诗经·国风·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桥旁立有景观介绍。也有说名出自“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4)

初识此桥,方知其名,了其名有所出,大有诗意,大有来头,但最后仍不免疑问:为什么是“荇”字?其真实意义究竟是什么?

按通常的理解,对桥的命名是有一定规范的:在桥的前面加地名、加造型、加形状、加典故、加约定等很常见。但以不是那么有名的一种水生植物“荇菜”来命名这座桥,确是太不寻常了。也必定另有深意。

 确实,此桥以“荇”为名,实有深意。细读《关雎》可以发现端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中以“荇菜”寓“女子”,“参差荇菜”重复了三遍,在“参差荇菜”之后,跟的分别是“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结合“荇桥”两边牌楼上的题额:“烟屿·云岩”、“蔚翠·霏香”,我猛然惊悟:此“荇”者,实则是指向此东西“牌楼”、指向“烟屿云岩”、“蔚翠霏香”也。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5)

 深意如此,我真的被惊吓到了。因为,我理解“烟屿云岩”是乾隆皇帝对清漪园山水景观的诗画概括,是乾隆皇帝“燕台大观”的直观解读,是画中游“身所履历自欣得此奇观”所赞美的“奇观”;“蔚翠霏香”是乾隆皇帝娱游清漪园的视听之感,是“涵虚罨秀”造园目标之文翠表现,是“山川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秀美表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6)

 荇桥东西各有三门四柱冲天牌楼一座,荇桥和牌楼和谐搭配,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牌楼青石台基,压脊吻兽,彩绘瑰丽,尺度合宜,造型精美。牌楼额题为乾隆皇帝御笔,东部牌楼题“蔚翠”、“霏香”,西侧牌楼题“烟屿”、“云岩”。正如我前面的美篇所言,“烟屿云岩”是乾隆皇帝心目中的“燕台大观”,是清漪园这座皇家园林的诗画景观,具体就是“烟屿”景观和“云岩”景观。“蔚翠霏香”是乾隆皇帝的娱游体验和追求。此八个字表现出乾隆皇帝很高的语言、文学及审美等功力和水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7)

 据此惊悟,我进一步将此桥名和两座牌楼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得到这样一种感觉:此处岛陆相连必定有桥,建牌楼,牌楼依心得所设,桥因牌楼而得名,醉翁之意不在桥,不在牌楼,而在牌楼之题额也。

 造园者早有“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的园林意境,为了突显此园林意境,特意在此桥的两端建了两座牌楼,东面牌楼的题额“蔚翠霏香”,西面牌楼的题额“烟屿云岩”;为了让两座牌楼及其题额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特意取桥名为“荇桥”;桥名以“荇”,使人自然联想到“参差荇菜”,联想到“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但此处联想到的重点不是“流之”、不是“采之”、不是“芼之”,而是都包含的两个字“左右”。即此桥名“荇”,意在“左右”,意在这两座牌楼,意在牌楼上的题额“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名之意在左右)(8)

 没错,“荇桥”的意义就在于指引,就在于向导,相当于指路牌,也相当于广告牌。它在那里就差广而告之和高声呼喊了:“看看桥的左右、桥的东西,看看这两座牌楼,看看牌楼上的题额,看看“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这八个字吧,它可是我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万千造园、移天缩地、娱游清漪园的心得啊!你们注意到、领略到、体会到了吗?”

他太在乎这两座牌楼了,太在意“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这八个字了!“荇”之所名,真的是处心积虑、煞费苦心了。

荇名左右

阁俯明湖空万顷,回首平畴金牛铭。

湖山罨画身所历,惠风拂水漾縠影。

烟屿云岩无双月,蔚翠霏香寄澜情。

西泠如意澄怀地,高山流水荇桥名。

 以上对“荇桥”及“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牌楼的解读,纯属臆想附会,不必苛实,莞尔即可。

原创作品,敬谢分享!

戎眠卧牛

2020年11月28日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