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2)

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善于奔跑的兔子是“反面教材”。但在马拉松参赛者中,“兔子”却是肩负光荣使命的角色,他们不但能给跑者带来更好的奔跑体验,也是提升马拉松赛事品质的重要环节。

今天,圈哥就带大家走进马拉松“兔子”的世界。

整理自:人民日报、百度贴吧、重庆日报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3)

兔子的由来:99年首创,帮助跑者完成比赛

“兔子”的学名叫配速员或定速员(Pacemaker),1999年首创于巴黎马拉松,由主办单位聘请的配速员,和参赛者们一同起跑并依照固定的配速前进,帮助跑者了解自身配速,不至于过快或过慢于预设时间。他们在参赛中的职责是引导跑者按照稳定的节奏跑步,而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对于经验不足或是想要超越自己的跑者都非常有帮助。

定速员们身上都会绑一颗气球,利用不同气球颜色标示配速。这项发明原先的构想是如猎人追逐野兔一般,把气球当作目标,让参赛者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希望借此激励众人突破纪录。在有些比赛中,由于担心气球容易被行道树刺破,也会彩带、旗子等方式来表示。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4)

随着田径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兔子”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根据项目的不同,“配速员”有这样三种分类

前两种配速员都仅限于专业选手,而且并不是逢赛必有。虽然“兔子”颇受跑步爱好者欢迎,但是目前兔子只在马拉松公开赛,以及黄金联赛中多见,而奥运会和世界竞标赛是不允许兔子领跑的。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5)

目前定速员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其他国际级马拉松赛。

兔子的任务:按时完赛,控速大师

更多时候,我们会在称呼前加一个数字,比如“400兔子”,意思是带领跑者在4小时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兔子”,“530兔子”就意味着要带领跑者在5小时30分完赛。目前,全程马拉松赛一般把完赛的最长时间规定在6小时,因此“600兔子”也被叫做“关门兔”。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6)

一般来说,“兔子”的实力都高于自己担任的角色,比如,“430兔”都具备在4小时内跑完全程的实力,这样当“430兔”就不会有太大压力。

对于“兔子”来说,最痛苦的事,是总想跑快一点。跑步公园俱乐部的王超,有着多次“400兔”经历,去年的北马和上马,他都做到了“精准”打表,最终过终点时间和目标时间误差在2秒。

但即便是这样的“成熟兔”,他们还是会有失败的惨痛:“一上来,我就跑快了,一直压不住,内心有一股莫名的难受,像蚂蚁在爬,忍不住想跑快,节奏乱了后,再放慢,就很困难。”那一次,王超当“400兔”结果跑了5个多小时。

▼3小时45分的“兔子”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7)

除了按照完赛时间分类外,“兔子”还有其他分类方法,比如,官方邀请安排的叫“官兔”,非主办单位、参赛者间自己内部推选的叫“私兔”。

对跑友和赛事负责,在实战中给出指导

大多数跑者因为在经验、能力方面需要指导,才会比赛过程中选择跟从“兔子”。如果因为“兔子”的原因没有按照预设时间完赛,对跑者说,将是一次不甚理想的赛事经历。

比起“私兔”,“官兔”显然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因为这关系着整个赛事的形象和品牌。现在,招募优秀可靠的“兔子”已经成为筹备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兔子”的质量,一些赛事组委会在招募“兔子”时会进行面试和训练,经过严格筛选之后才允许“兔子”进入到正式比赛。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8)

跑龄10年的姜正元最近两年担任上海马拉松赛的“官兔”,主办方在赛前进行的集中培训让他受益匪浅,姜正元说:“只有跑得科学专业,才能够更好地体验马拉松的乐趣。”

上海马拉松赛对“兔子”的挑选有一套办法和流程。姜正元参加的“400兔子”选拔,首先要在每公里4分30秒的配速下坚持跑45分钟,这是考验耐力水平;然后在每公里5分40秒的配速下跑两个小时,每公里之间的配速误差不能超过5秒,这是考验速度控制能力。如果这两项通过了,就可以进入选拔的第二个环节——赛前训练营。

训练营开营时间大概是赛前两个半月,每周进行一次,大约有10次课程,内容主要为耐力跑和间歇变速跑,去年主办方又把出勤率加入考核范围,只有训练达标和考勤合格的“兔子”才会出现在正式赛场上。以2015年的上海马拉松赛为例,共有四五百人报名参加“官兔”选拔,最终通过并正式参赛的只有约100人。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9)

优秀的“兔子”,要在比赛中发挥跑步教练的作用,“为什么加速,为什么减速,什么时候应该补给,什么时候要喝水,在实战中告诉跑者正确的做法,对他们完成比赛甚至以后的跑步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姜正元说。

兔子的作用:尊重跑者,把安全放在首位

重视“兔子”,其实就是重视所有参赛者的参赛体验。随着近年来赛事审批权的放开,各种规模不等、水平参差不齐的路跑赛事在全国各地涌现。李振宁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今年30岁的他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跑过60多场“全马”,仅2015年一年就超过20场,自2014年开始又拥有十几场“全马”的“兔子”经历,可谓见多识广。

300兔的靓丽风景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0)

今年,某场马拉松赛的赞助商要求“兔子”一定要穿其品牌的新跑鞋,“赞助商有自己的权益我也理解,但是稍微有点跑步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跑马拉松时穿新鞋是大忌。”李振宁说。后果非常严重,到了30公里处,李振宁实在跑不下去了,“再跑下去我就真的要受伤了,我觉得没有必要以受伤为代价去从事运动。”于是身为“兔子”的李振宁放弃了比赛,无法带领其他参赛跑友完成比赛。

李振宁认为一些主办单位内心并不尊重跑者,尽管“兔子”责任在身,但如果勉强坚持,不仅自己可能会受伤,也会给身边的跑友传递错误信号。李振宁认为,“兔子”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体现在跑步本身,“就是不要忽快忽慢乱带节奏,或只顾自己跑”。成熟的赛事组织者不会“强迫”兔子带伤跑完。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1)

资料图

60多场马拉松赛跑下来,李振宁已经有了“荣辱不惊”的感觉。赛事规模从几千人猛增至几万人,但线路安排没有任何改变、造成极大混乱的马拉松赛事他参加过,赛前安排“兔子”见面会,给跑友发送“兔子”宣传册的马拉松赛事他也参加过,李振宁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马拉松赛事服务跟不上,只想着怎么扩大规模、增加影响力。”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2)

跑步被认为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但是一旦以“兔子”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那就不能只顾埋头刷新自己的成绩,一名合格的“兔子”反而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把完赛的信心和跑步的稳定感传递给跟着自己比赛的跑友。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3)

各位跑步爱好者们,下次参加大型跑步活动,记得跟紧兔子,有目标之后,就不会在长距离跑步中迷茫啦。当然,要量力而行,选择与自己速度相近的兔子。

马拉松兔子分类(你真的了解马拉松)(14)

整理自:人民日报、百度贴吧、重庆日报

责编:郭了个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信息尽在体育产业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