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并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随后关东军派兵南下,企图从上海进攻中原,同时让南北日军连成一片,这样可以灵活调动日军,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为了粉碎日军的企图,蒋介石调集80万军队在上海对日军展开阻击,但是因为指挥失误,加上我军和日军的装备差距太大,最终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日军打开了口子一路北上,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眼看日军一路势不可挡,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蒋介石不得已将黄河的花园口炸开,大量洪水奔涌而出,阻隔了日军的同时也造成河南地区大量的洪泛区,豫东平原的万顷良田变成了沙滩河汊,这为1942年大饥荒埋下了伏笔。

1942河南大饥荒有多惨(1942年河南大饥荒惨状)(1)

华北沦陷后,河南就成了日军进攻中原的必经之地,而中国军队也在这里和日军展开了大规模战斗,日军在此处发动了十多次大规模进攻,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而河南本身就是全国的产量产兵大省之一,早已经千疮百孔的河南因为多年的征兵,青壮年都离开了家乡,百姓家里基本都没有存量,洪水加上战祸已经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1942年却出现了罕见的旱灾,整个夏天没有下过一滴雨,播种的农作物全都在干旱中枯萎,原本这已经很凄惨,但是旱情还没有得到缓解就出现了大量蝗灾,蝗虫所过之处干净的不能在干净,原本还可以有些收成的临河、依井等地也颗粒无收。

1942河南大饥荒有多惨(1942年河南大饥荒惨状)(2)

任何灾难的发生都不是瞬间而成,往往都是各种因素日积月累最终爆发造成,如果足够重视的话可以有效缓和和应对,但是当时第一战区的司令官蒋鼎文不顾人民死活,这种情况下依旧强行征粮,“水旱蝗汤,河南四荒”这句当时流传的话语中的汤就是指的汤恩伯。而且抗战期间数十万国军驻扎河南,这些兵军纪败坏,横行乡里,还四处强征民役,成了民间四海之一,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了保证战区的粮草供给,专门制定了征收制度,全国官员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风气,尽管河南灾情十分严重,但是当地官吏怕承担责任,选择不相信这样的灾情,隐瞒不报。

1942河南大饥荒有多惨(1942年河南大饥荒惨状)(3)

1942年八九月的时候,蒋介石其实已经意识到河南灾情,他将河南征收的军粮从500万石减为250万石,但是到了粮食部长徐堪这里却将250万石变成250万包,一石合小麦140至150市斤,一包合200市斤。这一改可不得了,整个河南地区征收的粮食总量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对于灾情本就严重的河南简直是雪上加霜。之后郭仲隗将所收集的河南灾民所吃的榆树皮、观音土、雁粪等带到重庆参政会上当众展示,这时候蒋介石才意识到河南灾情有多严重,于是立马派人调查,核实之后开始赈灾。

1942河南大饥荒有多惨(1942年河南大饥荒惨状)(4)

随后国民政府拨款5亿法币用于赈灾,其中的2亿用于开设粥场赈济灾民,但是这点粥对于数量巨大的灾民简直是杯水车薪,剩下的3亿法币原本是用于购买粮食,但是最终被挪为它用,甚至被贪官污吏用于贩私货。这样的情况相当恶劣,一直持续到新一季的小麦成熟丰收后这场灾难才算过去,而这期间河南地区宛如人间炼狱,饿死街头的人随处可见,而当地的人肉市场上,女人的价格从3000法币急剧下降到了300法币,也就是说300法币就可以买一个女人带回家,更加让人讽刺的是当地男子卖身替人去当兵的价格从3000法币降到了2000法币,也就是说那时候一条壮男的命就值2000法币。

1942河南大饥荒有多惨(1942年河南大饥荒惨状)(5)

这种情况有多可怕?我们用当时河南洛阳当地工人的工资来做个对比,那时候工人每天的工资在22-26法币之间,换算下来,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个媳妇,甚至一条命还不值一个月工资。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就能深刻理解“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这句话的真谛。当所有人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时候,生命真的是一文不值,所以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